霍結容
消化性潰瘍是常見的內科爭論,通過抑制胃酸是目前的首選治療方法[1]。艾普拉唑與奧美拉唑均為質子泵抑制劑。質子泵抑制劑是目前治療胃酸相關疾病的主要藥物[2],為了解二者之間有無明顯的不同,選取我院120名消化性潰瘍患者分別使用這兩種藥物治療,分析對比兩組治療消化性潰瘍的愈合率,24 h胃pH監(jiān)測結果等,為臨床醫(yī)師選擇最佳治療藥物提供依據(jù)。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診的患者共120例,入選患者均符合以下標準:①年齡18~70歲,性別不限;②消化道內窺鏡診斷為活動性十二指腸潰瘍或胃潰瘍;③潰瘍直徑0.3~2.0 cm,潰瘍數(shù)日,將入選的患者隨機分為艾普拉唑組與奧美拉唑組。
1.2 治療方法 選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120例消化性潰瘍患者,按用藥方法抽取質子泵抑制劑藥物艾普拉唑60例和奧美拉唑60例。艾普拉唑組:口服艾普拉唑10 mg(商品名:壹麗安,麗珠集團麗珠制藥廠)1次/d。奧美拉唑組:口服奧美拉唑腸溶片20 mg(商品名洛賽克,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2次/d,兩組療程均為4周。
1.3 療效評價 治療療程結束后,1個月復查胃內窺鏡,潰瘍面愈合視為痊愈,潰瘍面減少視為好轉。
2.1 臨床療效 由表1可知,兩種藥物治療消化性潰瘍的療效方面比較,艾普拉唑與奧美拉唑的療效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臨床消化性潰瘍愈合情況
消化性潰瘍是一個多病因疾病,胃酸分泌過多、幽門螺桿菌感染和胃黏膜保護作用減弱等因素是引起消化性潰瘍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在探討消化性潰瘍的發(fā)病機制和治療措施時,主要考慮胃酸的作用。
抗酸治療藥物常用質子泵制劑藥物為艾普拉唑與奧美拉唑。其機制是在酸性條件下藥物轉化為亞磺酰胺的活性形式,然后通過二硫鍵與壁細胞分泌膜中的H+-K+-ATP酶不可逆結合而抑制該酶的活性[3]。
綜合以上分析,結合本組病例觀察分析艾組與奧組的治療效果痊愈率分別為85%與81.66%。兩組比較無有顯著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故認為艾普拉唑是治療消化性潰瘍的有效藥物,1次/d,用藥簡單,方便服用,患者不良反應常為輕、中度,可自行恢復。是治療消化性潰瘍安全有效的藥物,容易被患者接受。
[1]周利民.泮托拉唑與奧美拉唑治療消化性潰瘍出血的療效比較.臨床醫(yī)藥,2009,11(18):55-56.
[2]王長友,王峰.奧美拉唑與泮托拉唑潰瘍性上消化胃出血的比較研究.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報,2009,30(8):929-93.
[3]黃潮添.奧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療消化性潰瘍療效分析.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5(1):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