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淦生
除了看電視轉播時跟著一幫體育迷們瞎起哄外,我對體育可以說知之不多。但我明白一點:開展體育運動的最終目的應當是為了增進體力、促進健康、增強體質。可放眼我們的體育界卻忽然發(fā)現(xiàn)這“體育”原來是一項“高?!钡男袠I(yè):汽車摩托車運動中多次傳來選手因車禍而殞命的消息,女排的趙蕊蕊、征戰(zhàn)NBA的姚明骨折比感冒還容易,甚至連優(yōu)雅的馬術運動也會帶來殺身之禍……除了戰(zhàn)爭采礦,你是否找得出再比體育運動危險的事兒?
玩體育最后卻玩得遍體鱗傷肢殘膚損乃至香消玉殞命赴黃泉,怎么說也是有悖于體育運動的宗旨,有違人們搞體育的初衷的。但人們?yōu)楹芜€是如此的樂此不疲甚至奮不顧身?除了極少部分執(zhí)迷于體育的狂熱者外,我想原因不外乎兩點:一為了金錢,二為了榮譽。
君不見西方世界的那些體壇明星們(近年來我們的職業(yè)選手也有此趨勢),一個個腰纏萬貫富可敵國。在他們眼中,體育已不再是一種強身健體的手段,而是一項進項頗豐的職業(yè),是一架踏進上流社會富人階層的階梯。自然,為了這筆豐厚的收入你就必須奉獻出自己的青春、智慧、體力乃至健康和生命。這是一種投入與產出的關系問題。而在我國,由于國情的差異,體育已不僅僅被視為一種職業(yè),更是一種張揚國威的手段,一種展示國家形象的招牌,甚至被當成了一個國家強盛的標志。體育一旦被上升到政治的高度,選手們也就不僅僅是一個個普通的運動員了,而成了為國增輝的熒光劑,成了為國家贏得榮譽的民族英雄。
正緣于此,才有了我們這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舉國辦體育”,也才有了為“用兵一時”而“養(yǎng)兵千日”的運動員“包養(yǎng)”機制。我們國家隊甚至省市運動隊的那些“兵”們大都受著軍營式的管理,諸如按時作息,按時訓練,無節(jié)無假,禁止擅離“營盤”,禁止談戀愛甚至禁止配備手機。一些尖子隊員則更是受到特殊的照顧,飲食起居都被納入官方設定的程序。自然,享有如此厚遇正是希望他們關鍵時刻能夠拉得出打得響,為國家爭光。
所以我們的運動員們在各級各類運動會上才會比別的國家運動員多上一份沉重的精神負擔甚至心理煎熬,我們的運動員中才會有那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出現(xiàn),我們才會那么的輸不起,才會有趙蕊蕊腿斷了接接了再斷仍不退役的壯舉,才會有羅雪娟一次次的昏厥游泳池畔猶玩命堅持的近乎失去理智的執(zhí)著……這時候,我們很難看到體育界的領導、教練有絲毫的“憐香惜玉”之心,他們所剩下的似乎只是一種對付“運動機器”的嚴酷。
我們呼喚英雄主義,但為了一兩塊金牌而犧牲一個人終身的健康和幸福,這決不是英雄主義,而是一種蠻干,是對人、對生命的極大的不尊重。一個國家強大的形象不是靠幾枚運動會上的金牌就可以堆砌起來的。古希臘運動會上靠對運動員的軍事化訓練而收獲金牌最多的斯巴達早已成了歷史的陳跡,而對百姓推崇人性化管理的雅典卻風采依然。多少歐洲國家諸如瑞士、芬蘭,在奧運會上金牌根本拿不過非洲的肯尼亞、埃塞俄比亞,但沒人會認為肯尼亞、埃塞俄比亞更為強大。明乎此,我們也就應當知道在競技體育作過高的投入,整個體育界(甚至整個國家)整日里都在盤算著“金牌戰(zhàn)略”、“奧運戰(zhàn)略”,讓多少青少年犧牲健康和未來的幸福以圖在各種運動會的領獎臺上“為國爭光”是多么的不值得和要不得。
當小巨人姚明可能退役的消息傳來,多少球迷唏噓不已。而遺憾聲中分貝最高的便是:他將不能再為國效力。想想姚明腳掌上釘上的一斤多鋼釘,你忍心再讓他玩命嗎?
該讓體育界的姚明、趙蕊蕊們歇歇了,不要等到他們累倒在運動場上再讓他們稍息,更不要等到醫(yī)生警告他們“有可能在運動中致殘甚至猝死”才讓其退役。畢竟他們還有漫長的人生路要走,運動終歸不是其生命的全部。更為重要的是我們在對體育的理解上應該有一個轉變,這便是少拿競技體育與國家榮譽聯(lián)系而在全民健身上多作投入。當初“東亞病夫”這頂帽子并不是靠幾個運動員摘去的,國家強大還得靠全體身心健康的國民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