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陽
(無錫工藝職業(yè)技術學院 江蘇 宜興 214206)
日用陶瓷鉛溶出量超標的原因及對策*
唐志陽
(無錫工藝職業(yè)技術學院 江蘇 宜興 214206)
氧化鉛(PbO)是日用陶瓷釉料中常用的助熔劑,是陶瓷行業(yè)制釉的優(yōu)質原料,最早應用于陶瓷裝飾。但鉛是重要的生物毒性元素,嚴重威脅著人們的身體健康。筆者從我國目前的日用陶瓷生產條件出發(fā),分析了日用陶瓷中鉛溶出量超標的原因,提出了一些降低鉛溶出量的方法。
日用陶瓷 鉛溶出量 超標 對策
隨著世界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對日用陶瓷餐具不僅追求其經濟實用、時尚美觀,還要求它綠色環(huán)保、無菌無毒、安全可靠。鉛、鎘、汞被人們稱為工業(yè)三大污染重金屬元素,其中鉛廣泛地存在于陶瓷制品中,是各國對陶瓷制品衛(wèi)生安全標準中必檢的元素指標,因此,各國政府對陶瓷制品鉛溶出的問題越來越重視,對陶瓷制品各部位鉛溶出量制定了完整的強制性的國家標準。我國和美國FDA關于日用陶瓷鉛溶出量的標準如表1、表2所示。
表1 GB12651—2002日用陶瓷鉛、鎘溶出量的極限
表2 美國FDA對日用陶瓷鉛、鎘溶出量的極限
日用陶瓷表面附有含鉛成分的玻璃層,不僅能增加陶瓷機械強度和表面光澤度,還能增添藝術裝飾效果。
日用陶瓷絕大部分被用作食用工具或用于裝盛食物,這些食品容器表面若殘留鉛毒性元素,它就會通過擴散、滲透,溶解到食物中,隨著人們食用食物而進入到人體,造成鉛元素在人體中積累,一旦攝入過量的鉛,就會引起各種病變,甚至死亡。所以嚴格控制日用陶瓷制品中鉛溶出量,使其能滿足國家標準和美國FDA標準,是我國日用陶瓷行業(yè)的發(fā)展方向和必經之路,也是擴大出口量、提高陶瓷企業(yè)經濟效益的關鍵所在。
氧化鉛的熔化溫度為886℃,并且從K2O-PbOSiO2相圖可知,PbO與SiO2、K2O在中低溫下就能形成很低熔點的化合物,如在715℃左右時生成3PbO·2SiO2,促使鉛釉在低溫下熔融,降低釉燒溫度。
PbO在1 000℃時,表面張力為128μN/m;瓷釉熔體在1 000℃時,表面張力為250~280μN/m。因此,當PbO加入到釉中時,能夠降低釉的表面張力,從而有助于提高制品表面的均勻性和光滑度。
粘度的大小是由熔體中硅氧四面體網絡連接程度決定的,O/Si比值越大,粘度越小。釉中加入PbO,不僅能增大O/Si比值,而且由于Pb2+具有極性,能減弱Si-O的化學鍵,降低釉的粘度。
由于PbO的折射指數(shù)高,所以PbO的引入能使釉具有較好的光澤度。
生產實踐證明,鉛釉的成熟溫度要比無鉛釉的寬。
鉛釉的顏色范圍很寬,大多數(shù)著色氧化物一旦加到鉛釉里,都會產生柔和光亮悅目的色調。不同溫度下的鉛釉顏色都很漂亮,適用性強。
陶瓷制品表面釉彩燒成結構是指陶瓷在燒成過程中,由表面施加的釉和顏料經過相互熔合、滲透、擴散、冷卻、熔結等過程而形成的表面層結構。如果釉與顏料在熔融或接近熔融狀態(tài)燒結而成,在陶瓷制品表面就會形成一層致密、光滑的玻璃狀結構層,該致密性的玻璃層結構保護著顏料中的鉛不被4%(V/V)乙酸溶出,使制品鉛的溶出量檢測結果偏低;反之,若釉和顏料在燒成溫度不能形成一層致密的玻璃狀保護層,顏料雖與釉面有一定的燒結、熔合,顏料只是依附在釉的表面上或形成的玻璃狀保護層不夠完全,則顏料中的鉛在4%(V/V)乙酸浸泡液中處于“露”或“半露”狀態(tài),鉛易溶出,造成檢測結果偏高。
釉上彩裝飾是在燒成的陶瓷釉面上通過不同的方法進行彩飾,然后在較低溫度下(600~900℃)進行彩燒,使產品表面具有彩色畫面的一種裝飾方法。鉛除作為釉彩顏料的熔劑成分外,另一重要作用是產生光澤、提高畫面的裝飾藝術效果,雖然知道鉛是一種生物毒性元素,我國和美國的檢測標準對它的限量控制非常嚴格,但由于鉛特殊的物理、化學性質使它在陶瓷釉彩顏料配方中占有獨特的席位,到目前為止還未找到具有類似性質的替代品,一些試制的無鉛釉彩顏料裝飾效果都不盡人意,其畫面光亮度差。
釉上彩陶瓷制品的燒成溫度一般為750~850℃,沒有達到釉層的熔融溫度,顏料不能沉入到釉層中,只是緊貼于釉層表面,即裝飾顏料與釉不能在陶瓷彩繪畫面上形成一層很薄、致密的玻璃層,從而導致顏料中鉛易溶出,鉛的溶出量超標。釉中彩由于顏料中的鉛成分被釉“包裹”住,鉛不易被溶出。釉下彩由于顏料完全被釉罩住或覆蓋,顏料中的鉛很難被4%(V/V)乙酸溶出,所以釉中彩和釉下彩日用陶瓷制品的鉛溶出量偏低。
玻璃層的形成一般與燒烤溫度有關,溫度越高越有利于玻璃層的形成,但是燒成溫度是受到嚴格限制的,有的裝飾畫面在燒成過程中因顏料成分的熔化、擴散,而使畫面“走形”,釉熔化產生的流動也會破壞畫面,而且溫度過高還會使制品產生裂縫、變形等。鉛的溶出量不僅與制品的釉彩顏料、燒成溫度有關,還與顏料配方中含鉛量的高低,施釉彩顏料的厚度、面積,制品在窯爐中所處的位置有關,燒成工藝、浸泡液等因素的不同,其鉛的溶出量也不同。
綜上所述,鉛主要來源于釉彩顏料,因此要嚴格控制顏料配方中鉛的含量。大力發(fā)展釉中彩和釉下彩,少用釉上彩。在采用釉上彩時盡量選用含鉛量低的貼花紙和手繪顏料。
對同一產品、同一花面,如選用不同結構烤花窯爐,彩烤后制品的鉛溶出量大不相同。研究表明,輥道烤花窯具有操作方便、勞動強度低、熱效率高、窯內溫差小、通風效果好、彩烤周期短、產量大、鉛溶出量低等優(yōu)點,并且彩烤時應選用優(yōu)質重油作為燃料。
500℃時,花紙及顏料中的鉛大量被揮發(fā),在高溫下有一部分呈氣態(tài)擴散在烤花窯內,并會逐漸地流向低溫階段。如果窯內通風不良,不能及時地將其排到窯外,由于鉛蒸氣的密度比較大,它又會重新沉積在瓷器的表面。若能加強通風,及時地將鉛排出窯外,就可達到降低制品鉛溶出量的目的。
如果第一次彩烤的制品鉛溶出量較高,可重復地彩烤,顏料中鉛溶出量會隨彩烤次數(shù)的增多而減小,但重燒時溫度不能超過初燒時的彩烤溫度,否則產品的金邊會減薄或斷線條。
1)將不合格制品在2%的硝酸溶液中浸泡7~12h,取出后用清水沖冼擦干即可。這種處理方法,效果明顯,成本低。
2)按鉛溶出量檢測方法用4%~20%(V/V)的乙酸浸泡產品24h以上,然后再更換一次浸泡液,用4%(V/V)的乙酸浸泡液浸泡24h±20min,檢測第二次浸泡液鉛的溶出量,若沒超標,則按該法處理的產品可以出廠;若還超標,可采用4%(V/V)的乙酸3次或4次浸泡“去鉛”,直至達到要求。該處理方法既適用于處理偶然“失手”狀態(tài),又適用于高成本的“超鉛”產品。有條件的企業(yè)可建立一個“去鉛”處理車間,在自檢部門的配合下專門處理一些易超標或已超標產品。另外,在日用陶瓷釉上彩和“唇邊”裝飾中不要艷裝濃抹,而要少染彩料,點到為止;配備檢測設備和檢測人員,隨時抽檢每批產品的鉛溶出量,制定出嚴格的質量管理機制和測控體系;把好原料、用水、燃料和釉彩顏料的質量關,防止生產中多出的廢液、廢渣、廢氣造成再次污染。
PbO能賦予陶瓷制品諸多的優(yōu)良性能,所以各國釉料及花紙中都含有一定量的PbO。鉛的加入提高了制品的表面質量,同時也增加了出現(xiàn)鉛溶出量不合格品的隱患。鉛的溶出量與制品的釉彩顏料、燒成溫度、顏料的配方等有關,即使是同一配方燒成的產品,由于施釉的厚度、面積、制件在窯爐中所處的位置、燒成工藝、萃取液等因素不同,其鉛的溶出量也不同。各陶瓷廠應該根據(jù)本廠具體的生產工藝,既要保證陶瓷制品的表面質量,又要采取合理的方法,降低鉛的溶出量。
1 余端略,潘榮.日用陶瓷鉛溶出量的檢測與釉彩顏料 .中國陶瓷,2005(5):12~15
2 蔡連和.氧化鉛在陶瓷釉料中的應用.陶瓷工程,1995(5):20~22
3 陳國清.日用陶瓷鉛鎘溶出量超標的原因及其控制.陶瓷工程,1997(6):11~13
TQ174.4
A
1002-2872(2011)04-0019-02
唐志陽,本科,副教授;主要從事應用化學教學及研究工作。E-mail:tangchungod@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