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唐代皇室成員出任刺史分布特點及原因論析

        2011-11-13 06:05:40客洪剛
        關(guān)鍵詞:都督刺史皇室

        客洪剛

        (東北師范大學(xué) 馬克思主義學(xué)院,吉林 長春 130024)

        唐代皇室成員出任刺史分布特點及原因論析

        客洪剛

        (東北師范大學(xué) 馬克思主義學(xué)院,吉林 長春 130024)

        唐朝前期大量皇室成員出任地方刺史,且多實際赴任;后期皇室成員出任刺史的數(shù)量大幅減少,且多為遙領(lǐng)。唐代皇室成員出任刺史所呈現(xiàn)的特點既是歷史的延續(xù),更與唐代時局變化緊密相連,帶有深深的時代印跡。它是王朝政治演變的結(jié)果,更是朝廷與地方互動的產(chǎn)物。

        皇室;刺史;分布;唐代

        唐代“刺史”①本文中“刺史”指唐代曾出任各正州(郡、府、總管府、都督府、都護府)之刺史(太守、尹、牧、大都督、總管、都督、都護)等。對象涵蓋范圍與《唐刺史考全編》所收錄刺史的標準相同。具體參見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凡例》,安徽大學(xué)出版社2000年版,第29頁。當(dāng)中存在一類身份特殊的群體。他們雖為地方行政長官,負責(zé)一方事務(wù),卻常常與朝廷政局變動緊密相連;雖為一方大員,但常常不在所轄之境,遙領(lǐng)而已;他們雖然人數(shù)不多,但曾一度管轄大唐四分之一的州縣。這些刺史有著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均為皇室成員——皇帝之子弟。縱觀唐代歷史,可以發(fā)現(xiàn)這些皇室成員出任刺史在分布狀況上呈現(xiàn)出明顯的不均衡性——不同皇帝統(tǒng)治時期皇室成員出任刺史人數(shù)、人次及任職州郡差異明顯。本文擬就唐代皇室成員出任刺史分布狀況及原因略作探討,敬請方家指正。

        有唐一代,作為常態(tài)舉措的皇室成員出任刺史的現(xiàn)象比較普遍②就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分析,在唐代絕少有某皇帝在位時期未見有李氏的皇室成員出任刺史之職的記載。除唐穆宗、唐敬宗、唐昭宗、唐哀帝統(tǒng)治時期時期外,其他皇帝(包括武則天)統(tǒng)治時期,均有皇室成員出任地方的刺史。然上述四帝在位時間一共不到24年,與唐朝290年的歷史相比,不到1/10,時間不可謂之長??梢哉f,李唐王朝任命皇室成員出任刺史是一種常態(tài)舉措。,但就筆者所見,關(guān)于此方面的研究并不多③筆者所見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介永強:《唐代宗室管理制度論略》,《陜西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2003年第1期,第78-84頁;雷艷紅:《君權(quán)、皇族與中晚唐政治》,《學(xué)術(shù)月刊》,2007年第11期,第122-128頁;李彥群:《唐代前期的宗室政策述論》,《理論界》2009年第4期,第158-159頁;劉興云:《王夫之論唐后期宗室典兵》,《黑龍江史志》,2010年第17期,第14-15頁。,因而,筆者依據(jù)《唐刺史考全編》、新舊《唐書》及近年新出墓志等將唐代皇室成員出任地方州郡刺史情況列表如下(見表1),以備考析。

        分析表1可知:唐代皇室成員出任刺史在各時期分布并不均衡。唐初高祖時,皇室成員出任刺史較少;太宗、高宗時,皇室成員出任刺史無論人數(shù)、人次還是涉及州郡的數(shù)目在整個唐代都是最高的,分別為25人、68人次、40州和28人、108人次、55州;中宗、睿宗時皇室成員出任刺史的數(shù)目急劇下降,到武周時期降為唐前期的最低點,僅有1人、3人次、3州;中宗、睿宗再次登位后,皇室成員出任刺史數(shù)目略有回升;玄宗時,皇室成員出任刺史重新出現(xiàn)一個高峰,達到18人、50人次、7州;肅宗時又呈下降趨勢,降到5人、5人次、5州;代宗、德宗時期與肅宗基本持平。此后,皇室成員出任刺史人數(shù)、人次及所及州郡的數(shù)目一直維持非常低的水平,各時期都僅有1或2人次而已。從整體上來說,唐代皇室成員出任刺史人數(shù)、人次及任職州郡呈現(xiàn)不規(guī)則英文字母“M”形狀,太宗、高宗和玄宗在位時是兩個高峰期。如果以天寶十四載(755)安史之亂為界將唐朝分為前后兩期,則呈現(xiàn)前期絕對多,后期絕對少的狀態(tài)。

        表1 唐代皇室成員出任刺史情況統(tǒng)計表

        唐代皇室成員大量出任刺史,是“家天下”觀念在唐代的具體體現(xiàn)?!胺饨ā敝谱怨庞兄?,在中國古代社會起過重要作用[1]17-85。西周封建是實行封建制的典型形態(tài)。東周則郡縣、封建并行。秦漢已降,封建已不再是主流制度。漢代在地方實行王國郡縣并行的制度,大量分封同宗之人到地方任職,但從作為地方行政長官這一角度講,未見有皇室成員出任。魏晉以后,一些皇室成員出任地方行政長官并兼任軍事長官之職[2]130-135。隋代,皇室成員多有任職地方行政長官的經(jīng)歷[3]245-247,且呈固定化之趨勢。到了唐代,封建的觀念依舊存在,這從唐高祖“廣封宗室以威天下”[4]2342和唐太宗分封“世襲刺史”等就可看出。

        “唐太宗熱衷于搞分封制,主觀上主要是出于確保李唐江山的長治久安。”[5]50作為唐朝的開創(chuàng)之人,唐太宗很早就開始考慮國祚問題。歷史上眾多王朝都通過分封達到屏翼朝廷的目的,雖然這種方法存在諸多不利之處,但在古代中國社會“家天下”的環(huán)境下,血緣關(guān)系起著重要作用,如此而為也是正常和合理的。我們從唐太宗與蕭瑀關(guān)于“封建”對話中就可以看到,“子孫長久”是與“始議封建”緊密相連的①太宗常謂(蕭)瑀曰:“朕欲使子孫長久,社稷永安,其理如何?”瑀對曰:“臣觀前代國祚所以長久者,莫若封諸侯以為磐石之固。秦并六國,罷侯置守,二代而亡;漢有天下,郡國參建,亦得年余四百。魏、晉廢之,不能永久。封建之法,實可遵行?!碧谌恢?,始議封建。參見《舊唐書》卷63《蕭瑀傳》,第2401頁。。唐太宗試圖通過封建這種方式,分封諸侯王到地方鎮(zhèn)守,作為朝廷的倚仗,從而實現(xiàn)李氏天下長治久安。史載:“先是,貞觀初,太白數(shù)晝見,大史占曰:‘女主昌?!种{言‘當(dāng)有女武王者’。會內(nèi)宴,為酒令,各言小字,君羨自陳曰‘五娘子’。帝愕然,因笑曰:‘何物女子,乃此健邪?!志w官邑屬縣皆‘武’也,忌之。未幾,出為華州刺史。會御史劾奏君羨與狂人為妖言,謀不軌,下詔誅之。”[6]3837唐太宗可以據(jù)謠言就處置其他人,可見其十分看重李氏天下長治久安,要將各種可能不利因素消滅于萌芽,他延續(xù)采用經(jīng)歷史證明是比較可行而實用的“封建”,任命大量皇室成員出任地方刺史也就可以理解了。

        唐高祖及唐太宗實行“分封”之制,使很多皇室成員被分派到地方,他們一如唐前各朝,多擔(dān)任地方行政長官——刺史或都督之職,這也是當(dāng)時皇室成員所以能夠大量出任刺史的原因所在。當(dāng)然,李唐皇室成員出任地方刺史有出于對以前制度的繼承,維護李氏天下長治久安的需要。此外,出于政爭或平穩(wěn)地方的考慮,唐代皇室成員也常出任地方。

        唐代出現(xiàn)大量皇室成員出任刺史,不僅僅是歷史的延續(xù)、從歷史中總結(jié)教訓(xùn)的結(jié)果,更與唐代時局變化緊密相連,帶有深深的時代印跡。

        (一)穩(wěn)固統(tǒng)治:保障李氏子孫“享國久長”

        唐太宗即位初年曾與朝臣進行過多次探討[7]172-180,191-198,尋求“享國久長之策”[8]6037,他欲行三代之法,將之子弟及14名功臣封為世襲刺史,“世世承襲,非有大故,無或黜免”[9]829。以此藩屏中央、掌控地方。為此,唐太宗分兩步實現(xiàn)了分封過程[10]9。貞觀九年(635)五月,唐高祖崩,唐太宗甚為哀悼,不視軍國大事[8]6112。可能父兄等的凋零,使唐太宗感到兄弟之情應(yīng)該珍惜,大家應(yīng)共同維護李唐國祚的延續(xù),共擔(dān)治理國家的大任①貞觀十年三月“癸未,諸王之藩,上與之別曰:‘兄弟之情,豈不欲常共處邪!但以天下之重,不得不爾。諸子尚可復(fù)有,兄弟不可復(fù)得?!蛄魈閱柩什荒苤??!睂Υ?,胡三省注曰:“上之流涕嗚咽者,抑思建成、元吉之事乎?”。

        貞觀十年(636)正月,唐太宗結(jié)束了對唐高祖七個月的哀悼之舉,“始親聽政”[8]6117。當(dāng)月“癸丑,徙趙王元景為荊王,魯王元昌為漢王,鄭王元禮為徐王,徐王元嘉為韓王,荊王元則為彭王,滕王元懿為鄭王,吳王元軌為霍王,豳王元鳳為虢王,陳王元慶為道王,魏王靈夔為燕王,蜀王恪為吳王,越王泰為魏王,燕王佑為齊王,梁王愔為蜀王,郯王惲為蔣王,漢王貞為越王,申王慎為紀王?!保?]6118這是唐太宗實施分封的第一步,如此而為是要“將諸王封地與實際掌管事務(wù)統(tǒng)一起來,以便將各地的地方行政權(quán)力交給諸王”[10]9。分封的第二步是以封王擔(dān)任所在州的都督和刺史,使諸王與封地相統(tǒng)一,管轄范圍與封地相一致,即史載:“二月,乙丑,以元景為荊州都督,元昌為梁州都督,元禮為徐州都督,元嘉為潞州都督,元則為遂州都督,靈夔為幽州都督,恪為潭州都督,泰為相州都督,佑為齊州都督,愔為益州都督,惲為安州都督,貞為揚州都督。泰不之官,以金紫光大夫張亮行都督事?!保?]6119

        唐太宗如此舉措,將全國很大區(qū)域控制在李氏子孫手中,上面12王所封州都是唐代非常重要的地方,多為地處樞機,有控遏四方之便的兵家必爭之地,也有地理位置優(yōu)越,經(jīng)濟發(fā)展良好,是朝廷租賦重要來源的州。當(dāng)時全國有都督府約40個,其中就有12個握于李氏皇室手中。這些都督府所管轄的州有65個,占當(dāng)時唐朝總州府近五分之一弱。隨后,唐太宗又在貞觀十一年(637)正月“辛卯,以吳王恪為安州都督,晉王治為并州都督,紀王慎為秦州都督?!保?]6125

        有學(xué)者統(tǒng)計,將上述皇室成員所控州加起來,共有80個,數(shù)量占到將近唐朝總州數(shù)的1/4,在當(dāng)時形成了李氏家族控制全國的局面[10]11。唐太宗如此而為,促成了此時期皇室成員出任刺史無論人數(shù)、人次還是所及州郡的數(shù)目在整個唐代處于較高的階段。

        唐高宗繼位后,一仍太宗之制,繼續(xù)任命皇室成員出任地方刺史。但因唐高宗在位時間比唐高祖和唐太宗在位時間總和還要長,此時期,唐代皇室成員出任刺史的人數(shù)和人次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就是后世其他時期也未能超過。

        仔細考察唐高宗、唐太宗時期出任刺史的皇室成員身份,可以發(fā)現(xiàn),其中的絕大多數(shù)人并非在位皇帝之子,而是前朝皇帝之子,即使其中在位皇帝之子出任地方刺史也多為遙領(lǐng)者或不之任,并不實際前往地方任職。如,唐太宗時期有12人次遙領(lǐng)刺史,其中僅唐高祖子李元景曾出任過1人次,其余均為太宗之子。唐高宗時期有14人次遙領(lǐng)刺史,均為唐高宗之子。

        唐高祖時期,皇室成員出任刺史者僅有3人,均為高祖之子,即高祖二子李世民、四子李元吉和六子李元景。相對于高祖有二十二子而言,皇室成員出任刺史的比率是比較小的①不僅按人數(shù)比率計算,唐高祖時皇室成員出任刺史比率較小,就是與唐高祖從父弟、從父弟子、從父父兄子相比較,出任刺史的比率也是不高。具體參見新舊《唐書·宗室傳》。。追其原因,應(yīng)與“高祖晚生諸王”[4]2415,諸子多年幼有關(guān)。史載唐高祖三子李元霸早薨[4]2419,而五子智云在大業(yè)十三年(617)高祖起兵時被害,年僅14歲[6]3548。六子李元景史籍中未見有確切出生年月,但據(jù)新出墓志推斷,唐高祖的第七子元昌出生于唐高祖建唐以后的武德二年(619)[11]95-96,據(jù)此可知,唐高祖六子李元景唯一一次于武德八年(625)擔(dān)任安州大都督時應(yīng)在7—22歲間,尚屬正常。而唐高祖第七子李元昌在武德九年唐高祖薨時也僅僅8歲而已,比元昌還小的其他高祖之子年紀就更小了,應(yīng)都處于孩童階段[12]214-216。因此,唐高祖在世的武德年間眾子少見有人擔(dān)當(dāng)?shù)胤酱淌分慰忠蛩麄冞^于年幼,擔(dān)任刺史者僅為年長的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②太子為“君之貳,國之本”,非加貶黜,絕少放任地方。唐高祖長子李建成在武德時期已為太子,其年雖長,但并未到出任過刺史。。到了唐太宗中后期和唐高宗時期,這些高祖之子均處于青壯年時期,適合前往地方,所以多出任刺史。唐太宗之子在唐高宗時期出任刺史也存在同樣的情況,不再一一贅述。如此情況反映到數(shù)據(jù)上,則體現(xiàn)出此時期的皇室成員出任刺史的人數(shù)出現(xiàn)高峰期??赡芤驗樵谖换实壑酉鄬δ暧?,再加上唐代,尤其是唐前期“逮貞觀之末,升平既久,群士多慕省閣,不樂外任”[13]908,一直存在“重內(nèi)官、輕外官”的風(fēng)氣,皇帝很少將自己血緣最近的兒子們放任到地方,所以多采用遙領(lǐng)的方式。

        (二)消除威脅:“外任”與“內(nèi)遷”因時而用

        高宗去世后,武則天先后立唐高宗第七子李顯、八子李旦為帝,是為中宗、睿宗。中宗和睿宗之時,朝政控制在武則天手中。武則天為了能夠?qū)崿F(xiàn)稱帝目的,建立武氏政權(quán),采用各種辦法排除種種障礙。其中高宗時任命的李氏皇室刺史③唐高宗駕崩之時,唐太宗十四子中,僅剩下八子越王貞和十子慎;高祖二十二子中,此時也僅存五人,即十一子元嘉、十四子元軌、十八子元名、十九子靈夔、二十二子元嬰。高宗八子中,僅存三子上金、四子素節(jié)和中宗、睿宗四人。就是其不得不重視的巨大“絆腳石”④太后潛謀革命,稍除宗室。絳州刺史韓王元嘉、青州刺史霍王元軌、邢州刺史魯王靈夔、豫州刺史越王貞及元嘉子通州刺史黃公、元軌子金州刺史江都王緒、虢王鳳子申州刺史東莞公融、靈夔子范陽藹、貞子博州刺史瑯琊王沖,在宗室中皆以才行有美名,太后尤忌之?!顿Y治通鑒》卷204,則天后垂拱四年七月,第6449頁。。武則天以韓王“元嘉等地尊望重,恐其生變,故進加虛位,以安其心”[4]116,采用升遷職位的方式將他們從刺史的職位上解除。

        此舉引起李氏皇室刺史的猜疑,最終引起李貞等人起兵反抗。因李貞子李沖倉促起兵,各地皇室刺史難以相互配合,反抗很快被武則天剿滅。武則天借此大肆斬殺李氏皇室刺史。上述所提到的在地方擔(dān)任刺史的唐高祖和唐太宗的七個皇子基本被鏟除。不僅如此,高宗的兩個庶子,時任隋州刺史的澤王李上金和舒州刺史的許王李素節(jié)在載初元年(689)也被予以處死?!白谑抑T王相繼誅死者,殆將盡矣?!保?]119經(jīng)武則天統(tǒng)治時期對李氏皇室刺史的大量處決,使得唐高宗以前各皇帝之子基本無存,如此而為導(dǎo)致武則天統(tǒng)治時期,皇室成員出任刺史極少。在隨后的中宗、睿宗復(fù)位時期皇室成員出任刺史較武周時期有所回升,但數(shù)量有限,且均為二人之子,未見有前朝皇室之人。

        唐玄宗李隆基因功而為太子,以非嫡長子的身份繼承皇位。雖然此種繼承皇位的方式在唐代并不鮮見⑤唐朝李氏皇帝共20人,除開國皇帝李淵外,繼承皇位的19人中有6人為嫡長子,13人為非嫡長子,非嫡長子繼承皇位人數(shù)占到了2/3以上的多數(shù)。,但在以血緣確定身份,以血緣關(guān)系分配利益的古代中國社會,嫡長子繼承制經(jīng)千年發(fā)展已深入人心。即使如唐太宗在當(dāng)時君臣當(dāng)中有頗高影響,也不能完全無所顧忌的以非嫡長子繼承皇位⑥唐太宗時期李承乾與李泰之間曾發(fā)生爭奪太子之位的爭斗,唐太宗對此處理的結(jié)果是將二人貶斥到地方,并言:“自今太子不道,藩王窺嗣者,兩棄之。傳之子孫,以為永制。”《舊唐書》卷26《濮王泰傳》,第2656頁。。在唐玄宗即位初期,睿宗長子、玄宗長兄李成器成了皇權(quán)穩(wěn)固的最大威脅。其實,早在李隆基還是太子的時候,太平公主就曾表示要支持李成器取代李隆基為太子。太平公主曾與李成器言:“廢太子,以爾代之?!保?4]3370面對如此情況,時為李隆基重要助手的姚崇、宋璟提出任命李成器及睿宗二子李成義為刺史的應(yīng)對之策,“以絕謀者之心。由是成器以司徒兼蒲州刺史”[4]3010。從中可見,任命皇室成員出任刺史,遠離朝廷也是政爭中解決問題的一種手段。

        開元二年(714),舊事重提,“群臣以成器等地逼,請循故事出刺外州”。六月“丁巳,以宋王成器兼岐州刺史,申王成義兼豳州刺史,豳王守禮兼虢州刺史”。同時還規(guī)定:“到官但領(lǐng)大綱,自余州務(wù),皆委上佐主之。是后諸王為都護、都督、刺史者并準此。”[8]6701諸王并不掌握地方實權(quán),可以最大限度弱化皇室成員的力量,削弱他們的影響力,消除他們繼承皇位的可能性,從而減輕其對由非嫡長子承位的玄宗皇帝帝位的威脅。此后諸王為都護、都督、刺史均照此辦理,從長遠角度將潛在威脅也一并消除。同年七月“乙卯,以岐王范兼絳州刺史,薛王業(yè)兼同州刺史。仍敕宋王以下每季二人入朝,周而復(fù)始?!保?]6703規(guī)定諸王每季二人入朝,實行流動循環(huán)方式,既可體現(xiàn)皇帝的仁愛之情,又可減少諸王與地方或朝中勢力結(jié)合的可能性,從而達到鞏固皇權(quán)的目的。

        為鞏固皇權(quán),消除皇室之人的威脅,玄宗可謂不遺余力。隨著玄宗帝位的穩(wěn)固,皇室之人的威脅大大降低,開元九年(721)玄宗下令“諸王為都督、刺史者,悉召還京師”[8]6748。此后,再未有非玄宗子出任刺史。之所以如此,主要是開元九年以前是玄宗穩(wěn)固統(tǒng)治,消除睿宗諸子威脅皇位的過程,至此,這種威脅已經(jīng)消除,帝位穩(wěn)固。而經(jīng)過九年的發(fā)展,玄宗諸子也漸漸成年,能夠勝任地方刺史之職。

        (三)象征、過渡:朝廷孱弱的無奈之舉

        天寶十四載(755),安史之亂爆發(fā),歷時八年才得以平息。在平定安史之亂及以后藩鎮(zhèn)等叛亂過程中,為穩(wěn)定民眾的恐慌情緒,顯示朝廷的平叛決心,朝廷常任命皇室諸子擔(dān)任節(jié)度使等職。乾元二年(759)冬,史思明再陷河洛,關(guān)東用兵,人情震懼,群臣請以親王遙統(tǒng)兵柄。三年四月詔曰:“……今三秦之地,萬國來庭,誠宜列皇子以建封,崇懿藩而制勝,是資固本,委以臨戎。彭王僅可充河西節(jié)度大使,兗王僴可充北庭節(jié)度大使,涇王侹可充隴右節(jié)度大使,邵王傀可改封蜀王,充分寧李度大使,杞王倕可充陜西節(jié)度大使,興王佋可充隴右鳳翔節(jié)度大使?!保?5]156

        大歷九年(774)冬,田承嗣謀亂河朔,大臣上奏提出請求分封親王,統(tǒng)領(lǐng)軍隊,以威天下。十年二月,朝廷下詔:“述可封睦王,充嶺南節(jié)度支度營田、五府經(jīng)略觀察處置等大使;逾可封郴王,充渭北鄜、坊等州節(jié)度大使;連可封恩王;韓王迥可汴、宋等節(jié)度觀察處置等大使;遘可封鄜王;造可封忻王,充昭義軍節(jié)度觀察處置等大使?!毕M麄兡軌颉案麾咂涿?,“為中都之屏翰”[4]3391-3392。

        唐代后期,藩鎮(zhèn)權(quán)力過大,往往不受朝廷控制。早在中唐時期,朝廷就曾采用設(shè)直隸州的方式遏制藩鎮(zhèn)勢力膨脹,但收效甚微[16]。唐朝廷對一些藩鎮(zhèn)節(jié)度使的任命無能為力,但為維護朝廷的權(quán)威,常常在表面上做些文章。史載:“建王恪,本名審,憲宗第十子也。元和元年八月,淄青節(jié)度李師古卒,其弟師道擅領(lǐng)軍務(wù),以邀符節(jié)。朝廷方興討伐之師,不欲分兵兩地,乃封審為建王。間一日,授開府儀同三司、鄆州大都督,充平盧軍淄青等州節(jié)度營田觀察處置、陸運海運、押新羅渤海兩蕃等使,而以師道為節(jié)度留后。不出閣?!保?]4535最為典型的例子是:

        楊志誠,太和五年為幽州后院副兵馬使,事李載義。時朝廷賜載義德政碑文。載義延中使擊鞠,志誠亦與焉,遂于鞠場叫呼謀亂。載義奔于易州,志誠乃為本道馬步都知兵馬使。

        文宗聞之驚,急召宰臣。時牛僧孺先至……對曰:“陛下以范陽得失系國家休戚耶?且自安、史之后,范陽非國家所有。前時劉總向化,以土地歸闕,朝廷約用錢八十萬貫,而未嘗得范陽尺布斗粟上供天府;則今日志誠之得,猶前日載義之得也。陛下但因而撫之,亦事之宜也。且范陽,國家所賴者,以其北捍突厥,不令南寇。今若假志誠節(jié)鉞,惜其土地,必自為力。則爪牙之用,固不計于逆順。臣固曰不足煩圣慮。”上大喜曰:“如卿之言,吾洗然矣?!睂ひ约瓮踹\遙領(lǐng)節(jié)度,以志誠為節(jié)度觀察留后,檢校左散騎常侍,兼幽州左司馬。尋改檢校工部尚書、節(jié)度副大使,知節(jié)度事。[4]4674-4675

        類似的事情在唐朝后期還有很多[4]3958。當(dāng)時一些不受朝廷控制的地方出現(xiàn)長官,尤其是節(jié)度使更換時,多自主決定,不受朝廷左右。朝廷往往順勢利導(dǎo),根據(jù)情勢任命皇室成員臨時遙領(lǐng)地方節(jié)度使之職,并不直接負責(zé)地方事務(wù),變相承認地方藩鎮(zhèn)自命官員的舉動,而真正掌控地方事務(wù)的依舊是前節(jié)度使的繼任者,隨后,朝廷會正式任命實際掌控地方之人為真正的地方長官。在地方藩鎮(zhèn)更換長官時皇室刺史多是在此過程中起過渡作用①這些藩鎮(zhèn)多集中在河北道、河南道和河?xùn)|道等地,多屬“河朔割據(jù)型”藩鎮(zhèn)。見張國剛:《唐代藩鎮(zhèn)研究》(增訂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2010年版,第42-49頁。參看此時期各個皇室刺史的前任及繼任者傳記即可清晰理解皇室成員在其中的過渡作用。,如此而為,只是為了宣示朝廷權(quán)威和平穩(wěn)地方的需要,以便順利實現(xiàn)權(quán)力交接,這也是為何這時期皇室成員出任刺史任期較短的主要原因。上述狀況使得玄宗以后的各皇帝在位時,雖均有皇室成員出任刺史,但數(shù)量很少,多為1或2人而已,且除了肅宗之時李璘曾實任過刺史外(玄宗任命),其余人均遙領(lǐng),并未實際到任。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唐朝前期中央牢牢控制地方,大量皇室成員出任地方刺史,任職人數(shù)、人次和所及州郡眾多,且多實際赴任;后期藩鎮(zhèn)林立,甚至有不少藩鎮(zhèn)脫離中央的控制,皇室成員出任刺史的人數(shù)、人次和所及州郡大大減少,且多為遙領(lǐng)①唐室自艱難以后,兩河兵革屢興,諸王雖封,竟不出閣。參見《舊唐書》卷150《史臣曰》,第4049頁。。從整體上看,皇室成員出任刺史人數(shù)、人次和所及州郡的多少與唐朝對地方控制的強弱成正比關(guān)系。一定程度可以說,唐代皇室成員出任刺史所呈現(xiàn)的特點,是王朝政治演變的結(jié)果,更是朝廷與地方互動的產(chǎn)物。

        [1]馮天瑜.“封建”考論(第二版)[M].武漢:武漢大學(xué)出版社,2007.

        [2]張興成.西晉的宗室仕進制度[J].北京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人文社會科學(xué)版,2000(3):130-135.

        [3]孫俊.隋代宗室制度初探[J].求索,2011(1):245-247.

        [4]劉昫.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5]趙克堯.論唐初的分封[J].學(xué)術(shù)月刊,1984(1):50.

        [6]歐陽修,宋祁.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7]吳兢.貞觀政要集校[M].謝保成,集校.北京:中華書局,2003.

        [8]司馬光.資治通鑒[M].北京:中華書局,1956.

        [9]王溥.唐會要[M].北京:中華書局,1955.

        [10]鄭炳林,張全民.《大唐國公禮葬故祐墓志銘》考釋和太宗令諸王之藩問題研究[J].敦煌學(xué)輯刊,2007(2):9.

        [11]樊波,舉綱.新見唐《李元昌墓志》考略[J].考古與文物,2006(1):95-96.

        [12]周紹良,趙超.唐代墓志匯編續(xù)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3]杜佑.通典[M].北京:中華書局,1988.

        [14]王欽若,等.冊府元龜[M].北京:中華書局,1960.

        [15]宋敏求.唐大詔令集[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59.

        [16]朱德軍.中晚唐直隸州制度的歷史考察[J].東北師大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11(4):82-87.

        District Feature and Reason Analysis of Royal Prefectural Governors in Tang Dynasty

        KE Hong-gang
        (Marxism School,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

        A lot of royal members became the Prefectural Governors in Earlier Stages of the Tang Dynasty,most of which actually went to the eparchies.But because of the existences of Fanzhen,especially the independent ones,the number and the proportion of the Royal Prefectural Governors had greatly decreased and some of the Prefectural Governors were ruled remotely.From the overall distribution of the time,it had presented the letter of M if we consider the members of the royal members as Prefectural Governors.two summits happened in the long history,and they were the periods of Tang Taizong、Gaozong and Tang Xuanzong.

        District feature;Reason;Prefectural Governors;the Tang Dynasty

        K242

        A

        1001-6201(2011)06-0071-06

        2011-03-20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1BZS019);東北師范大學(xué)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青年基金項目(09QN0012)。

        客洪剛(1978-),男,吉林榆樹人,東北師范大學(xué)馬克思主義學(xué)院講師,歷史學(xué)博士。

        [責(zé)任編輯:趙 紅]

        猜你喜歡
        都督刺史皇室
        《都督夫人禮佛圖》
        絲綢之路(2024年4期)2024-01-01 00:00:00
        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新傳奇(2023年1期)2023-02-08 07:55:06
        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當(dāng)代皇室
        《重慶鎮(zhèn)總兵加贈都督同知任勇烈公傳》寫作背景及其價值考論
        西夏研究(2019年1期)2019-03-12 00:58:50
        于闐皇室與敦煌涅槃寺
        于闐皇室與敦煌涅槃寺
        夕為“皇室宮廷飲” 今入尋常百姓家
        貴茶(2018年6期)2018-05-30 09:53:50
        手机在线亚洲精品网站| 啪啪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入囗|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小荡货奶真大水真多紧视频| 国产人澡人澡澡澡人碰视频| 亚洲国产剧情在线精品视| 国产传媒在线视频| 国产喷白浆精品一区二区豆腐 | 亚洲福利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y| 久久久www成人免费精品| 天堂aⅴ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 91亚洲国产成人aⅴ毛片大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级| 色二av手机版在线| 亚洲高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播放播| av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站| 中文字幕女同人妖熟女| 午夜爽爽爽男女免费观看影院| 久久久久久久久毛片精品| 中文 在线 日韩 亚洲 欧美|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观看|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 无码av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色婷婷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一区二区懂色av| 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性无码av中文字幕| 日本va欧美va精品发布| 少妇内射兰兰久久| 欧美国产日韩a在线视频| 手机在线中文字幕国产| 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bav| 一本一道久久精品综合| 欧洲美女黑人粗性暴交| 肉体裸交丰满丰满少妇在线观看 | 色老汉亚洲av影院天天精品|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 97se狠狠狠狠狼鲁亚洲综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