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第一人民醫(yī)院(650021)許紅
近年來,子宮內膜異位癥(endomet-riosis, EMS)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多數患者伴有疼痛,其生活質量嚴重下降。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婦科應用丹莪婦康煎膏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臨床療效顯著,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9年1月~6月我院婦科收治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158例,年齡30~44歲,平均(36.76±5.15)歲。所有患者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自愿納入本研究。
1.2 診斷標準 參照《中華婦產科學》的臨床診斷標準。疼痛:典型特征是繼發(fā)性漸進性加重。部位:下腹部或腰骶部??煞派渲陵幍?、會陰、肛門或大腿。疼痛程度與病灶大小不一定成正比,直腸子宮凹陷的病變可引起性交痛或肛門墜脹,卵巢子宮內膜囊腫破裂時,囊內液流入盆腔、腹腔,可引起突發(fā)腹部劇痛伴惡心、嘔吐、肛門墜脹等。月經失調:15%~30%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經量增多,經期延長,或經前點滴出血。不孕: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不孕的發(fā)病率為30%~50%。其他:肺部、腸道、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出現周期性咯血、便血、尿血、腹壁的子宮內膜異位癥在經期可有腫大的結節(jié)等。
1.3 入選標準 ①受試者自愿加入臨床研究;②育齡婦女,30~45歲,非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③患者無合并心血管、肝、腎和造血系統(tǒng)等嚴重原發(fā)性疾病、精神病癥狀;④無嚴重藥物過敏史;⑤子宮肌瘤直徑<6cm。
1.4 排除標準 符合以下之一者不被納入觀察對象: ①經B超與婦科檢查診斷合并巨大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直徑大于15cm)、子宮腺肌病或附件囊實性包塊者;②年齡30周歲以下或50周歲以上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對本藥過敏者;③合并有心血管、肝、腎和造血系統(tǒng)等嚴重原發(fā)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④不愿意參加及依從性差者。
1.5 分組方法 158例均做過腹腔鏡的EMS 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治療組87例,年齡30~43歲,平均(36.21±5.25)歲,輕度37例,中重度50例;對照組71例,年齡30~44歲,平均(36.96±5.31)歲,輕度29例,中重度42例。2組在年齡、疾病分期、血壓、呼吸頻率、心率和病程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6 用藥方法 治療組口服丹莪婦康煎膏(每瓶150g,昆明滇虹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在月經前第10日開始服用,15g/次,每天2次,連續(xù)應用3個月經周期為一療程。對照組給予內美通2.5mg/次,2次/周,連續(xù)應用3個月經周期為一療程。停藥3個月后觀察2組的各項指標。
附表1 安全性評價表
附表22組臨床療效比較[n(%)]
附表32組痛經癥狀改善情況(±s)
附表32組痛經癥狀改善情況(±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治療前 一個月經周期后 二個月經周期后 三個月經周期后治療組 7.8±2.1▲ 5.2±1.1*# 3.7±0.8*# 2.5±0.6*#對照組 7.6±2.36.3±1.6* 5.1±1.3* 4.0±0.6*
附表4 兩組血清CA125比較(U/ml,±s)
附表4 兩組血清CA125比較(U/ml,±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治療前比較,# 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組 73.85±18.55* 27.77±9.39#▲對照組 72.35±19.2635.62±10.08#
1.7 評價指標和方法 治療12周后觀察以下項目:①療效,痊愈:癥狀全部消失,盆腔包塊等局部體征基本消失;顯效:癥狀基本消失,盆腔包塊縮小,雖局部體征存在;進步:癥狀減輕,盆腔包塊無增大或略縮小,停藥3個月癥狀不加重;無效:主要癥狀無變化或惡化,局部病變有加重趨勢??傆行?(痊愈+顯效+進步)/例數×100%。②主要癥狀改變,痛經:數字評價量表(numeric rating scales,NRS),NRS是將疼痛程度用0 到10 這11 個數字表示。0 表示無痛,10 表示最痛。被測者根據個人疼痛感受在其中一個數字標記。其程度分級標準為:0為無痛;1~3 為輕度疼痛;4~6 為中度疼痛;7~10 為重度疼痛。③血清CA125檢查。④安全性評價:評價表見附表1。⑤不良事件及藥物依從性。
1.8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2.0統(tǒng)計學軟件包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評價 治療組和對照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83.91%和87.32%,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2。
2.2 主要癥狀改變情況 治療前兩組主要癥狀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一個月經周期后、二個月經周期后和三個月經周期后痛經狀況均比治療前有顯著改善(P<0.05),各時期比較差異也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治療后治療組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附表3。
2.3 血清CA125測定分析治療前兩組血清CA125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均比治療前有顯著降低(73.85±18.55 vs 27.77±9.39, P<0.05; 72.35±19.26 vs 35.62±10.08,P<0.05),且治療后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4。
2.4 安全性評價 治療組87例患者全部完成一個療程的觀察,無1例因為嚴重不良事件而退出。安全性評價為2級,用藥比較安全,出現輕微不良反應,不需任何處理可繼續(xù)給藥。而治療組71例有11例肝功能轉氨酶升高給予保肝藥物聯苯雙酯后逐漸趨于正常,5例白細胞增高,給予抗炎治療后趨于正常,安全性評價為3級,有安全性問題,有中等程度的不良反應,給予其他藥物治療后可繼續(xù)給藥。血紅蛋白、血小板、肌酐、尿素氮等無異常。
2.5 藥物依從性 兩組患者研究期間按照規(guī)定用藥,藥物均全部服用,受試者服藥依從性為100%。
EMS是婦科常見疾病,是一種容易復發(fā)的雌激素依賴性疾病。手術治療只能去除肉眼能辨認的子宮內膜異位病灶,對于鏡下才可見的微小病灶、非典型病灶,以及侵襲位置較深、術中因粘連致密、分離時破裂、不能徹底清除的病灶,術后因激素的影響會繼續(xù)增殖而導致復發(fā)[1]。內美通治療的機制為抑制垂體和卵巢功能,使子宮內膜萎縮、水腫而引起閉經,繼而異位病灶發(fā)生壞死、吸收,可以有效地控制術后的殘存病灶[2]。
中醫(yī)學認為EMS屬“痛經”、“癥瘕”范疇,其病理特征是“血瘀”,腎虧經血不足,血行緩慢易成瘀阻。因此,中醫(yī)治療原則主要是活血化瘀。丹莪婦康煎膏為活血化瘀組方,由紫丹參、莪術、竹葉柴胡、三七、赤芍、當歸、三棱、香附、延胡索、甘草精制而成。紫丹參為君藥,活血通經、祛瘀止痛;莪術和當歸同為臣藥,行氣破血、補血活血、調經止痛,輔助君藥發(fā)揮作用;三棱、香附、延胡索、竹葉柴胡、三七為佐藥,主要發(fā)揮佐助作用,使癥狀緩解更加明顯;甘草為使藥,調和諸藥,共同發(fā)揮驅邪之效。
CA125是用卵巢漿液囊腺癌細胞免疫小鼠與骨髓瘤細胞雜交得到的一種單克隆抗體, 1986年Barbier等[3]首次報道EMS患者血清中CAl25水平較正常對照組明顯升高,并隨病情的嚴重程度而增加。近年來研究發(fā)現,CA125對EMS的診斷具有很深的臨床意義。施君等[4]以血清CA125≥70 U/ml為臨界值,發(fā)現血清CAl25診斷卵巢型內異癥破裂的靈敏度為64.29%,特異度為88.57%,陽性預測值是52.94%,陰性預測值是92.54%,表明血清CAl25的中度升高(70 U/ml以上)對于卵巢內異囊腫破裂的術前診斷具有較高的特異性。陳文萍等[5]以35 U/ml為臨界值對血清CA125和腹腔液對EMS進行診斷研究,發(fā)現腹腔液可提高診斷EMS的靈敏度,較血清CAl25具有更高的敏感性[6][7]。
總之,丹莪婦康煎膏對EMS療效顯著,安全性好,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