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占紹文 張潔
21世紀的今天,低碳生活和低碳經濟已經不再是陌生的詞語,從電視廣告到街頭巷尾的議論比比皆是,低碳經濟逐漸走進了大眾的視野乃至生活,人們已從當初的新鮮到現在的理解和接受。那么,我們該如何給低碳經濟定義呢?低碳經濟最早由英國提出,早在2003年,英國政府在其能源白皮書中《我們能源的未來:低碳經濟》第一次提出了低碳經濟的概念。低碳經濟即: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發(fā)展模式,是人類社會經歷農業(yè)文明、工業(yè)革命之后的又一次歷史性的進步。其核心就是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同時調整和利用清潔能源。這就把能源使用的核心提到了技術創(chuàng)新的高度,從而使人們的生存條件發(fā)生根本性的轉變。
低碳經濟的提出不是偶然的,我們所生存的地球空間由于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人類不斷的擴張,已經給地球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全球性的氣候變暖、大氣的污染嚴重、酸雨、海平面的上升、臭氧層的空洞以及局部破壞引起的異常的自然災害的頻繁等。正是因為我們的生存空間已經對我們人類自身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掣肘并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因此,當低碳經濟第一次在國際上提出的時候,在科學界和各國政府都達成了共識。共同的觀點就是人類社會自工業(yè)革命至今對地球大氣所排放的污染氣體是造成全球氣候變暖以及海平面上升的罪魁禍首,由此而造成的負面影響越來越大。推行低碳經濟是避免全球氣候惡化的有效手段。當低碳經濟在國際上一經提出,各國反應一致,特別是歐美的世界經濟強國。而作為世界經濟頭號的美國在2007年就提出了《低碳經濟法案》,表明美國未來的經濟發(fā)展道路將把低碳經濟作為目標。與此同時,聯合國推行的“巴厘島路線圖”的氣候發(fā)展決議,要求各經濟發(fā)達國家要在2020年前將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減少至25%~40%。
這就不得不提到我國經濟發(fā)展的現狀。我國是第三世界發(fā)展中國家,工業(yè)是我國經濟發(fā)展的動脈,在國家經濟中所占的比例非常之高,而我國工業(yè)的整體水平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工業(yè)總體技術落后,這就造成了我國工業(yè)生產中的能源消耗遠遠高于其他發(fā)達國家。時至今日,我國能源資源的分布格局依然是煤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而清潔能源的使用我國屬于起步階段,技術攻關就是其壁壘之一。雖然我國對于低碳經濟也做出了積極回應,在亞太經貿第15次會議上鄭重提出我國發(fā)展低碳經濟的主張,強調我國作為世界人口大國,對世界環(huán)境保護和人類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我們從客觀出發(fā),從我國的能源分布出發(fā),就不難看出,歷年我國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煤炭的使用所占的比例都是超過70%的,這就說明排放量的減少是不可能的,除非國家經濟不發(fā)展。并且我國的經濟現在處于高速發(fā)展的局勢,那么能源的使用只能加大而不可能減少,煤炭的使用比例只會增加不會縮小,清潔能源的使用雖有所提高,但所占的比例不到十分之一。這就得出肯定性的結論,現階段,我國的碳排放量呈現的只能是增長的局勢,而非減少。
如果我們按照西方國家和聯合國環(huán)境保護組織的要求減少我國現有工業(yè)發(fā)展的碳排放量,目前唯一的辦法就是停止工業(yè)生產,顯然這絕對是不可能做到的。我國人口數量上的優(yōu)勢就是人均排放量只有美國的1/5~1/6,可是總的排放量卻是巨大的;同時,我國也為此支付高額的環(huán)境費用。因此,在經濟高速發(fā)展的今天我國仍面臨著巨大的減排壓力。在出口貿易中,我國出口的大多是加工型產品,這源于我國出口商品基本都是勞動密集型的產業(yè),技術含量低、能源消耗大、投入高、產品的成品率低,在出口貿易中又受到西方國家的的高碳含量制裁,我國的出口貿易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在低碳經濟口號占領世界經濟制高點的今天,也占領著保護世界環(huán)境的道德制高點,可以預見在今后的貿易出口中,低碳經濟會成為西方國家經濟活動中的經常使用的工具,對我國的出口貿易產生更加嚴峻的挑戰(zhàn)和影響。
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一直是西方經濟強國們討論和熱議的話題。西方國家對所有發(fā)展中國家展開的碳關稅的征收,我國也是其中之一,并且是征收的重點。他們動輒就采用碳排放量的貿易保護傘來打擊發(fā)展中國家的貿易出口,而對我國的打擊就更為嚴重和常見。我們經常能看到美國以某些名義提出我國的商品傾銷等。什么是碳關稅?可能我國的很多勞動密集型企業(yè)根本就不了解。碳關稅就是指對進口的高消耗品征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稅。明顯我國的出口商品就是以高消耗品為主的。而世界所有的工業(yè)中,鋼鐵業(yè)和高耗能工業(yè)的碳排放就是主要的征收對象。
雖然在現在的進出口貿易中,還沒有哪個國家對其他國家的進口商品征收碳關稅這個現象。但是美國卻通過其ACESA法案指出,美國將有權利對包括中國在內的不實行碳排放量減排限制額的所有國家的進口產品征收碳關稅。一旦其ACESA法案獲得通過,那么效仿者必將從碳關稅入手制定法律,來進一步對發(fā)展中國家進行經濟發(fā)展的限制。中國的出口貿易在不久后必將受到嚴峻考驗,某些出口商品畢竟因為其高額的碳關稅而不得不提高商品價格,導致的結果就是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喪失地位。
我們知道我國商品制造很大一部分在國際上是得不到認證和被認可的。在國際貿易發(fā)展迅速的今天,低碳是一個硬性的標準,我國的某些商品雖然已經達到了其規(guī)定的碳排放量標準。但我國的出口貿易仍然受到打擊,原因就是,西方國家設置的認證標準。這樣就把不達標的商品統統的排除在市場之外,中國的企業(yè)又開始將大量的資金、人力投入到了商品的認證中來(比如:國際質量體系認證,以及ISO的標準等)。這就使得商品的投資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下降。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個怪現象,只要西方國家提高某些標準,我國的企業(yè)就會一窩蜂的認證。忽略了最根本的技術不先進,再認證也會被擋在國際市場之外的最基本問題。
以上兩點一直是近年來我國貿易中不可逾越的障礙,那么要在低碳經濟國際化的形式下使得我國的貿易出口穩(wěn)固增長,把這些不利因素減到最小,應該考慮實施以下對策。
我們國家的產業(yè)結構在新的時期已經有了很大變化,產品貿易已逐漸轉變?yōu)橐詣趧蛰敵鲂唾Q易為主。但工業(yè)仍然是我國經濟建設發(fā)展的支柱,新時期,我國的工業(yè)化一直在尋求現代化的工業(yè)道路,即能耗低、排量小。這就要依托新的科學技術做改革的動力,增強企業(yè)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同時國家應該積極引導和支持優(yōu)先進行技術改造的企業(yè),限制、淘汰那些技術落后、污染嚴重的企業(yè)。防止盲目的建設和能源的浪費,把我國的產業(yè)結果和能源布局引向更加科學的健康發(fā)展道路。同時國家還要加大資金的投入,大力扶植當地的一些優(yōu)質企業(yè),從技術到設備上予以支持,增強企業(yè)的產品自主意識,幫助企業(yè)擺脫出口新產品的技術限制壁壘。此外,提高我國外出勞動服務人員的整體服務水平也是必要的。
當然企業(yè)自身更應該把長遠的發(fā)展作為目標,樹立環(huán)保意識,逐步的完成企業(yè)的升級改造,使其能源使用效率提高,排量減小。注重開發(fā)自主品牌,注重技術研發(fā),掌握核心技術,同時也要做好國外知識產權的注冊保護,才能在國際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
我國自從加入WTO后就一直積極參與多國的雙邊經濟合作。在此過程中,我國的經濟大國優(yōu)勢進一步的得到認同,國際聲望和地位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因此我國仍然要依托已經形成的良好國際環(huán)境,在世界性的進出口貿易中取得更多的話語權。通過認真的研讀和把握國際間的共同遵守的公約,通過國際對話的方式,進一步維護我國的貿易權利和利益,更多的是同西方發(fā)達的經濟體國家實現對話,使我國有一個更加寬松的國際貿易環(huán)境。
我國的低碳經濟理論的研究一直是落后的,這就使得自從英國提出碳交易之后我國有很長一段時間還沒認識到的根本原因。作為全球的第二大碳排放國,應該說我國的碳交易研究能提供最有效的數據。但是由于是西方國家最先提出來的概念,因此我們沒有話語權也是很正常的。我國應該把制定合理的碳排放作為研究的根本,根據我國能源布局和工業(yè)結構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只有在國內首先取得研究成果,再和國際間的研究對比,那么我們國家在未來的低碳經濟貿易中才能掌握先機,從而有碳交易的定價權利。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必將成為我國經濟發(fā)展和低碳經濟貿易在未來國際中的一個核心主題。只有通過自身的科技改造,才能使得我們的商品在國際市場中有認證權,有定價權。科技的發(fā)展并非一日之功,相對于現在的排放量,我國企業(yè)更應該積極地進行自身改造,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同時加大清潔能源的開發(fā)利用,如太陽能、風能、水能等的使用,也是我國減少碳排量的一個積極對策。
總之,低碳經濟的貿易壁壘存在,就是我國企業(yè)減排的目標和國際市場競爭的重要改革動力。我國的經濟貿易不能總是采取抗議或是向國際經濟貿易組織遞交一些草案來掩蓋我們經濟建設發(fā)展中存在的碳排放量高的問題。應該從如何調整國家的產業(yè)結構入手,仔細研究我國的能源分布和著手解決耗能高產出低的根本問題;注重加強相關的理論建設,為我國的貿易出口保駕護航;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大力發(fā)展清潔能源,引導企業(yè)走集約型的產業(yè)化道路。
最后我們也應該看到,碳排放量不僅僅是我們國家面臨的難題,也是世界范圍的難題。因此我們只有與國際同步,才能在未來的世界貿易中走得更遠。低碳經濟貿易,也必將是我國貿易中在未來國際貿易中占據重要地位的有力武器。
[1]陳柳欽.低碳經濟:國際發(fā)展動向與中國的行動[J].北京市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01).
[2]周芳.淺析低碳經濟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及對策[J].科技信息,2009(30).
[3]姜啟亮,吳勇.從發(fā)達國家經驗看中國低碳經濟實現路徑[J].改革與開放,2010(24).
[4]封媛嫄.經濟危機下新貿易保護主義盛行及應對措施[J].特區(qū)經濟,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