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靜 金正年
(銅陵市人民醫(yī)院,安徽銅陵244000)
開胸術后氧氣霧化吸入效果的觀察與護理
姚靜 金正年
(銅陵市人民醫(yī)院,安徽銅陵244000)
目的:觀察開胸術后氧氣霧化吸入的效果。方法將50例開胸術后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分別使用超聲霧化和氧氣霧化吸入療法,觀察兩組患者的排痰量和氧飽和度等指標并進行分析。結果兩組咳痰量、排痰總量、血氧飽和度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于開胸術后患者行氧氣霧化吸入療效優(yōu)于超聲霧化吸入法,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氧氣霧化;超聲霧化;排痰
全麻氣管插管開胸術后呼吸道黏膜受損,分泌物增多,痰液粘稠排除困難,易引起肺部感染及肺不張等并發(fā)癥。霧化吸入是臨床上用于濕化氣道,協(xié)助患者有效排痰,防治術后肺部并發(fā)癥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臨床護理中常見的一項護理操作技術,而實際應用霧化吸入時,常引起或加重低氧血癥,患者因不能耐受而拒絕治療。為保證開胸術后霧化吸入的療效,避免治療過程中低氧血癥的發(fā)生,減少術后并發(fā)癥,促進患者早日康復,我科自2009年開始采用氧氣霧化吸入法進行排痰治療,現(xiàn)將觀察結果報告如下。
2009年9月-2010年3月選擇開胸手術患者50例,男38例,女12例,年齡20歲-76歲,平均年齡60.7歲,術前均無咳嗽、咳痰及發(fā)熱等呼吸道癥狀,術后常規(guī)給予抗感染,吸氧、霧化吸入、營養(yǎng)支持等治療,住院時間15天-40天,平均21天。
將患者按照入院單雙號隨機分為兩組,兩組患者年齡、性別、診斷、手術指征、手術方式、排痰量、血氧飽和度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采用靜脈復合氣管插管吸入全麻。
超聲霧化組:選擇JWC-2B超聲霧化器,在霧化罐內加入0.9%NS20m l+慶大霉素8萬單位+a糜蛋白酶5mg+地塞米松5mg,連接各管道及噴嘴,并調節(jié)霧量呈中檔,囑病人作深呼吸。
氧氣霧化組:選擇太平洋醫(yī)材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QP70013型氧氣霧化瓶組加入0.9%NS5ml,其余藥物同前組,將氧氣霧化吸入面罩接上輸氧管,調節(jié)氧流量6-8L/min。
兩組均于術后第一天開始,每日兩次,每次15min,療程為5-7天。霧化吸入前向患者及家屬做好解釋工作,交待有關霧化吸入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項以取得合作。霧化時患者均取半臥位,床頭抬高30°-40°;訓練患者反復做深呼吸,使肺泡盡力張開,增強呼吸功能,使分泌物利于排出;霧化后協(xié)助患者翻身、叩背,促進排痰;記錄從霧化開始時至結束后2小時內的咳痰量及24小時排痰總量。根據(jù)觀察結果,對兩組病人在咳痰量、排痰總量、血氧飽和度方面的不同進行比較、分析。
兩組患者的咳痰量、排痰總量、血氧飽和度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表1、表2。
表1 兩組咳痰量、排痰總量比較(±s,m l)
表1 兩組咳痰量、排痰總量比較(±s,m l)
組別例數(shù)咳痰量排痰總量超聲霧化組25 19.400±2.849 80.600±4.852氧氣霧化組25 43.933±5.431 86.800±3.144 t值-15.494-4.153 p值<0.05<0.05
表2 兩組患者血氧飽和度變化分析、比較(x±s,%)
霧化吸入是臨床上經(jīng)常采用的一種治療手段,不僅可以稀釋痰液、促進排痰,還可以消除炎癥,解除支氣管痙攣,改善通氣。超聲霧化中霧化藥液通過超聲波聲能使藥液表面張力和慣性受到損壞,成為細微的霧滴噴出;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法是利用高速氧氣氣流通過霧化器使藥液形成微小霧粒,吸入后進入氣道深部,直接作用于細支氣管、肺泡,達到治療目的[1]。
3.1 兩組患者咳痰量、排痰總量比較分析 超聲霧化組在咳痰量、排痰總量上明顯少于氧氣霧化組。而不良反應明顯多于氧氣霧化組,分析原因:(1)超聲霧化過程中,患者常出現(xiàn)胸悶、氣促、紫紺、呼吸困難加重等不良反應而被迫終止霧化吸人,達不到應有的治療效果;氧氣霧化作用柔和持久,刺激性較小,舒適度較好,病人容易耐受。(2)氧氣霧化產(chǎn)生的霧粒直徑為2μm-4μm,小于超聲霧化微粒(直徑在5μm以上)[2],同時有氧氣作為動力,將霧化液吹入氣道,隨著患者的深吸氣,霧化液可進入小氣道,產(chǎn)生直接療效,促進痰液稀釋而排出。
3.2 兩組患者血氧飽和度比較分析 患者霧化后在血氧飽和度方面存在顯著差異,氧氣霧化吸入組SPO2明顯高于超聲霧化組。分析原因:(1)超聲霧化的水蒸氣含量大,水蒸氣可把氣體稀釋,使氧氣分壓降低,氧氣不能彌散到肺泡而造成患者缺氧[3]。超聲霧化吸入時噴出的霧氣具有一定的壓力,能排斥口腔周圍的空氣進入呼吸道,使吸入氣體的氧氣壓很低,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缺氧[4]。(2)氧氣霧化吸入時以氧氣為動力,霧化的同時,霧化吸入的同時還可以吸氧,能更好地改善通氣不足、缺氧狀況,降低肺動脈高壓[5]。
3.3 兩種霧化器使用方法的比較分析 超聲霧化器一個病區(qū)數(shù)量有限,不能專人專用,每次使用完畢,管道裝置均需清洗、消毒,方可再次使用,不但增加了護士工作量,還延長了工作時間,而且如儲水罐和螺紋管消毒不到位,很容易引起交叉感染;氧氣霧化器價格低,可一人一具,有利于減少院內交叉感染的機會,并且護士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病區(qū)內所有需要霧化吸入患者的操作,省時省力。
綜上所述,氧氣霧化吸入在排痰、糾正低氧血癥、增加病人舒適度、防止術后肺部感染等方面均優(yōu)于超聲霧化吸入,且經(jīng)濟衛(wèi)生,操作簡單,是一種更有效,更容易被患者接受的方法。在霧化吸入過程中,加強病情觀察和護理,可提高霧化吸入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促進患者的早日康復。
[1]孫家俊.霧化吸入萬托林治療毛細支氣管炎的觀察與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7,4(4):42.
[2]李弘,張智勇,花天放.不同方法霧化吸入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手術后血氣分析的影響[J].上海護理,2003,3(4):8-9.
[3]金鈺梅,張金花.持續(xù)超聲霧化吸入對球麻痹患者氧飽和度的影響及護理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8):626.
[4]劉志敏,王述平,李血冬,等.超聲霧化吸入效果的影響因素及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0,35(16):371-372.
[5]李京紅.三種霧化方式的比較[J].實用護理雜志,2001,17(4):10-11.
(責任編輯:朱友生)
R473.6
A
1671-752X(2011)01-0037-01
2010-11-24
姚靜(1977-),女,安徽銅陵人,銅陵市人民醫(yī)院心胸外科護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