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菊,遲立忠
優(yōu)秀射箭運動員競賽壓力認知評估影響因素
王清菊,遲立忠
采用情景腳本的方法探索運動員認知評估的可能影響因素。依據壓力—應對認知交互理論,總結以往的研究成果,提出3種可能的影響因素:壓力事件類型、教練員的態(tài)度和運動員的心理控制源,并進一步探討這3種因素如何影響運動員競技壓力認知評估。結果表明:(1)心理控制源不同的優(yōu)秀射箭運動員競技壓力認知評估存在差異;(2)不同壓力事件類型對優(yōu)秀射箭運動員認知評估的影響差異不顯著;(3)不同的教練員態(tài)度對優(yōu)秀射箭運動員的競賽壓力認知評估影響差異并不顯著,只有在失敗控制點上差異顯著。
優(yōu)秀射箭運動員;競賽壓力;認知評估;心理控制源
在競技運動高度發(fā)展的今天,比賽帶來的競爭性壓力使運動員經常處于高度的應激之中。面對頻繁出現(xiàn)的各種應激性事件,由于運動員之間的個體差異,他們所采取的態(tài)度也會有所不同。經??梢钥吹剑瑢τ谕瑯右环N運動事件,有的運動員能夠從容處理,有的運動員卻難以應對。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近年來,一些學者圍繞壓力環(huán)境下運動員的應對過程開展了許多研究工作,并在這一點上達成了共識,即運動員壓力應對過程中的認知評估的不同特征是導致運動員存在不同應對表現(xiàn)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關壓力應對中認知評估重要性的研究最早出現(xiàn)在非運動領域。Lazarus曾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研究,認為壓力反應程度取決于其評估與應對過程[1]。McCrae在相關研究綜述中也指出,應對策略(行為表現(xiàn))的一致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個體對于不同事件的相似性評估[2]。近期在運動領域圍繞壓力應對中認知因素的重要性也開展了一些相關研究。Mark H和Anshel B W認為[3],在運動環(huán)境下,對壓力事件的認知評估可以很好地預測應對策略。也有研究表明,挑戰(zhàn)性的評估與具有較大適應性應對策略的使用相關,而威脅性的評估與較少適應性的應對策略的使用相連[4]。也有不少研究從認知評估過程出發(fā),研究影響其認知評估過程的因素。
Rotter的社會學習理論是現(xiàn)代心理學中研究心理控制源的主要基礎,認為可以把人分為兩種類型[5]:如果個體將事件看作與自己的行為相關即為內控傾向的,如果個體認為事件是為外部力量所控制的即為外控傾向。心理學家長期以來均認為個體的內外控特質是其心理特性的一個重要因素,并對個體的行為有著很大的影響。一些研究考察了不同控制點的人在面臨應激事件時所采取的應對方式,發(fā)現(xiàn)內控與外控的個體評估結果存在著差異[6]。Vazquez對于面對加大風險時的認知研究表明[7],內控的人與外控的人對壓力的感知存在差異。可見個體的內外控傾向,使其對于事件的知覺歸因存在著差異。本研究從這點出發(fā),認為運動員的心理控制源個性(內控、外控)可能影響其對事件的認知評估。
國家射箭隊24名運動員,均為一級以上(一級,健將級,國際健將),男12人,女12人,平均年齡22.1歲,平均運動年限8.25年。得有效問卷24份。
采用情景腳本的方法進行研究,該方法源于情景判斷測驗。情景判斷測驗是組織管理心理學中常用的人事測評的一種方法,是通過模擬一些工作中實際發(fā)生或可能發(fā)生的情景,要求被試針對情景中的問題,對相應可能的幾種反應做出判斷的測驗[8]。
考慮到在特定壓力情景條件下研究壓力應對過程的重要性和情景判斷問卷法在考察特定情景下被試反應的諸多優(yōu)點,本研究決定采用此方法,界定各運動的不同組環(huán)境,將壓力事件及教練員的態(tài)度作為情景腳本的潛在變量,區(qū)分為不同的射箭運動環(huán)境腳本,并在實驗過程中要求運動員真實地進行認知評估。
本研究設計為3(壓力事件類型:結果、環(huán)數、動作)×2(運動員的心理控制源個性:內控、外控)×2(運動員感知的教練員的態(tài)度:積極、消極)的三因素設計。自變量為壓力事件類型、運動員的心理控制源個性、感知的教練員態(tài)度;因變量為運動員競賽壓力認知評估。所有被試參與所有情景的評估,主要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與相關分析的方法。
第一步:半結構化訪談。主要采用質的研究范式,采用半結構訪談提綱、程度評估量表,了解運動員比賽時(賽前、賽中或者賽后)的壓力經驗,搜集資料,歸納出比賽壓力事件主題。
第二步:編寫壓力句子及情景腳本。本步驟收集第一步研究所得結果的比賽壓力情景主題,依照各壓力事件主題編寫壓力句子,目的在于檢驗出不同類型比賽壓力主題中符合比賽壓力情景(同時具有積極與消極涵義)的句子,另一方面,確定在這些壓力事件下教練員經常出現(xiàn)的一些態(tài)度或者是行為表現(xiàn)。依據該實驗結果編寫情景腳本,作為第三步研究的研究工具。
第三步:測試被試競賽壓力認知評估的影響因素。采用心理控制源量表(SAR)[9],競賽壓力情景評估腳本(情景腳本、認知評估量表、影響因素評估量表、情緒反應量表、壓力應對策略量表)測試被試者在競技壓力情景中的認知評估情況,探索認知評估的影響因素。
根據比賽壓力包含有挑戰(zhàn)性/積極與威脅性/消極兩方面的意義,本研究采用T-test的方式,來比較問卷中句子含有挑戰(zhàn)/積極與威脅/消極兩者之間的差異,并選擇其中兩者沒有達到顯著差異的句子,以符合壓力同時具有積極與消極意義。另一方面,確定在這些壓力事件下教練員經常出現(xiàn)的一些態(tài)度或者是行為表現(xiàn)。結果得出符合條件的壓力句子分別是:比賽結果事件主題:T2,T3;環(huán)數事件主題:T5,T7;技術/動作事件主題:T9,T10(見表1)。
表1 競技壓力事件類型分層內容分析結果
根據要求,符合條件的運動員感知的教練員的消極態(tài)度包括:“非常的生氣”、“嚴厲的批評”以及“反復不停地指出動作上的問題”。積極態(tài)度包括“和藹地說:‘加油,沒關系’”、“提醒自己做出正確的動作”、“安慰自己說:‘沒關系,放開打,鎮(zhèn)定點’”(見表2)。
表2 運動員感知到的教練員的態(tài)度分析(M±SD)
結果得出,在成功控制點(SI)上,具有內控傾向的運動員14人,外控傾向的運動員10人;而對于失敗的控制點(FI),具有內控傾向的運動員8人,外控傾向的運動員16人。
2.4.1 成功控制點(SI)不同的運動員認知評估差異比較對成功控制點(SI)不同的運動員進行認知評估差異比較,結果可以看出(見表3),組內主效應差異顯著(P<0.05)。但認知評估與成功控制點的交互作用差異并不顯著。
表3 成功控制點(SI)不同的運動員認知評估差異比較
將性別作為協(xié)變量,進一步分析不同心理控制源運動員之間各情景下認知評估差異。結果表明,性別對于運動員認知評估沒有影響。
對不同心理控制源的運動員進行比較,結果得出,不同心理控制源運動員在一些情景中認知評估存在差異(見表4)。
表4 成功控制點不同的運動員之間認知評估差異比較(M±SD)
2.4.2 失敗控制點(FI)不同的運動員認知評估差異比較對失敗控制點(FI)不同的運動員進行認知評估比較,結果發(fā)現(xiàn),組內主效應差異顯著(P<0.05),即失敗控制點的運動員認知評估之間存在差異。但失敗的內外控運動員之間以及認知評估與失敗控制點的交互作用差異不顯著(見表5)。
表5 認知評估方差分析
對成功控制點(SI)不同的運動員壓力事件類型差異進行比較,結果發(fā)現(xiàn),組內主效應差異并不顯著(P>0.05),但事件類型與成功控制點的交互作用差異顯著(見表6)。
表6 成功控制點(SI)不同的運動員壓力事件類型差異比較
對失敗控制點(FI)不同的運動員壓力事件類型差異進行比較,結果發(fā)現(xiàn),組內主效應差異并不顯著(P>0.05),即失敗控制點運動員壓力事件類型影響程度評估之間差異不顯著。失敗內外控運動員之間以及失敗控制點與壓力事件類型之間交互作用差異也不顯著(P>0.05)。
2.6不同心理控制源的運動員感知的教練員態(tài)度差異比較
對成功控制點(SI)不同的被試感知的教練員態(tài)度差異進行比較,結果顯示,成功控制點運動員感知的教練員態(tài)度之間差異不顯著(P>0.05),成功內外控運動員之間以及運動員感知的教練員的態(tài)度與成功控制點的交互作用差異也不顯著(P>0.05)。
對失敗控制點(FI)不同的運動員感知的教練員態(tài)度差異比較,結果顯示,失敗控制點不同的運動員感知的教練員態(tài)度之間差異顯著(P<0.05),且感知的教練員的態(tài)度影響性與運動員失敗的控制點存在交互作用,但內外控運動員之間差異不顯著(見表7)。
表7 失敗控制點(FI)不同的運動員感知的教練員態(tài)度差異比較
以往研究指出,不同性別運動員在心理控制源上存在差異[10],而且不同性別的運動員在壓力認知評估上也差異顯著。本研究將性別作為協(xié)變量,研究心理控制源與認知評估的差異。結果表明,優(yōu)秀射箭運動員的性別對認知評估的影響差異不顯著;心理控制源對認知評估存在影響,內控傾向的優(yōu)秀射箭運動員認知評估比外控傾向的射箭運動員更為消極。
過往研究認為,內控者較外控者更能有效地處理應激事件[11-12],這一結論與上述結果并不矛盾。心理控制感對運動員在成功或者失敗情境下的歸因影響非常重要,有研究表明,對消極認知的不同控制感運動員采取適宜的歸因校正,能夠促使其產生積極的行為[13],而且體育運動有助于個體從外控轉為內控。這說明在運動過程中,面對應激情景,內控與外控傾向的運動員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合理的自我調整。
本研究發(fā)現(xiàn),不同壓力事件類型的認知評估間差異并不顯著。這一結論與前人研究結果并不相一致。Peter等[14]的研究結果指出,壓力源的不同影響了認知評估的改變。這表明對于不同的壓力事情,運動員可能產生不同的認知評估。本研究得出,不同的壓力事件對優(yōu)秀射箭運動員的壓力認知評估影響并不顯著。研究者認為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首先,與前人的研究立足點不同;其次,研究對象的主觀性較大,不能很好地區(qū)分事件類型的情景性;再者,本研究程序的復雜性也可能是導致結果不明晰的原因。
本研究得出,不同成功控制點運動員在壓力事件類型上以及不同失敗控制點的運動員在壓力事件類型上差異均不顯著。但是在不同成功控制點運動員壓力事件類型的分析中,研究發(fā)現(xiàn),壓力事件類型與成功控制點兩者存在交互作用(P<0.05),主要表現(xiàn)在成功外控與內控運動員在環(huán)數情景事件上差異顯著(F=5.730,P=0.026),內傾向的運動員成績表現(xiàn)更為突出,但受到的影響性較小。這一研究結果與賈思敏等[15]的研究相符。賈思敏等人研究不同任務難度(事件性質)對籃球運動員心理控制源的影響,發(fā)現(xiàn)任務難度對心理控制源不同的運動員影響不同,特別是對于外控傾向的運動員,這種影響隨著任務難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內控傾向的運動員受到的影響并不大。
本研究表明,運動員感知到的教練員態(tài)度對優(yōu)秀射箭運動員競賽壓力認知評估影響并不顯著,只有失敗控制點上表現(xiàn)出顯著的差異性。這表明教練員態(tài)度對優(yōu)秀射箭運動員在競賽比賽過程中的影響并不大。這與以前的一些研究并不一致。Nicholas等[16]的研究表明,教練員的信息表達方式(消極的,懲罰性的)影響了隊員壓力的感知,使其更容易產生一定的壓力。但也有一些研究顯示,教練員的態(tài)度表現(xiàn)對運動員的壓力應對影響并不大。Gould等[17]曾對美國運動損傷滑雪運動員進行調查,發(fā)現(xiàn)在康復階段,只有19%人報告獲得教練的支持,而62%的人報告說支持來自家庭以及朋友。另有研究從社會支持的角度指出[18],運動員需要獲得社會支持,而且社會支持能夠調節(jié)或者緩沖壓力對運動員的影響,感知到的教練員的支持能夠有效的調節(jié)壓力過程。
本研究借助半結構訪談法,采用情景腳本對優(yōu)秀射箭運動員競技壓力認知評估的有關影響因素進行了探討,得出以下結論:
(1)心理控制源不同的優(yōu)秀射箭運動員的競技壓力認知評估存在差異,主要表現(xiàn)為內控傾向運動員比外控傾向運動員在負向認知評估上更為消極;尤其是不同成功控制點的運動員認知評估之間也存在差異,即成功內控傾向的運動員比外控傾向的運動員更容易表現(xiàn)出威脅性/消極性評估;
(2)不同壓力事件類型對優(yōu)秀射箭運動員認知評估的影響差異不顯著。但是在不同成功控制點運動員壓力事件類型中,成功外控與內控運動員在環(huán)數情景事件上差異顯著,內傾向的運動員成績表現(xiàn)更為突出,受到的影響性較?。?/p>
(3)不同的教練員態(tài)度對優(yōu)秀射箭運動員的競賽壓力認知評估影響差異并不顯著,只有在失敗控制點上差異顯著。但存在一定的方向性,主要表現(xiàn)為:運動員認知評估越積極,感知教練員的態(tài)度影響越低,特別是在積極的教練員態(tài)度上,表現(xiàn)更為明顯。
[1]Lazarus R S.From psychological stress to the emotions:A history of changingoutlooks[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93,44:1-21.
[2]McCrae R R.Situational determinants of coping.In B.N.Carpenter.Personal coping:Theory,Research,and Application[M].New York:Pracger,1992:65-76.
[3]Mark H,Anshel B W.Personal and situational variables that describe coping with acute stress in competitive sport[J].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0,140(4):434-450.
[4]Skinner E A,Edge K,Altman J,et al.Searching for the structure of coping:A review and critique of category systems for classifying ways of coping[J].Psychological Bulletin,2003,129:216-269.
[5]楊杰,周游.運動員應對方式的因素特征與心理狀態(tài)的關系[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4,30(6):80-83.
[6]石林.控制感在應對過程中的作用[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4,18(3):208-211.
[7]VazquezEL.RiskPerception interaction in stressand copingfacingextreme[J].Envimnmental Management and Health,2001,12:122-133.
[8]唐素萍.情景判斷測驗的開發(fā)程序、構思效度及研究趨勢[J].心理科學進展,2004,12(1):199-125.
[9]祝蓓里.運動心理學原理與應用[M].上海:華東化工學院出版社,2003.
[10]郭春陽,趙成民.西安市中學生籃球運動員心理控制點類型的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4,21(1):111-114.
[11]Yirmiya N,Weiner B.Perceptions of controllability and anticipated anger[J].Cognitive Development,1986,1:271-280.
[12]Weiner B,Graham S,Chandle C.Pity,anger,and guilt:an attributional analysis[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1982,8:226-232.
[13]Hudley C,Britsch B,Wakefield W D,et al.The attribution retraining programtoreduce aggression in element school students[J].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1998,35:271-282.
[14]Peter R.Stress and copingduringthe transition touniversityfor first-year female athletes[J].The Sport Psychologist,2004,18:1-20.
[15]賈思敏,劉堯,宋書令.心理控制源與不同任務難度對籃球運動員操作技能的影響[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5,24(2):52-54.
[16]Nicholas L,Holt J M.Perceptions of stress and coping during preparations for the 1999 Women's Soccer World Cup finals[J].The Sport Psychologist,2002,16:251-271.
[17]Gould D,Udry E,Bridges D,et al.Coping with season-ending injuries[J].1997,11:379-399.
[18]Hardy C J,Crace R K.The dimension of social support when dealing withsportinjuries[M].Morgantown,WV:Fitne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1993:121-144.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gnitive Appraisals of Elite Archers in Competitive Situation
WANG Qingju,CHI Lizhong
(Division of Sport Psychology,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gnitive appraisal of elite archers by providing certain scenes.Based on stress-coping interaction theory,this paper offered three possible factors and explored how they affected elite archers'cognitive appraisal.The results were:First,the cognitive appraisal of elite archers under stress conditions was affected by locus of control;Second,different types of stressors had little effect on cognitive appraisals.Third,the coaches'attitude that archers perceived had little effect on cognitive appraisal.
elite archers;competitive stress;cognitive appraisal;locus of control
G 80-05
A
1005-0000(2011)02-0175-04
2010-06-11;
2011-02-21;錄用日期:2011-02-25
王清菊(1979-),女,河南南陽人,研究方向為運動心理學。通訊作者:遲立忠(1965-),男,黑龍江齊齊哈爾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運動心理學,E-mail:chilizh3804@163.com。
北京體育大學運動心理學教研室,北京1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