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餅怎么吃?
中秋節(jié),月餅是必不可少的。月餅是一種點心,月餅皮由面粉、糖、食用油等制成,肉、蛋黃等餡料的脂肪含量更高一些,而豆沙、蓮蓉等傳統(tǒng)月餅含淀粉、糖會多一些。
給孩子吃月餅時,如果一次吃太多,容易引起食欲不振、腹瀉、消化不良。因為孩子的消化系統(tǒng)發(fā)育還不夠健全,比較嬌嫩脆弱,難以承受過量的高糖,吃多了月餅就會引起消化不良,并影響食欲。所以,孩子吃月餅主要是控制數量,一次最好不要超過1/4個,吃的時候再給他喝些檸檬汁之類的飲料解膩,或者吃些蔬菜、水果。另外,肥胖的孩子更是不宜多吃月餅。
穿小鞋,容易引發(fā)甲溝炎
孩子的小腳丫長得快,要時時關注他的鞋子是不是小了,如果小了要及時更換,以防孩子患上甲溝炎。
孩子的腳趾本來就嬌嫩,再加上他們天性活潑好動,鞋子過小,會使腳指甲和附近的軟組織反復摩擦,造成甲溝隱形損傷。一旦碰上孩子免疫力低下的時候,就會產生甲溝炎。但家長有時候不能及時發(fā)現,直到孩子的腳指甲紅腫疼痛、化膿了才注意到。
除了穿小鞋外,孩子的指甲剪得過短或給孩子撕倒刺,也會引起甲溝的損傷,使細菌沿著傷口進入甲床,造成甲溝炎。
得了甲溝炎,最常見的是指甲一側的皮下組織紅腫、疼痛,有的可以自行消退,有的卻會迅速化膿。發(fā)炎的腳指甲或手指甲會有明顯的觸痛,一般不會形成全身癥狀,但如果不及時處理,可以形成慢性甲溝炎或慢性指骨骨髓炎,給治療帶來很多困難。
輕度的甲溝炎可以局部外用抗生素軟膏,如百多邦軟膏等,加上口服抗生素,癥狀會很快消退。
白露,穿衣“身不露”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比藗儠黠@地感覺到炎熱的夏天已過,而涼爽的秋天已經到來了。白露時節(jié),晝夜溫差大,早晚涼意逼人,要適時添加薄外套,而且就算午后比較燥熱,這時也不宜再穿暴露過多的盛夏服裝了,也就是說,穿衣最好要“身不露”。
每年公歷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大自然的陽氣在夏至達到頂點,到了白露,陰氣逐漸加重,清晨的露水隨之日益加厚,凝結成一層白白的水滴,所以稱之為白露。我國古代將白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二候元鳥歸,三候群鳥養(yǎng)羞。”說的是這個節(jié)氣是鴻雁與燕子等候鳥南飛避寒,百鳥開始貯存干果糧食以備過冬的時候,說明白露實際上是天氣轉涼的象征。有一句俗語: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意思是說處暑仍然很熱,每天須用一盆水洗澡,過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露體了,以免著涼。可見,白露節(jié)氣是真正的涼爽季節(jié)的開始,早晨、夜間涼意更濃,要給孩子多穿些衣服,避免呼吸道疾病的發(fā)生。
蚊蟲叮咬,小心感染!
孩子的皮膚比較柔嫩,被蚊蟲咬后由于瘙癢、難受,他會不自覺地用手抓撓,很容易使皮膚被抓破而引起感染。
皮膚抓破之后,局部組織又紅又硬,但孩子不發(fā)燒,說明是輕度感染,這時可使用百多邦、金霉素眼膏等藥物涂抹,以預防嚴重感染。局部皮膚又紅又硬一般表示感染后的膿腫還沒有成熟,這時千萬不要用手擠壓,擠壓容易讓細菌進入血液,引起敗血癥。要等到局部膿腫成熟之后再進行處理,成熟之后的膿腫一般軟軟的,表面可出現白色膿點,如果膿腫范圍不大,可以等它自己破潰吸收,如果膿腫范圍大,則需要找醫(yī)生穿刺引流處理。
如果感染較重,孩子常會出現發(fā)燒等全身癥狀。這時除了處理局部膿腫,還需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服用抗生素治療。如果叮咬處的紅腫在短時間內腫得很大,并且伴有發(fā)燒、寒戰(zhàn)的表現,一定要及時就診。
如果孩子是過敏體質,除了局部出現紅腫,還可能在蚊蟲沒有咬到的地方出現紅腫的包塊,而且癢感明顯,這往往是過敏反應,必要時可口服抗過敏制劑以減輕不適。
為防止孩子被蚊蟲叮咬后抓破皮膚,要及時幫他止癢,并時時提防他抓撓。局部瘙癢但沒有抓破時可用風油精、清涼油、爐甘石洗劑等外涂止癢,如果瘙癢嚴重,可以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局部用激素軟膏。
屁的含義
放屁與孩子的消化很有關系,你有沒有留意他放屁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