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宇,劉怡伶,潘柳吟
(柳州市人民醫(yī)院,廣西 柳州 545001)
腦梗死是指由于腦動脈供血障礙,導致腦組織缺血、缺氧而發(fā)生壞死,引起神經功能障礙的一種腦血管?。?]。該疾患多見于中老年人(45~70歲),發(fā)病機制為血栓形成或栓塞。2009年6月~2010年6月,我們采用間接免疫熒光法、免疫散射比濁法分別檢測60例早期老年腦梗死患者T淋巴細胞亞群(CD+3、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以期為老年腦梗死患者的早期診斷與治療提供依據。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我院收治的早期老年腦梗死患者60例(觀察組),男39例,女21例;年齡60~83(68.5 ±6.0)歲;病程 1 ~14(4.0 ±1.5)d。均符合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會議制定的腦梗死診斷標準[2],并經顱腦CT或MRI證實。另選60例老年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男32例,女28例;年齡60~84(65.0±6.5)歲。3周內未服用任何藥物,未患感染性疾病,既往均無嚴重心腦血管、肝、腎疾病史。兩組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
1.2 檢測方法 所有受試對象均于入院次日清晨或體檢當日9時前空腹抽取肘靜脈血5 ml,分注2管,肝素抗凝。T淋巴細胞亞群檢測:儀器為美國BD Facscalibur流式細胞儀,配套原裝試劑。CD3+、CD4+、CD8+單克隆抗體進行間接免疫熒光檢測,求得陽性百分率。免疫球蛋白檢測:采用免疫散射比濁法,嚴格按試劑盒說明書操作。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α =0.05。
兩組T淋巴細胞亞群、免疫球蛋白水平見表1。
表1 兩組T淋巴細胞亞群、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較(n=60,)
表1 兩組T淋巴細胞亞群、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較(n=60,)
檢測指標 觀察組 對照組 t值 P值CD+3(%)56.68 ±4.20 63.55 ±5.63 4.89 <0.01 CD+4(%) 31.28 ±2.85 36.62 ±5.20 4.50 <0.01 CD+8(%) 27.12 ±1.28 23.13 ±3.57 5.26 <0.01 CD+4/CD+8 1.21 ±0.12 1.85 ±0.23 12.34 <0.01 IgG(g/L) 9.65 ±3.06 13.20 ±4.55 3.24 <0.01 IgM(g/L) 1.58 ±0.36 0.98 ±0.21 7.20 <0.01 IgA(g/L)0.65 ±0.32 1.11 ±0.37 4.70 <0.01
免疫系統(tǒng)是機體自身保護的防御性結構,包括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T淋巴細胞在細胞介導的免疫調節(jié)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在機體正常功能狀態(tài)下,各淋巴細胞亞群相互作用,維持正常免疫功能。CD3+代表總T淋巴細胞,有輔助性T細胞和抑制性T細胞2個主要亞群;CD4+代表輔助性T細胞亞群,其主要功能為調節(jié)免疫反應的活性;CD8+代表抑制性T細胞亞群,能抑制B淋巴細胞產生抗體,抑制細胞毒性T細胞的殺傷功能。CD3+、CD4+、CD8+及CD4+/CD8+的水平高低可反映機體免疫系統(tǒng)內環(huán)境穩(wěn)定狀況,而T細胞亞群的數量和功能異常則導致機體免疫功能紊亂。傳統(tǒng)觀點認為,腦組織存在血腦屏障的隔離,可阻止T細胞亞群進入腦組織,是免疫反應的特殊部位[3]。但是神經—內分泌學說認為,神經系統(tǒng)對免疫反應具有雙向調節(jié)作用,即機體的免疫反應是在神經系統(tǒng)的調節(jié)下進行的,其活動狀態(tài)直接關系著免疫力的高低。免疫應答對神經系統(tǒng)也具有雙刃劍的作用,一方面發(fā)揮保護性作用,過度激活則可導致機體血管或臟器的損害。腦梗死發(fā)生后,機體的應激性反應導致CD+3、CD+4、CD+8水平變化,T淋巴細胞發(fā)生功能性紊亂,最終可導致兩種結果[4]:①參與創(chuàng)傷的修復,幫助機體清除病變,出現好的轉歸;②過度的免疫反應,使細胞或血管的損害加重,患者病情加重,出現不良的轉歸。本研究觀察組 CD+3、CD+4、CD+4/CD+8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CD+8水平高于對照組,提示老年腦梗死患者病變早期T細胞免疫功能異常,可能與腦梗死的發(fā)病及其進展有關。
體液免疫具有重要的免疫監(jiān)視與免疫防御作用,免疫球蛋白是免疫細胞激活后產生的主要免疫分子。腦組織缺血缺氧受損時,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紊亂,機體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本研究觀察組IgG、IgA水平低于對照組,說明其免疫功能低下;而IgM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印證了IgM是體液免疫最早出現的抗體[5],本研究結果與文獻報道基本一致。
總之,在老年腦梗死患者病變早期,可能是由于腦組織缺血缺氧受損,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紊亂,機體細胞免疫與體液免疫受到抑制,影響細胞免疫反應和抗體形成,從而使機體免疫功能降低,此可能是導致腦動脈血管壁損傷的原因之一。但是,免疫因素在腦梗死發(fā)病中的確切作用,還有待于進一步探討。在早期老年腦梗死患者的治療方面,適當增加免疫調節(jié)藥物提高細胞和體液免疫功能,可能有助于提高療效、縮短病程及改善預后。
[1]吳映曼,蔡毅.急性腦梗塞患者IL-6、IL-8和TNF-α的測定及臨床意義[J].中國熱帶醫(yī)學,2010,35(8):205-216.
[2]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1995)及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
[3]Zenclussen AC.Regulatory T cells in pregnancy[J].Springer Seminars Immunopathology,2006,28(1):46-51.
[4]Elmets CA,Larson K,Aurda G,et al.Inhibition of postbinding target cell lysis of lymphokind-induced enhancemtnt of human natural kill cell activity by in vitro exposure to ulrtaviolet B radiation[J].Cell Immunol,2007,104(25):47-51.
[5]韋海春.手足口病患兒血清心肌酶與免疫球蛋白水平變化及結果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08,5(35):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