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豐云 高亮
吞咽障礙是腦卒中患者常見的并發(fā)癥,急性腦卒中患者中約30% ~72%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功能障礙[2],盡早對其進行護理干預和功能訓練,可改善吞咽功能,促進疾病的康復。2009年3月至2010年9月,對我科收治腦卒中吞咽障礙的患者,制定了以吞咽障礙功能訓練為主的早期康復護理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9年3月至2010年9月住院的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共60例,隨機分為早期康復護理治療組30例(康復組)和常規(guī)護理治療組30例(對照組)??祻徒M30例,女20例,男10例,平均年齡(65.6±6.5)歲;對照組30例,女22例,男8例,平均年齡(64.1±7.6)歲。兩組病例在性別、年齡、病情程度、既往史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病例入選標準 ①腦卒中患者。②全部病例均經頭顱MRI/CT檢查證實。③全部病例均符合1995年全國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病會議制定的診斷標準[3]。④全部病例診斷明確、神志清楚、生命體征平穩(wěn)、神經學體征不再進展。⑤全部病例吞咽障礙診斷明確。
康復組的康復護理訓練方法:分為吞咽基礎訓練和攝食訓練。
2.1 吞咽基礎訓練 15例患者均接受吞咽基礎訓練,即不用食物、針對功能障礙的訓練。具體方法:①攝食-吞咽器官(口唇、頰部、舌、軟腭部、咀嚼肌、咽喉肌群等)的訓練;口唇張合:讓患者面對鏡子,獨立進行緊閉口唇的練習。此時麻痹一側會被拉至健康一側,患者可用自己的手保持正常位置。舌伸展不充分時,用紗布輕輕包住舌尖用力向外拉,然后讓患者往后收縮舌部,使舌部前后運動。②發(fā)聲、構音訓練;練習發(fā)元音,并且盡可能拉長時間;練習吹蠟燭。③誘發(fā)吞咽反射訓練;用冰過的棉棒接觸以前腭弓為中心,包括后腭弓、軟腭、腭弓、咽后壁及舌后部的刺激部位。④吞咽模式訓練;從鼻腔深吸一口氣,然后完全屏住呼吸。⑤呼吸強化及排痰訓練;按住墻壁或桌子,或兩手在胸前交叉用力推壓(pulling)。⑥低中頻率通電療法:為了維持或增強吞咽相關肌肉,經過皮膚進行電刺激。
2.2 攝食訓練[4]使用食物同時并用體位、食物形態(tài)等補償手段的訓練。①體位:讓患者半臥位或采取健側臥位,利用重力作用使食物主要集中在健側口腔,減少食物在癱瘓側的殘留,使吞咽較順利地完成。②食物的形態(tài):柔軟,密度及性狀均一;有適當?shù)恼扯?,不易松?通過口腔和咽部時容易變形;不易粘在黏膜上。③攝食入口量;使用“一口量”約3~4 ml,在給予食物時,讓患者想著“吞咽”的系列動作,將勺放置舌中部,把食物倒在舌上,鼓勵患者吞咽。為防止吞咽時食物誤入氣管,在進食時先囑患者吸足氣,吞咽后咳嗽一下,將肺中氣體排出,以噴出殘留在咽部的食物殘渣。④進食速度:速度應由慢開始,不宜過快,同時還要注意餐具選擇,觀察使用情況,盡量選用適宜、得心應手的餐具,有助于順利攝食。⑤進食時對舌肌麻痹致攪拌失靈者,可將食物團送至舌根部,隨之用匙輕壓舌根部,引起吞咽反射將食物吞下。對伴有面癱的患者食物從患側口角掉出來潴留在頰部,應讓患者用健側手持匙,把食團放在健側舌后部或健側頰部,或讓患者自己用手托下頜,使口唇合攏,舌稍縮回附著上腭,再進行咽下運動[5]。
2.3 吞咽訓練注意事項 ①吞咽訓練時應注意:空吞咽與進食吞咽交互進行,每次進食吞咽后應反復幾次空吞咽,使食物全部咽下,然后再進食。②患者情緒經常不穩(wěn)定,煩躁,易怒,不易合作,所以護士要把訓練方法、過程和轉歸告知患者及家屬,以取得配合并加強心理護理,整個吞咽訓練過程要吸引患者注意力,因患者注意力常不集中或注意時間很短,應用強烈、簡短、夸張性語言刺激,待注意力集中時,抓緊訓練。③早期攝食功能訓練,每周效果評價1次,共3周。④進食前后協(xié)助漱口,保持口腔清潔。
2.4 治療時間 康復組患者吞咽訓練觀察時間為3周。缺血性腦卒中的發(fā)病的當天,當患者意識清楚,對聽覺、視覺刺激的簡單指令能做出正確反應如吸吮、咀嚼等,而出血性腦卒中生命體征穩(wěn)定,神經系統(tǒng)癥狀不再惡化48 h后均可進行,每天在早、中、晚飯時根據(jù)上述訓練內容進行針對性的治療,每次治療時間30 min左右,把治療方法和注意事項告之并教會家屬,取得家屬協(xié)助治療。對照組的方法是按神經內科常規(guī)護理進行護理治療。
見表1。
表1 2組患者吞咽障礙康復訓練情況比較
經過上述治療,按以上吞咽評估標準,康復組治療后評分較治療前明顯改善,并且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吞咽功能障礙是腦卒中患者常見的并發(fā)癥,輕者影響營養(yǎng)攝入和發(fā)音,產發(fā)悲觀心理,致使生活質量下降;重者則造成嚴重營養(yǎng)不良、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死亡。有效的早期吞咽功能訓練,不但可加強患者吞咽功能恢復,同時也大大減少了并發(fā)癥,有效防止誤咽[6]。經過早期吞咽基礎訓練和攝食訓練的康復組我們發(fā)現(xiàn)效果有明顯改善,本組30例患者經過早期康復訓練后有效率達90%,肯定了早期進行康復攝食訓練的效果。說明及時合理的早期吞咽功能訓練可使患者更早恢復經口吞咽進食。由于患者腦卒中后發(fā)生了較大的心理變化,大多數(shù)患者會出現(xiàn)焦慮、抑郁和悲觀心理[7],因此,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很重要,我們應當讓患者知道經過治療和康復訓練后,各種功能障礙可得到最大的改善,大部分患者生活能自理,盡可能地爭取患者的信任與配合。同時早期進行吞咽功能訓練,還可防止咽下肌群發(fā)生廢用性萎縮[8],加強舌和咀嚼肌的運動,提高吞咽反射的靈活性,從而避免發(fā)生誤吸,防止肺部并發(fā)癥發(fā)生。
[1]大西幸子,孫啟良.腦卒中患者攝食―吞咽障礙的評價與訓練. 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1997,12(3):141-143.
[2]黃東鋒,丁明輝,陳少貞,等.急性腦卒中患者的功能特點與早期康復干預的標準.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01,23(5):273-274.
[3]全國腦血管病會議.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6):379.
[4]智建霞,崔欣.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早期康復訓練的意義中華現(xiàn)代護理學雜志,2009,6(7) :595-597.
[5]汪潔.神經源性吞咽功能障礙的評價.中國康復學醫(yī)志,1996,46(11):38-41.
[6]張志紅.腦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礙的康復訓練效果觀察 中外健康文摘,2010,26(1):41.
[7]大西幸子,孫啟良.腦卒中患者攝食-吞咽障礙的評價與訓練.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1997,12(3):142.
[8]周惠娥,張盤德,張薇豐.異化技術治療延髓麻痹吞咽障礙的臨床觀察.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05,20(3):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