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步林 李立安
黑花生是目前世界上稀有、奇特、優(yōu)質(zhì)的營養(yǎng)保健型花生新品種。富含高蛋白、高精氨酸、高硒、高鉀、高黑色素,具有防治癌癥、保護肝臟、保護心肌健康,防止心腦血管病、增強人體免疫力、延緩衰老等功效,在保健食品及醫(yī)療食品等方面具有廣闊應用前景,是一種很有發(fā)展前途的黑色食品。2010年我鎮(zhèn)從南充市農(nóng)科所引進黑花生品種天府10號進行示范種植20畝,平均畝產(chǎn)為353kg,畝產(chǎn)值達3 500元以上,經(jīng)濟效益顯著。其種植技術(shù)要點為:
選土層深厚,排灌良好,pH5.5~7.2的沙土、沙壤土或壤土種植。最好不要選擇粘土和粘壤土種植,否則不利于花生下針。
當土壤播種層溫度穩(wěn)定在12℃以上時即可播種。我地在3月上旬至5月上旬均可種植。
播前帶殼曬種l~2天,增加酶活性,提高吸水力,促進發(fā)芽。應隨剝隨播,避免過早剝殼使種子吸水受潮,被病菌感染或機械損傷。剝殼后把秕粒、小粒、破種粒、感染病蟲害的種子揀出,將其余的分為大、小兩級種子,分級播種。播前用50%多菌靈、根瘤菌劑和鉬肥拌種。
花生是深根作物,適當加深耕作層,有利于提高其產(chǎn)量和品質(zhì)。播種前15天,每畝用90%草甘磷700g對水噴施土壤,整地深度以14~17cm為宜,要求土壤疏松、細碎、濕潤。
地膜覆蓋按80cm寬開施肥溝,溝寬13.3cm、深26~30cm,溝內(nèi)均勻施足底肥,底肥每畝施用2000~2500kg腐熟有機肥、30kg鉀肥、30kg磷肥、20kg氮肥、50kg過磷酸鈣作為基肥。接著起土作壟,在相鄰的2條施肥中間開溝,溝寬16~20cm、深(壟高)10cm,將溝中土壤起于施肥溝內(nèi)作壟,壟面細整平或者呈“瓦背型”,形成16~20cm寬的壟溝和60~63cm的壟面。壟作好后,每畝用5kg5%辛·硫磷或5%毒死蜱等藥劑播前撒施,防治地下害蟲和鳥獸危害。
每畝用種量9~10kg,密度9 000穴。條播,每壟種2行,壟面上行距26.6~30cm,窩距26.6~33.3cm,既能做到種肥隔離,又可防止下“漂針”。每窩播種2~3粒,然后蓋細土3cm左右。
播種后應在起畦后趁墑進行覆膜,務必使膜緊貼畦面,并用泥土將膜四周壓緊。
膜上沒有蓋土的,要及時開膜放苗和蓋土引苗。開膜放苗要在花生頂土時進行,膜口長4.5~5cm,開膜后隨即抓一把濕土蓋在其上,土厚3~4cm,膜口要蓋嚴,保墑引苗出土;膜上已蓋土的,花生出苗后要隨時摳出壓在膜下的側(cè)枝,避免灼傷,促其早生快發(fā)。
生長期主要是抗旱排澇防爛果,控制徒長保穩(wěn)花,治蟲保果奪豐收,防病保葉促果飽。對長勢過旺的田塊,在盛花期末畝用15%多效唑30g左右對水50kg噴霧以控制徒長;6月下旬至7月上旬,畝用磷酸二氫鉀150~200g或過磷酸鈣2.5kg、草木灰3kg分別浸泡1晝夜,取其清夜對水50kg,加尿素0.5~1kg、50%多菌靈50g噴灑葉片,進行根外追肥。
花生苗期可用5%井岡霉素水劑2 000倍液噴霧,防治立枯病。對傳播病毒的蚜蟲,當蚜株率達到5%~10%時,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 000倍液或40%樂果乳劑1 000~1 500倍液噴霧防治。對褐斑病、黑斑病、炭疽病等,發(fā)病初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10天噴1次,連噴3次。在生長期葉子變黃時,要及時檢查根部,發(fā)現(xiàn)根腐病可每畝用根腐靈50g對水15kg噴灑3~5次。
植株中下部葉片正常脫落,種皮呈現(xiàn)粉紅色時即可收獲。收獲后及時曬干,以防止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