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園藝學報》2020年第8期《土壤質地和砧木對蘋果根際微生物功能多樣性及其碳源利用的影響》(作者徐龍曉等)報道,以分別栽培于砂壤土、壤土和黏壤土,砧木為八棱海棠和平邑甜茶的2年生盆栽紅富士蘋果幼樹根際土為試材,分析根際和未栽植果樹的非根際土壤細菌16S rRNA基因拷貝數(shù)、細菌根際效應、微生物群落代謝活性、功能多樣性及其碳源利用類型等。
結果表明,根際和非根際土壤細菌的拷貝數(shù)、微生物群落代謝活性以及功能多樣性指數(shù)均是黏壤土>壤土>砂壤土、平邑甜茶根際土>八棱海棠根際土、根際土>非根際土。兩種砧木的細菌根際效應均是在砂壤土最大,黏壤土最??;砂壤土中的細菌豐度受砧木的影響最大。根際和非根際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能力均是黏壤土>壤土>砂壤土;根際微生物群落對酚酸和羧酸類碳源的利用能力顯著高于非根際;八棱海棠根際微生物群落對羧酸類碳源的利用能力在砂壤土中最高、在黏壤土中最低,平邑甜茶根際微生物群落正相反。根際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類型因土壤質地而異,在砂壤土中主要利用氨基酸類,其次是碳水化合物和羧酸類;在壤土中主要利用碳水化合物,其次是多聚物類和氨基酸類;在黏壤土中主要利用多聚物類,其次是氨基酸類和碳水化合物。主成分分析顯示,土壤質地使根際微生物群落類型分離,而兩種砧木的根際微生物群落在同一質地土壤下聚集在一起,即蘋果根際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類型更易受到土壤質地影響,而砧木差異所帶來的影響較小。(王世明/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