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金鳳,吳阿鳳,許耀玲
高血壓是臨床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是許多嚴重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礎與重要的危險因素。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到來,老年高血壓發(fā)病患者明顯增多。老年高血壓在發(fā)病機制、臨床表現(xiàn)、治療與預后等方面具有某些特殊性,老年高血壓的防治日益受到重視。臨床實踐證明,單純的藥物治療從有效率和遠期療效看,難以令人滿意。因此,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護理不僅要從疾病觀察、癥狀治療護理,而且還要重視對患者的心理了解,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護理,體現(xiàn)人性化護理。
1.1 單純收縮期高血壓 老年人隨年齡增長,大動脈中層彈力纖維減少,膠原含量增多,中層鈣質沉著,內膜纖維斑塊形成,使動脈管腔變窄,血管硬度增高,彈性下降,使收縮期血液流入時的壓力增高;主動脈硬化,動脈系統(tǒng)內的血容量得不到緩沖,且大動脈順應性減退,均可導致收縮壓升高。單純收縮期高血壓可使病死率及心腦血管發(fā)病率增加2~4倍。
1.2 脈壓增大,晨峰現(xiàn)象與血壓晝夜節(jié)律消失 老年人由于單純收縮期高血壓而導致脈壓增大,近年來研究證實,收縮壓升高與脈壓增大對高血壓預后的影響遠大于舒張壓升高,而晨老年高血壓患者更易發(fā)生心腦腎等重要靶器官損害。
1.3 血壓波動大,易發(fā)生直立性低血壓 由于壓力感受器敏感性減退,順應性下降,造成季節(jié)、體位變化時血壓較大幅度波動。收縮壓尤為明顯,在變動體位時,可發(fā)生頭暈甚至跌倒,通常此時收縮壓下降可超過20mmHg(1mmHg=0.133kPa)。在急劇血壓波動時易發(fā)生猝死。
1.4 易并發(fā)心腦血管疾患 老年人易合并糖尿病、高尿酸血癥、高脂血癥,存在多種心腦血管危險因素,動脈硬化進展快,常見腦出血、腦梗死、心肌梗死、腎功能不全。所以,選擇降壓劑較復雜。
1.5 具有低腎素及高容量的特點 隨著年齡的增長,血漿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水平下降,同時又具有高容量、高心搏出量的特點。所以利尿劑及鈣離子拮抗劑對老年高血壓治療較其他種類降壓藥物效果好。
護理人員應和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了解患者一般情況如家庭狀況、生活習慣、性格情趣,可針對性的給予健康教育指導。高血壓屬心身疾病,當機體長期處于精神緊張、勞累,均可造成大腦皮質興奮和抑制失調,使皮質下血管舒縮中樞功能紊亂,導致持久的縮血管神經活動占優(yōu)勢,引起全身小動脈收縮,血壓升高。護理人員對患者要進行耐心細致的心理疏導護理,特別是對易激動、性情暴躁的患者,指導患者注意性格塑造,加強修養(yǎng),保持情緒穩(wěn)定,心境平和,避免情緒激動或過度緊張,遇事沉著冷靜。老年患者隨時控制自己的情緒,別為小事生氣,緊張時深呼吸?!赌獝栏琛防镎f得好"莫要惱,莫要惱,煩惱之人容易老。粗布衣,菜飯飽,這個快活那里討"。
3.1 飲食指導 控制熱量的攝入。熱量攝入過多會加重心臟的負擔,主張少食多餐??刂浦緮z入,攝入過多脂肪容易轉變?yōu)槟懝檀?,使血小板凝聚形成血栓而發(fā)生卒中??刂剖雏}攝入量。食鹽攝入過多要引起體內水鈉潴留從而增高血壓,WHO建議高血壓患者每日食鹽攝入量不超過6g。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飲食中應增加粗纖維食物攝入,預防便秘。
3.2 生活方式 應保持適度運動,勞逸結合,避免經常處于緊張狀態(tài)。可以適度參加體力活動,如散步、太極拳等。有氧運動能調節(jié)血管的張力,降低血管緊張度,改善大動脈順應性及解除微血管痙攣,使血壓、血脂有所降低。高血壓患者應戒煙限酒,避免勞累,保持充足睡眠,提高睡眠質量。避免情緒激動及過度緊張、焦慮,指導患者如有較大精神壓力時要學會學些壓力,如向他人傾訴等方式。
3.3 用藥指導 告知患者及家屬服用降壓藥物的名稱、劑量、用法及不良反應。告知患者服用藥物必須遵從醫(yī)囑,按時服用,不可隨意增減藥量或突然停藥,并做好終身服藥的準備。告知患者服用降壓藥期間改變體位時動作宜緩慢,以免血壓驟降,引起暈厥而發(fā)生意外。
3.4 出院指導 患者即將出院時,責任護士對高血壓的健康知識進行評估,對患者不清楚的問題進行再次講解、重點介紹防止復發(fā)的事項,加強隨訪[1]。鼓勵患者自備血壓計,每天測量血壓 (定時間、定部位、定體位、定血壓計),告知患者一旦血壓升高或出現(xiàn)頭痛、頭暈、頭脹等癥狀時,應臥床休息并及時就醫(yī)??傊哐獕旱淖o理本著三結合的方式即心理護理幫助患者平穩(wěn)情緒注重心理,保持一種平和的健康心態(tài),幫助患者了解高血壓的知識,合理安排生活,注意勞逸結合,定期測量血壓,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堅持定時定量吃藥,高血壓就能控制的。
1 魏紅霞.原發(fā)性高血壓的護理分析[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1,19(8):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