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瑩
(武漢科技大學 外國語學院,湖北 武漢 430081)
美國大學生英語演講詞的人際意義分析
黃瑩
(武漢科技大學 外國語學院,湖北 武漢 430081)
本文以美國大學生英語演講比賽的講稿作為語料,根據(jù)Halliday系統(tǒng)功能語法中人際功能的理論框架,從語氣和情態(tài)意義兩個方面進行人際意義分析,探討大學生演講比賽演講詞的語言特點,人際意義實現(xiàn)的手段及達到的效果。
演講詞;人際意義;語氣;情態(tài)
演講作為一種強有力的溝通手段,在人類的社會生活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在生活中,演講中無處不在,如在政治活動中,科研活動中,商務活動中等等都會有各種各樣的演講。大到總統(tǒng)的就職演說,小至簡短的自我介紹。大學生英語演講比賽可以充分展示當代大學生的演講技能和英語水平。成功的演講詞,不僅能有效地傳達演講者想要表達的信息,吸引聽眾的注意力,還能展示演講者的信心和決心,讓聽眾產(chǎn)生共鳴,最終達到說服聽眾采取演講者所希望采取的行動的目的。反之,不成功的演講詞不僅對聽眾影響甚微,還可能產(chǎn)生演講者不希望看到的負面影響。
Halliday的三大純理功能為分析演講者與聽眾的互動提供了理論依據(jù),韓禮德(M.A.K.Halliday)的功能語法理論認為語言具有反映話語范圍的概念功能,反映話語基調(diào)的人際功能和具有把表達上述兩種功能的各種信息組合成連貫語篇的語篇功能。三種功能在語言中的體現(xiàn)形式,具體地說,就是概念功能與及物系統(tǒng),人際功能與語氣系統(tǒng)和情態(tài)系統(tǒng),語篇功能與信息結(jié)構(gòu)和主位結(jié)構(gòu)之間的關系。從語言學角度來看,演講不僅包含豐富的信息,而且蘊含著豐富的人際意義。因為演講有明確的目的,它是為了闡明一個事實,提供一種見解,分析一個事物或是說服一個群體。
本文試圖根據(jù)Halliday系統(tǒng)功能語法中人際功能的理論框架,以一篇美國大學生英語演講比賽的獲獎演講詞作為語料,圍繞語氣和情態(tài)兩個方面分析人際意義,探討大學生演講詞的語言特點,揭示演講者和聽眾在交際過程中如何實現(xiàn)人際意義。
語言的人際意義來自于功能語法中對語言元功能的劃分。在Halliday(1994)系統(tǒng)功能語法中,人際功能是語言的三大純理功能之一。人際功能指的是人們用語言來和其他人交往,用語言來建立和保持人際關系,用語言來影響別人的行為,同時也用語言來表達對世界的看法甚至改變世界,是說話人和話語接受者之間的互動關系,以及說話人對其所說或所寫的內(nèi)容的態(tài)度。這一功能使發(fā)話者參與到某一情景語境中,表達他的態(tài)度和推斷,并試圖影響他人的態(tài)度和行為。另外,此功能還表示與情景有關的角色關系,包括交際角色關系,即發(fā)話者或受話者在交際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之間的關系。小句、語氣和情態(tài)意義是研究人際意義的三種重要手段。人際功能理論為我們詮釋演講語篇體裁的人際意義和交際過程中所體現(xiàn)的交際雙方的社會關系及其反映的社會現(xiàn)象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jù)。
本文的語料來自于美國大學生演講協(xié)會組織的林肯獎演講比賽,此篇演講詞作者獲得決賽第一名。來自各個大學的學生選擇不同的題目進行演講,論述內(nèi)容涉及政治,經(jīng)濟,社會,校園,個人生活等各個方面。演講比賽的演講和一般的政治演說是有區(qū)別的。政治演說是有強烈的目的,或宣傳某個觀點,或揭露某種現(xiàn)象;而演講比賽雖也闡述觀點,但主要目的是表現(xiàn)自己的演講技能。演講比賽的演講要求更高,不僅要求內(nèi)容新穎,構(gòu)思獨特;而且在演講技術(shù)方面要自始至終地抓住聽眾,打動聽眾,征服聽眾,給聽眾留下深刻的印象。本文在內(nèi)容和演講技術(shù)上都做的很好。本文的主題是關于醫(yī)學界的剖腹產(chǎn)熱,討論如何降低美國高剖腹產(chǎn)率。立意新穎且關注社會問題,尤其是一位男性來演講這個內(nèi)容,是評委和其他選手意想不到的。本文以理性分析,邏輯性論述牢牢抓住聽眾,演講者采用了傳統(tǒng)的邏輯模式:原因——后果——解決方法并且使用銜接性,過渡性強的導語。本文將從語氣和情態(tài)兩個方面分析這篇演講詞的人際意義,實現(xiàn)手段和達到的效果。
(一)語氣
系統(tǒng)功能語法認為,在人們的交際中,無論交際角色如何變化,他們的基本任務只不過是給予 (giving)和需求(demanding)。交際中的交流物是物品和服務 (goods and service)或信息(information)。因此,交際過程形成四種主要的言語功能:提供、命令、陳述和提問。從語法結(jié)構(gòu)上看,陳述、提問和命令分別由主要陳述句、疑問句和祈使句來完成;提供是例外,可由不同的句式來表達。在交際過程中,發(fā)話者通過對不同小句類型的選擇,為自己在交際中選擇角色,同時給受話者選擇相應角色留有余地,共同完成交際任務。
語氣由主語和限定成分 (finite)構(gòu)成,是小句進行交際(exchange)的關鍵。因此,語氣是交際的核心,剩余部分包括謂語動詞、附加語和補語。主語代表一個實體,這個實體是發(fā)話人在小句中要表達的主題。限定成分是對主題進行的有效限制。主語和限定成分的位置決定語氣的信息。一般情況下,如果主語位于限定成分之前,這個句子就是陳述句語氣。如果主語位于限定成分之后,那么這個句子就是疑問句語氣。如果句子沒有主語和限定成分,那么該句子被認為是祈使句。
演講詞的引言段除了要吸引讀者外,重要的是闡明全文的主題思想,提示讀者演講者準備從哪幾方面論述(Hairston,M.,1999:181)。演講者以問題開頭:“Here’s a trivial question for you.What do Julius Caesar,Shakespeare’s MacDuff,and I,Trevor Giles,have in common?Not much,right?”這兩個問題,聽眾覺得意外,也弄不懂演講者問題的答案。演講者接著自己給出答案:“But we all started our lives in the same way.We were all brought into this world by a Caesarean section.”聽眾馬上恍然大悟。從語氣上來講,這是個設問句。開頭的問題不僅新奇而且自然引出演講的主題和目的。演講者通過提問抓住聽眾注意力,促使聽眾對演講者的話題感興趣并通過自答使聽眾接受演講主題。接下來演講者列舉了多組數(shù)據(jù),包含數(shù)據(jù)的陳述句使聽眾意識到一個嚴重的社會現(xiàn)象:剖腹產(chǎn)率逐年激增。(“an increase of over 300%in just 20 years.”)聽眾接受這個演講主題后,演講者介紹將要討論的三個問題。本文的引言段共12個小句,其中只有2個疑問句。小句的分布情況是:主要使用陳述句,極少出現(xiàn)祈使句和疑問句,這表明演講者主要通過使用陳述句來給聽眾提供足夠的信息,使聽眾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主體部分是分析問題的原因及其嚴重性。演講者引用了權(quán)威人士Dr.Edward E.Cragin的論斷,University of Cincinnati的研究結(jié)論和《美國醫(yī)學學會會刊》的研究報告。這部分共17個小句,其中16個陳述句,僅有1個疑問句。陳述句表明演講者對這些信息是經(jīng)過詳細了解后確認的,無須置疑。陳述句中含有權(quán)威人士,大學研究機構(gòu)和醫(yī)學學刊并列舉多個數(shù)據(jù)。多個陳述句的使用極好的達到說服聽眾的功能,使聽眾認識到剖腹產(chǎn)率高的嚴重后果。解決問題部分一共14個小句,全是陳述句。此部分需要演講者說服聽眾做出行動,祈使句能起到請求、號召、呼吁的作用,但本文中演講者沒有使用祈使句,而全部使用陳述句,表明演講者不空喊口號,而是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演講稿的結(jié)尾非常重要,應該簡短有力地總結(jié)演講者觀點,并且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本文演講者在結(jié)尾段第一句使用兩次“I”,第一人稱“I”表明演講者的個人經(jīng)歷和個人態(tài)度,這能有效地打動聽眾,并且有親切感。最后一句是祈使句:“Let’s take that knife,cure those wounds,and restore that hope,by returning the birth of children back to where it belongs:with nature.”“l(fā)et’s”包含演講者和聽眾,拉近兩者距離并表明要解決剖腹產(chǎn)率居高不下需要我們每個人的關注和努力。
(二)情態(tài)
Halliday把情態(tài)意義分為情態(tài) (modalization)和意態(tài)(modulation)。當交換物是信息時,情態(tài)涉及的是命題,表達不同量值的概率(possible,probably,certainly)和表達不同量值的頻率(sometimes,usually,always),是發(fā)話者表達對命題的可信度,如武斷、拒絕、猜測和懷疑等。當交換物是商品與服務時,意態(tài)涉及的是提議。此時,意義的歸一度表現(xiàn)為規(guī)定和禁止,可能性則介于兩者之間。其中,量值表現(xiàn)為發(fā)話人對行為和事件不同程度的義務(obligation)和意愿(willingness)。情態(tài)的程度和范圍揭示的是對某一主題有效性的肯定程度或?qū)?zhí)行命令的人所施加的壓力。
在主體部分(分析問題原因和嚴重性),演講者極少使用情態(tài),而多是事實性陳述。此部分重在真實性,客觀性。在解決問題部分的14個小句中演講者用了9個情態(tài)詞,其中7個must和2個should?!癕ust”and“should”都是情態(tài)量值高的詞。高情態(tài)量值詞的選擇表明演講者對所提出解決方案的態(tài)度。為解、,準父母都要付出極大的關注并做出相應的對策。剖腹產(chǎn)這個手術(shù)助產(chǎn)手段的使用會對產(chǎn)婦和嬰兒產(chǎn)生很多并發(fā)癥,甚至危及產(chǎn)婦和嬰兒的生命。孩子是國家的未來,母親和兒童的健康對整個社會有深遠的影響。鑒于這個社會問題的嚴重性和緊迫性,演講者沒有選用情態(tài)量值低的“may,might,possible”而選用“must,should”突出問題的緊迫性。
(一)此演講詞的語氣特點:小句多用陳述句,疑問句和祈使句很少。陳述句的使用突出本演講詞的理性的分析,以達到以客觀事實說服聽眾的目的。開頭的疑問句起到引起聽眾興趣和導出演講詞主題的目的,結(jié)尾段的祈使句是希望聽眾認識剖腹產(chǎn)率高的嚴重性和呼吁聽眾立即采取有效地行動。
(二)本演講詞的情態(tài)特點:引言段和分析高剖腹產(chǎn)率原因部分沒有使用情態(tài),基本是事實性陳述。演講者在提出解決方案時集中使用情態(tài),并且都是高情態(tài)量值詞 “must”和“should”。高情態(tài)量值詞的集中使用表明演講者的態(tài)度:剖腹產(chǎn)率的降低需要醫(yī)生,政府部門和準父母們的理解和協(xié)同合作。
我國每年也舉行全國大學生英語演講比賽,通過比賽我國大學生的演講技能和英語水平有很大的提高,但中國大學生的演講詞存在很多問題。本文以美國大學生演講詞為語料,分析語氣和情態(tài)特點及要達到的效果,有助于中國大學生更好地掌握公眾演講語篇的寫作技巧和提高他們對公眾演講的欣賞水平。
(注:本文系2010年武漢科技大學青年科技骨干培養(yǎng)計劃基金項目“中美大學生英語演講詞的人際意義研究”,項目編號:2010xz044)
[1]Thompson,G.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 Limited,1994.
[2]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 Limited,1994.
[3]Hairston,M.,Ruszkiewicz,John&Friend Christy.The Scott Foresm an Hand book f or Writers(5th ed.)[M].Addison-Wesley Educational Publishers Inc.,1999.
[4]胡壯麟.功能主義縱橫談[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5]李戰(zhàn)子.話語的人際意義研究[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