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萍,劉國利
(牡丹江公路橋梁建設有限責任公司)
檢查是否已經清淤、清場,清淤是否徹底,有無軟土地基。具體包含:認真清除地表不良土質,疏通路基兩側的縱、橫向排水系統(tǒng);選用適宜的填料;摸清土的含水量與土的性質之間的關系;選擇合適的壓實機具;確定最佳松鋪厚度和碾壓遍數。
我區(qū)地質情況比較復雜,要求路基現(xiàn)場施工人員有比較好的綜合素質,能夠現(xiàn)場應對各種不平衡報價所產生的項目。
清除表層不良土層應在地表疏干后,地基土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時進行。水文地質不良和濕軟地段,要視實際情況對是鋪≥30 cm厚砂礫還是作局部換填處理作出正確的決定。填高或挖深不足20 cm的,應翻松30~50 cm并分層整形壓實。
首先應根據壓實機具確定壓實厚度,然后應水平由最底處開始分層施工。施工時若不控制層厚,壓實機具無法振動深層,預壓沉降量無法預計,尤其我區(qū)大部分路網工程為舊路改建工程,若施工不當,導致新舊路基沉降差異大,受力不均,最終造成路面網裂,水泥路面斷板。
壓路機碾壓過程也是一個極易被施工人員忽視的問題,機手往往嫌此項工作枯燥、單一無味,且容易誤認為該工序無關緊要,很難做到“先輕后重、先邊后中、先慢后快”原則。
也有可能會造成路基的沉降,從而影響路基的穩(wěn)定性,甚至破壞整個路面結構。況且若是路拱不好,無法保證路基排水,一經雨水浸泡,整道工序也前功盡棄。質量和進度都要受到影響。
壓實度檢測是檢驗路基壓實的重要手段。只有分層控制填土的壓實度才能保證全深度范圍內的壓實質量。施工單位自檢人員應按規(guī)定頻率檢查各層的壓實度。規(guī)范規(guī)定每2 000m2抽檢4處,施工單位往往感覺工作量偏大而減少自檢頻率,造成壓實不足處漏檢,為工程埋下質量隱患,這是萬萬不可取的。
此外,監(jiān)理單位也要加大對薄弱地點如路基邊緣、填挖結合處、施工結合處的抽檢力度,必要時可增加檢查點數,以防止壓實不足處漏檢。
土的含水量對壓實效果的影響比較明顯。取土場取用的土一般含水量較大,承包人往往用加大壓實功能的方法來提高土的密實度是不經濟的。若土的含水量過大,此時增大壓實功能會就出現(xiàn)“彈簧”現(xiàn)象,必須進行重新處理。這就是說不能單純用增大壓實功能來提高土的密實度。
試驗證明,當填土含水量與最佳含水量相差在±2%以內時碾壓效果最好。否則采用挖松晾曬或灑水的方法使含水量接近至最佳含水量,再進行碾壓。
路基填筑時,不同性質的土標干和最佳含水量均不相同,應分別填筑,不得混填。同類填料累計厚度不宜超過0.5 m。對于不連續(xù)作業(yè)的工作段,銜接處應按1∶1坡度分層留臺階,若為同時填的兩個地段,則應分層交錯銜接,且搭接長度不得小于2 m,以免造成路基開裂。
無論挖方或填方,現(xiàn)場施工均應采取臨時排水措施,將影響路基穩(wěn)定的地面水進行攔截,并排除到路基范圍之外,防止漫流、聚積和下滲,以保持路基能經常處于干燥、堅固和穩(wěn)定狀態(tài)。對于影響路基穩(wěn)定的地下水,應予以截斷,疏干、降低水位,并引導到路基范圍之外。
路基施工中,需要經常檢查施工控制樁,發(fā)現(xiàn)樁被碰倒或丟失時應及時補上;施工期間每半年至少應復測一次水準點;需要不斷進行試驗檢測,隨時對地質有變化段土質進行實驗,確保所用材料為可用填料。取土場每5 000 m3應做一次標干,并且取土深度應符合規(guī)范要求,以確定所用標干確實具有代表性。
為了保證路基的穩(wěn)定性,作為現(xiàn)場施工人員,還要注意推堆區(qū)和土質臺階的處理。尤其舊路路基改建,路基加寬大部份是中線偏離舊路中線一邊,當然對施工和路基穩(wěn)定性來說,比之兩側各加寬一半有利,但當路基加寬度大時,路面加寬中的一部份在老路基的路肩上,而另一部份有可能在新填筑的路基上,新舊路基基礎強度不同,也有可能引起路面破裂。
這時現(xiàn)場施工就要特別注意新舊銜接處土質臺階的處理:必須將地基上的雜草徹底清除后,再沿舊路邊坡挖成2%~4%的內傾臺階或鋸齒狀臺階,內傾臺階寬度不應小于1 m。這里特別要強調臺階是內傾的。
路基中間施工留下的推堆區(qū)也應隨時檢查,發(fā)現(xiàn)后及時處理。邊坡作為路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陡緩程度,直接影響到路基穩(wěn)定和路基土石方工程數量。邊坡過陡,易引起坍塌或滑坡,而影響行車安全,邊坡過緩,又會引起土石方工程數量增加而加大施工成本,所以在現(xiàn)場施工中同樣忽視不得。對于自然橫坡陡于1∶5的,要保證根據設計要求挖成寬度不小于1 m的2%~4%內傾臺階,以防路基滑動而影響其穩(wěn)定。
路堤填筑過程中,現(xiàn)場施工人員要隨時檢查,保證路基的施工寬度,杜絕邊坡貼補現(xiàn)象,以確保路基邊坡的整體性、穩(wěn)定性。對于路塹上邊坡,應嚴格按照設計坡度施工,若邊坡實際土質與設計勘探的地質資料不符,特別是土質較設計的松散時,應及時向有關方面提出修改設計的意見,批準后再實施。邊坡的施工放樣一定要精確,每挖一定深度后應進行復查檢測。
另外,要注意路基施工過程的測量放樣。路基施工測量放樣是個很重要的工作,有時被施工單位忽視,在路基質量檢查中,往往發(fā)現(xiàn)路基的中線偏位,路基寬度不足,填挖方邊坡與設計不符等現(xiàn)象,這些都會形成路基的施工質量通病。
國外公路工程非常注意路基施工過程的測量放樣,每層填土都要恢復邊樁,監(jiān)理工程師在任何時候抽查,都要檢查樁位。其實,施工單位做到這點并不難,可在放樣準確的基礎上做好護樁的工作,則隨時就可以恢復中樁和邊樁了,這是一項保證路基施工質量必不可少的工作。
[1]歐秀英.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質量控制技術探討[J].中國水運(理論版),2007,(12).
[2]黃嘉衛(wèi).公路路基施工的壓實控制探討[J].山西建筑,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