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云
(泰來縣地方道路管理站)
(1)相對降低蠟含量(<2%)(降低蠟含量對道路瀝青質量的影響);(2)提高路面的抗水損害能力;(3)PS鏈段物理交聯(lián)可提高瀝青混合料抵抗高溫永久變開形的能力(提高剛度);(4)PB鏈段的柔性可提高瀝青混合料抵抗低溫變形的能力(改善韌性);(5)提高瀝青與石料的抗剝離能力;(6)提高密級配瀝青混合料路面抵抗疲勞裂紋的能力;(7)提高瀝青混合料的抗老化性能。
(1)經常檢查集料規(guī)格、品種、扁平細長顆粒、含泥量、含水量、風化石含量等。如果外觀檢查認為顆粒組成不正常,則進行必要的篩分試驗。
(2)經常檢查礦粉的色澤是否正常,有無團結塊和明顯的粗顆粒情況。
(3)進場材料要按規(guī)范進行檢驗,盡可能加大抽檢密度,不合格的材料堅決退場。堆料場要進行場地硬化,避免將堆料場的土混入碎石中。不同規(guī)格的料堆間設置隔離墻,以免不同規(guī)格碎石混雜在一起。料堆要有明顯標示,防止上料時裝錯料。
(4)集料堆積場地搭建大棚,尤其是細集料,便于雨后混合料溫度控制。
(1)根據拌和樓和攤鋪機生產能力以及運距計算車輛數(shù),保證攤鋪機攤鋪時前面常存有1~2輛待卸車,運輸車輛采用大噸位運輸車,保證運力滿足要求。
(2)運輸前對車輛性能進行檢修,應使用性能良好的運輸車,防止運料過程中車壞。
(3)運輸車輛的車廂應清掃干凈,并洗刷油水混合物,嚴禁有泥沙或其他雜物殘留車廂;為防止瀝青混合料與車廂板粘結,在車廂側板和底部涂1∶3的柴油水混合液。并確保車廂底板無殘積液,嚴禁向車廂內傾倒柴油。
(4)裝料過程中,為減少瀝青混合料的粗細顆粒離析現(xiàn)象,應縮短出料口到車廂的裝料距離,往車輛內裝一半料,車就移動一次位置,按照前、后、中順序裝料。對需要二盤以上才能裝到車斗槽幫高度的車輛,必須分層按前、后、中的裝料順序裝料。
(5)不管是否刮風、下雨,運料車均應用完好的雙層蓬布覆蓋設施,以便保溫、防雨或避免污染環(huán)境。為了最大限度減低成品料的溫度損失,拌合站應安排專人負責成品料的覆蓋,減少成品料在空氣中的暴露時間。
(6)運料途中運料車不得隨意停駛,盡量勻速行進,避免突然加速和急剎車。
(7)采用數(shù)字顯示插入式熱電偶溫度計檢測瀝青混合料的出廠溫度和運到現(xiàn)象的溫度,插入深度大于150 mm,在運料車側面中部設專用檢測孔,孔口距車廂底面約300 mm。
(8)在攤鋪現(xiàn)場應憑運料單收料,并檢查瀝青混合料的質量,檢查混合料的顏色是否一致,有無花白料,有無結團或嚴重離析現(xiàn)象,溫度是否在容許的范圍內。如混合料的溫度過高或過低,應該廢棄不用,已結塊或已遭雨淋的混合料也應廢棄不用。
(9)卸料后,對殘余的混合料應及時清除,防止結硬。
(10)每天出料之前及時向施工現(xiàn)場負責人溝通,協(xié)調運料車數(shù)量,并將施工地點通知運輸車隊。
(1)瀝青混凝土運輸?shù)浆F(xiàn)場后,在運輸車上馬上進行溫度測量,并詳細記錄每車料的溫度,如果現(xiàn)場混合料溫度出現(xiàn)異常,必須及時通知攤鋪負責人、拌合站和實驗室,查明原因。攤鋪溫度宜控制在160~170℃之間,不得低于160℃。
(2)運輸車輛到施工現(xiàn)場后,必須聽從現(xiàn)場工作人員指揮,不得隨意掀開覆蓋物,待前一輛車內余料為整車的1/3時,由現(xiàn)場工人配合開始揭開覆蓋物,并做好倒車準備。
(3)為了確保路面平整度,減少運輸車輛撞擊攤鋪機和混合料離析,并且使路面攤鋪能連續(xù)作業(yè),在路面表面層施工時,用轉運車對瀝青混凝土進行二次拌和。
(4)安排專人負責攤鋪邊線,確保攤鋪寬度不小于設計值。
(1)SBS改性瀝青混合料的壓實是保證瀝青上面層質量的重要原則,在保持碾壓溫度并在不出現(xiàn)推移的前題下盡可能早壓,碾壓按“緊跟、慢壓、高頻、低幅”的原則進行。
(2)初壓應該緊跟攤鋪機,第一遍雙鋼輪碾壓時,碾壓段不大于20 m開始碾壓,以后每段工作區(qū)域不小于30 m。初壓采用2臺雙鋼輪壓路機各自雙振碾壓1遍,第一遍距外緣20 cm碾壓,第二遍再將其壓實。復壓采用2臺30 t膠輪壓路機各自碾壓1遍,終壓采用2臺雙鋼輪各自靜壓1遍。碾壓時從低處往高處碾壓,初壓、中壓、終壓時,當?shù)谝慌_壓路機碾壓達三機寬,不影響第二臺壓路機施工時,第二臺壓路機即可與第一臺壓路機在同一工作區(qū)間施工。中壓完成后在終壓期間安排專人用4 m直尺進行平整度測量,發(fā)現(xiàn)不平整馬上做出記號,以備終壓壓路機進行處理,處理完成后再次進行測量。
(3)碾壓必須均衡、連續(xù)進行,防止溫度變化導致壓實度變化,影響壓實度和平整度。碾壓應從路邊緣向內20 cm處開始,以防止瀝青混合料擠出,同時允許外側邊緣瀝青冷卻產生穩(wěn)定的剪切區(qū),以利于壓實。
(4)采用振動壓路機壓實改性瀝青混合料路面時,壓路機輪跡重疊寬度不應超過20 cm;當采用靜載壓路機,壓路機輪跡應重疊1/3~1/2的碾壓寬度。
(5)改性瀝青混合料碾壓時,應有專人負責指揮協(xié)調各臺壓路機的碾壓路線和碾壓遍數(shù),使鋪筑面在較短時間內達到規(guī)定的壓實數(shù)。碾壓長度不宜太短,也不宜太長,太短不便于碾壓,太長溫度又會冷卻,引起碾壓不實,因此碾壓長度一般控制在30~50 m之內。
[1]袁迎捷.Superpave瀝青混合料設計方法與壓實原理研究[D].長安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1.
[2]江蘇省交通科學研究院.高性能瀝青路面(Superpave)基礎參考手冊[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3]潘建.SBS改性瀝青Superpave施工工藝分析[J].公路,2003,(11):61-64.
[4]符冠華,吳建浩.Superpave瀝青路面技術在江蘇的應用[J].公路,2002,(5).
[5]劉暢.Superpave瀝青混合料設計方法應用研究[D].長安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