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銀成王 博
(1.南京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 電子信息學院,江蘇 南京 210046;2.淮海工學院 化學工程學院,江蘇 連云港 222005)
新時期學生黨員教育管理芻議
龍銀成1王 博2
(1.南京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 電子信息學院,江蘇 南京 210046;2.淮海工學院 化學工程學院,江蘇 連云港 222005)
當前國際形勢風云變幻,國內改革進入關鍵期和戰(zhàn)略機遇期。面對日趨多樣化的格局和現實,既要繼承以往成功的經驗,也要正視新情況、新問題,創(chuàng)新觀念,改進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方法,通過組織建設、隊伍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工作載體,發(fā)揮人格魅力,突出培養(yǎng)成效,做好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
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方法
隨著社會組織形式、人們生活方式、利益格局的日趨多樣化,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出現了新情況、新問題,如何改進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方法,培養(yǎng)合格人才,是新時期一個重要而緊迫的課題。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經歷幾次代際更迭,學生黨員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生活方式等等,均與老一輩的黨員有了很大的變化,他們對黨的認識也逐步由感情認同向法理認同、利益認同轉變,這為我們做好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主體趨同化。隨著高校擴招,有人曾形象地比喻,現在的學校就像加工廠或流水線一樣,老師就是車間的“工人”,而學生則是一個個的“產品”,不管市場的需求如何,這條生產線始終不停地在運轉著。作為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主體,老師具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變化較小,而“產品”從原材料到成品卻一直在變化著,若主體不能做到與時俱進,必將影響到學生綜合素質的養(yǎng)成,影響黨員的未來。
環(huán)境多元化。當前,我國的改革開放事業(yè)已進入關鍵時期,面對新的戰(zhàn)略機遇期,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環(huán)境從封閉到開放,呈現多元化趨勢。特別是在全球化背景下,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我們的政治體制也正走向現代的民主政治,國與國之間的聯系、交流也日趨深入和緊密。這種多元環(huán)境背景對我們做好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對象多樣化。一是學生黨員的思想多元化。隨著我國社會的開放轉型,高校改革的深入,學生黨員的思想活動具有了更多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和差異性,社會意識和價值觀也出現了多元化趨勢,學生黨員的利益觀及自主性要求明顯增強,思想意識日趨多元化。二是學生黨員的群體多樣化。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經濟結構、就業(yè)形式等等日趨多樣化,催生了新的社會組織。隨著學生黨員走向工作崗位,必將造就多元化的社會群體和新的社會階層。三是學生黨員的利益訴求多元化。學校就是一個小社會,作為這個小社會的主體之一的學生黨員,同樣有利益訴求的需要,再加上大學的日趨開放,勢必會有利益矛盾錯綜交織的現象,這給做好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特別是在協調各方利益關系方面,帶來重重困難。
內容復雜化。在社會轉型期,傳統價值取向與社會現實的沖擊,催生了人們對價值取向的思考,再加上個體的差異,出現了個體在價值選擇上的差異性和多樣性,特別是民主意識的覺醒。如果與之相應的正常的利益表達和政治參與的渠道又不健全、不完善,甚至嚴重滯后,勢必影響學生黨員的社會認知,這就要求我們正確處理好“一元”與“多元”、“一樣”與“多樣”的關系。
方式滯后化。一是服務學生黨員的意識在弱化。一方面是學生的自主意識增強了,另一方面是一些年輕老師剛走上工作崗位,缺乏工作經驗,與學生黨員的感情不深,不了解學生。一些年老的老師不愿做學生工作,上完課或培訓結束,再也不聯系學生了,還有一些老師在忙完正常教學之后,更多的是關注金錢,服務學生的意識受到現實的嚴重沖擊。二是服務學生黨員的方法滯后。一些老師平時習慣于說教,不愿到學生黨員中去,不研究學生黨員的工作規(guī)律,平時只講文件、書本怎么說,到了實踐中不能有效指導學生黨員到底該如何做,面對學生黨員提出的問題,不知具體怎么辦,有的甚至束手無策,無所適從,這些都將使得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變得越來越難以適應形勢發(fā)展的需要。
新時期,改進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義,影響深遠。
時代發(fā)展的需要。在知識經濟時代、信息時代,新興傳播媒介的出現,改變的不僅僅是信息傳播的方式,更主要的是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甚至是價值取向,由此帶來了一場新的無聲的革命,這給黨的建設和發(fā)展也提出了一系列嚴峻的考驗。
維護學生黨員權益的需要。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我國的經濟發(fā)展方式、區(qū)域發(fā)展格局等等也均面臨著一系列的調整和轉型,沖突和矛盾不可避免,在學校同樣如此。因此,如何在和諧校園的統領下,切實堅持好、維護好學生的切身權益,不僅僅對學校的穩(wěn)定、發(fā)展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將會對社會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學生黨員作為學生群體中的一分子,維護好學生黨員的權益,對于培養(yǎng)他們在面臨具體問題時,擁有大局意識、整體意識,具有重要意義,有利于和諧校園、和諧社會的創(chuàng)建。
適應學生黨員工作新趨勢的需要。新時期,經濟社會發(fā)展面臨新的形勢,這也給學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日趨復雜化,工作中的矛盾、問題、成因等也日趨多樣化,這充分說明傳統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方法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復雜的現實工作局面,這就需要我們改進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方法,以“創(chuàng)先爭優(yōu)”。
加強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自身建設的需要。當前,人們對于80后、90后,甚至00后的評價、感慨,時常在我們的耳邊響起,這不僅僅是在警示,更多的是在反思,我們的問題出在那里。這提示我們教育管理需要與時俱進。同樣,黨的建設發(fā)展也是如此,特別是在網絡技術迅猛發(fā)展與推進的趨勢下,人們獲得信息、聯系交往的方式由單向朝多向演變,再加上人口流動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態(tài)勢,人們通過媒體網絡來看執(zhí)政黨的行為,使我們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影響力受到挑戰(zhàn),不能僅僅單靠傳統的方式去聯系黨員,而是要創(chuàng)新工作方式和手段,以解決工作上的新難題。
新時期,學生黨員工作的環(huán)境、對象、內容和方式都發(fā)生了變化,做好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既要繼承以往成功的經驗,也必須正視新情況、新問題,創(chuàng)新觀念,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
(一)加強組織建設,拓展黨內民主
接受師生監(jiān)督。通過設立“黨員監(jiān)督臺”、“黨員示范崗”、“黨員宿舍”、“黨員紅肩章”等形式,接受師生監(jiān)督,處處以黨員的標準要求和規(guī)范自我,同時,學校應營造尊重和維護學生黨員民主權利的氛圍,依靠學生黨員自身的力量做好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強化組織建設,拓展黨內民主。
落實黨員權力。組織學生黨員積極參與文明宿舍創(chuàng)建、班風建設、學風建設、校園文化建設等等,不斷擴大學生黨員在校期間的知情權、參與權、監(jiān)督權和影響力。通過落實黨員權利,調動學生黨員參與學校建設、發(fā)展的積極性,參與政治活動的積極性,關注社會發(fā)展的積極性。
暢通監(jiān)督渠道。通過創(chuàng)設黨員示范宿舍、黨員QQ群、紅色微博、紅色網站、紅馬甲等方式,暢通黨員監(jiān)督渠道,發(fā)揮網絡監(jiān)督不受時空限制、舉報者隱蔽性強的特點,營造黨員監(jiān)督的輿論氛圍,讓黨員通過有效監(jiān)督,參與學校發(fā)展,維護社會正義。
強化組織建設。通過樹立學生黨員典型,讓他們現身說法,去說服教育其他人,去解決學生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通過規(guī)范黨員基地組織黨員,實現黨員的自我組織,自我管理,探索依靠學生黨員做好學生工作的有效機制。
(二)培養(yǎng)黨務隊伍,重視理論學習
做學生黨員的貼心人,指路人。有人曾說過,有什么樣的老師,就有什么樣的學生,可見老師對學生的影響,因此,打造一支學生黨員的指路隊伍,顯得尤為重要。只有具備了一支貼心的隊伍,在做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時,才能做到如魚得水,才能在想問題、做決策、辦事情時,做到有實效,并把對學生黨員的關切和要求作為出發(fā)點和歸宿。
換位思考做好學生黨員工作。換位思考,就是設身處地地將自己擺在對方的位置,從對方角度去分析問題,看待世界的思維和處事方法。在現實生活中,換位思考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1]。只有學會換位思考,真心實意為學生著想,替學生負責,才能夠得到學生的理解和擁護,拉近與學生的感情,做學生工作才能水到渠成,富有成效。此所謂方法對頭,困難的問題往往能迎刃而解,方法不對路,出發(fā)點再好,也可能得不到學生的理解。學會順勢而為,多在雪中送炭,增強工作的針對性,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避免空洞說教,尋找共同點,問題也就容易解決多了。
創(chuàng)新理論學習的方式。新時期,信息傳播呈現即時性、便捷性、虛擬性、綜合性、高效性等特征,面對高科技的發(fā)展和應用,我們應充分認識和運用網絡化、數字化技術,如搜索引擎、電子郵件、網站、網絡雜志、網絡報紙、移動多媒體、數字電視、衛(wèi)星電視、移動電視、樓宇視頻等等,就熱點、難點問題進行自由而充分的討論,實現互動,提高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水平,同時增強宣傳的吸引力、說服力和感召力,加強理論學習,強化內涵建設,構建師生聯系的新橋梁。
(三)創(chuàng)新工作載體,突出培養(yǎng)成效
運用新媒體,做好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新媒體傳播形式的改變不僅僅具有革命性,而且對人們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乃至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生活各個方面都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因此,老師應該熟悉掌握和運用網絡,傾聽學生的呼聲,解決學生的疾苦,加強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注重培養(yǎng)成效。但我們也要認識到新媒體是一把雙刃劍,它既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快速表達的渠道,也容易成為負面輿論、虛假誹謗信息的“倍增器”和“催化劑”[2]。
逆向思維,做好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逆向思維是一種重要的思維方式,也叫求異思維,它是對司空見慣的已成定論的事物或觀點反過來思考的一種思維方式。逆向思維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讓思維向對立面的方向發(fā)展,從問題的相反面深入地進行探索,常常能起到出奇制勝的效果[3]。作為老師,培養(yǎng)逆向思維,就要學會在“逆”字上做文章。別人都順向思維,自己則要多想一點,嘗試從事物的功能、結構、因果關系等多個角度,反方向找到突破的方法,這樣才能開拓更多的途徑,開辟出更廣闊的天地,為學生黨員辦實事辦好事,做好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
(四)發(fā)揮人格魅力
以人格魅力讓學生黨員佩服?!昂捌粕ぷ?不如做出樣子。”領導、老師要以身作則,吃苦在前,享樂在后,通過自身的品德和言行影響學生,教育學生。只有靠工作能力、工作業(yè)績和人格魅力讓學生信服,老師說的話學生才愿意聽,才愿意跟著干,一些矛盾和問題才越容易解決。
因材施教讓學生黨員佩服。老師要深入研究新形勢下學生黨員工作的新情況、新特點,掌握“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工作方法,因地、因時、因事、因人而異地開展工作,努力把學生黨員的工作做實、做細、做深、做好,不斷提高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真正干出有益于黨和人民事業(yè)發(fā)展的實事。
情理動人讓學生佩服。做學生黨員工作要動之以情,才能感動學生,反之,如果缺乏真情,即使你嘴上說得再動聽,但學生心里總有隔閡,就會對你敬而遠之。要用學生的語言,身邊的事例,通過宣傳、教育、引導,讓學生明白事理,使自己的工作取得學生的理解和支持,同時暢通學生反映意見、建議的渠道,實現良好互動,構建和諧大家庭。
[1]若木.凡事換位思考[M].北京:中國畫報出版社,2010.
[2]黃遠固,羅曉梅.信息時代的執(zhí)政黨建設[M].重慶:重慶出版社, 2008.
[3]郜松,羅守恒,劉艷春.逆向思維及其在教學實驗中的應用[J].云南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7(2).
A Rustic Discussion of the Educational Management on New Period’s Student Party Members
LONG Yin-cheng,WANGBo
College of Electrics and In formation,Nanjing college of in formation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46;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Huai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Lianyungang Jiangsu 222005
With the changeable current international situation,the domestic reform is getting into a critical and strategic opportunity period. While facing the gradually diverse patterns,we should not only inherit the past successful experience,but also learn to face new situations and problems by the innovation concept to improve the ways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on student party members.Through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training teams,innovating work carrier,and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personality,outstanding training achievements,we ca
n do well on student party member education management.
college students;party member;educational manage
D267.6
A
1673-1395(2011)08-0101-03
2011-06-11
2010年度江蘇省學校黨建研究會一般課題(2010SJB880090)
龍銀成(1978-),男,江蘇南京人,講師,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與黨建工作研究。
責任編輯 韓璽吾 E-mail:shekeb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