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花
腦出血是指腦實質內有血管的破裂,大多數(shù)是由于動脈破裂所致,是臨床常見的一種腦血管意外。臨床表現(xiàn):意識喪失,偏癱,失語,腦脊液正常,重癥者出現(xiàn)昏迷.做好腦出血的護理,在整個過程中是不容忽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疾病愈后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現(xiàn)將我院護理的一些腦出血患者的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1 臨床資料
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我科收治高血壓腦出血14例,其中男10例,女4例,最大年齡68歲,最小年齡50歲。疾病類型:①高血壓病。②基底節(jié)區(qū)出血破入腦室。③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呼衰型,④繼發(fā)腦干傷,腦疝。
2 入院處理
2.1 24 h連續(xù)監(jiān)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
2.2 立即行氣管插管,氣管切開術,呼吸扣輔助呼吸,改善通氣,加強呼吸道管理。
2.3 行床旁側腦室血腫沖洗引流術。
2.4 吸氧,脫水,降顱壓,營養(yǎng)腦神經(jīng),預防應急性潰瘍等并發(fā)癥及對癥治療。
2.5 給予頭部置冰袋,冰毯,保護腦細胞及營養(yǎng)等治療。
3 立即制定患者的主要護理診斷及護理措施
護理診斷:
3.1 清理呼吸道無效。
3.2 再次有腦疝的危險。
3.3 焦慮,緊張,缺乏自理能力。
3.4 頭痛。
3.5 生理自理缺陷。
3.6 有損傷的危險。
3.7 潛在并發(fā)癥 ①壓瘡。②便秘。③腦疝。
4 護理措施
4.1 清理呼吸道無效:原因是由于意識不清,呼吸表淺,吞咽咳嗽反射障礙,呼吸道分泌多,又不能有效排痰有關。①我們給予氣管插管,接呼吸機輔助呼吸;②間斷幫助患者翻身,拍背,由下而上,由外到內;③必要時吸痰,吸痰時一定要嚴格無菌操作,吸痰前給患者較高濃度的氧氣吸入,并觀察痰液的量,性質,黏稠度,氣味等;④加強氣管濕化,根據(jù)痰液粘稠度適當給予霧化吸入,氣管內滴藥;⑤做好患者的口腔及會陰部的護理。
4.2 再次有腦疝的危險的護理措施 ①密切觀察瞳孔的變化,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報告醫(yī)生。②保持腦室引流管的通暢。③遵醫(yī)囑按時輸入脫水藥。④腦脊液由管口流入袋內,管口的液面隨呼吸脈搏上下波動通暢,將引流袋抬高或放低(不能低于腦室)。液面不波動時表示引流管不通,及時報告醫(yī)生處理。⑤觀察腦脊液的顏色,量,性質及體溫變化,如血性腦脊液由淺變深,伴有新鮮血,說明有新的出血。如腦脊液由清亮變渾濁,伴有體溫升高時,做腦脊液培養(yǎng),確定顱內感染時應用抗生素。⑥觀察引流管切口有無滲液。枕上鋪無菌治療巾,注意無菌操作。如敷料有滲出及時更換,并將引流切口處重新縫合固定,引流裝置每日更換一次。⑦準確記錄24 h出入量。⑧保持引流通暢,防止扭曲,脫出。患者躁動給予約束。⑨腦室引流時間為(5~7)d,根據(jù)病情需要拔管時,先將懸掛的引流瓶抬高40~50 cm,每日引流液減少50~100 ml以下,可夾閉引流管,24 h無不良反應可拔除。當夾閉后出現(xiàn)顱壓增高的表現(xiàn),應及時將引流管開放引流。
4.3 焦慮,緊張 與突然發(fā)病,缺乏自理能力及缺乏疾病知識有關。向患者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多與患者交流,鼓勵患者說出自己的想法。
4.4 頭痛 與血液刺激或顱壓增高有關。①臥床休息,頭部制動。②遵醫(yī)囑使用脫水劑,以降低顱內壓,從而緩解頭痛。
4.5 生理自理缺陷 與肢體偏癱有關。①做好口腔護理,保持口腔清潔。②協(xié)助喂食,翻身,被動活動肢體。
4.6 有損傷的危險:與意識障礙及躁動不安有關。①加床檔,防止墜床。②禁用熱水袋,防止燙傷。
4.7 潛在并發(fā)癥:
4.7.1 壓瘡 每2~3 h翻身一次,避免骶尾部持續(xù)受壓。保持床鋪干凈,整齊,防止皮膚受摩擦。
4.7.2 便秘 多食粗纖維膳食,增加腸蠕動,促進排便。用手在臍周圍順時針按摩,每晚1~2次,每次15~30 min。必要時給予軟便擠或緩瀉劑,但禁止灌腸,以免顱內壓增高,誘發(fā)腦疝或再次出血。
4.7.3 腦疝 遵醫(yī)囑及時運用降顱壓藥物,密切觀察意識,瞳孔,生命體征等病情變化,如有異常及時通知醫(yī)生。避免用力大便,必要時可用緩瀉劑。
5 氣管插管或切開的護理
5.1 保持氣道通暢,及時吸出氣道內的分泌物,定期消毒更換內管和檢查氣囊。
5.2 妥善固定氣管插管或套管,經(jīng)常檢查氣管內插管或套管有無滑出。
5.3 避免氣道干燥,導氣管口可用雙層紗布覆蓋,定時做濕化護理,濕化不宜采用生理鹽水,而應用無菌蒸餾水。
5.4 嚴格執(zhí)行各種消毒隔離制度,每班用含氯消毒液500 mg/L拖地,用紫外線消毒室內空氣,謝絕探視。吸引器儲液瓶每班清潔更換,每班清潔消毒一次。
6 病情穩(wěn)定后,我們給予患者功能鍛煉和語言康復訓練
開始床上肢體活動,鼓勵患者加強肢體的功能鍛煉,按摩,針灸或被動運動。從發(fā)音器官開始到發(fā)單音節(jié),單詞,認人,物,字,數(shù)數(shù)等,說一些簡單的日常用語,讓患者跟著說,或讓患者反復聽日常用語的磁帶,以強化語言刺激,逐漸恢復語言功能。
7 心理護理
腦血管患者常因肢體癱瘓,語言障礙,大小便失禁等而產(chǎn)生痛苦,絕望,焦慮,自卑等心理,對治療缺乏信心,應尊重患者的人格,態(tài)度和藹,語言親切,耐心地做好患者及家屬的解釋工作,幫助患者調整心理情緒,維持患者家庭和諧,社會融洽,讓患者體會到相互信任所帶來的愉快情緒,使患者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8 通過護理這些患者,我認為,護理人員要有高度的責任感,扎實的理論知識及敏銳的觀察力。在患者發(fā)生病情變化時,應沉著冷靜,果斷處理,不能掉以輕心,有麻痹大意的心理。病情穩(wěn)定后,鼓勵患者樹立信心,做好肢體功能鍛煉,保持心情舒暢,促進患者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