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鳳梅
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又稱為老年性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肥大性關節(jié)炎、退行性關節(jié)炎等,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fā)病,是一種由膝關節(jié)軟骨退行性變引起的,以骨質增生為主的關節(jié)病變。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膝關節(jié)疼痛和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部分有關節(jié)腫脹、積液、晨僵、關節(jié)畸形,疼痛常為酸痛性質,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我們采用中藥熏蒸、配合針刀治療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138例,取得較好療效,現總結如下。
在138例患者中,其中男56例,女82例;年齡最大85歲,最小46歲,平均65.5歲;單膝79例,雙膝59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膝關節(jié)疼痛和關節(jié)活動功能障礙,其中伴膝關節(jié)腫脹60例,內翻畸形10例,外翻畸形3例。壓痛點在髕骨周圍31例,脛側副韌帶附著點34例。其中門診107例,住院治療31例,均具有骨性關節(jié)炎典型癥狀和體征,符合骨性關節(jié)炎的診斷標準,經CR或MRI檢查排除其他疾患。
2.1 中藥熏蒸 采用桂枝、防風、透骨草、紅花、伸筋草、威靈仙、雞血藤、艾葉等中草藥煎制成汁后放入熏蒸床的儲藥槽內,根據熏蒸床的種類(局部或全身)、患者的病情、部位、年齡等進行溫度調節(jié),熏蒸時患者取俯臥位、胸下墊一軟枕,使患者全身放松,感覺舒適、充分暴露膝關節(jié)、同時加蓋被服,既保持熏蒸溫度又使藥液能充分熏蒸到病變部位,熏蒸治療時間每次30~40 min,10~15 d為一個療程,
2.2 針刀治療方法 患者仰臥位、屈膝60°,雙足平放于治療床上、如膝關節(jié)強直、不能彎曲、可在腘窩下放置一軟枕,確定壓痛點,做標記,常規(guī)消毒,取1%利多卡因做局部浸潤麻醉,選擇大小適宜的針刀,針刀體與皮膚垂直,通過皮膚、皮下組織到達病變部位、避開血管、神經及健康組織,針對粘連、攣縮、瘢痕的組織進行剝離松解治療,恢復膝關節(jié)的力平衡[1],5~7 d療1次。本組病例最少治療1次,最多4次,一般為2~3次。
3.1 治療前護理 患者因長期飽受疾病的困擾和疼痛的折磨及隨即帶來的生活質量的明顯下降,使患者的身心健康及自尊心明顯受挫,對治療的信心和希望存在不足;缺乏相關的疾病和預防保健知識。因此在給患者治療前應向患者講解疾病的發(fā)生原因、治療方法、介紹成功病例,同時向患者講解中藥熏蒸治療原理,詢問病史有無中藥熏蒸治療的禁忌證,了解患者的皮膚感覺狀況,有無異常及耐熱程度,女性是否在月經期或妊娠期,是否有藥物過敏等特殊情況,使患者能積極配合,接受治療。治療前囑患者多飲水,禁止空腹治療,以免造成虛脫。
3.2 治療中的護理
3.2.1 環(huán)境 熏蒸治療室每日定時開窗通風,防止室內過分潮濕,每日進行紫外線照射空氣消毒1 h,熏蒸床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治療時避免室內空氣對流,治療時室溫應保持在22℃ ~24℃,注意給患者保暖,僅暴露治療部位,必要時應用床幃或屏風遮擋。
3.2.2 熏蒸溫度常規(guī)溫度在38℃ ~55℃(全身熏蒸溫度低、局部熏蒸溫度高),具體根據患者的病情、年齡、性別、耐熱程度調節(jié)。如年老體弱、反應遲鈍者溫度宜低;不能一貫的聽從患者的感覺給予太高的溫度,以保證患者的治療安全,防止燙傷。對于感覺異常的患者如:截癱、中風后、糖尿病末梢神經炎患者要嚴格掌控熏蒸溫度,護士要經常用自己的手背去感覺熏蒸時的溫度并及時調整,即確保療效又保證患者的安全。
3.2.3 治療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的皮膚反應,如局部出現紅疹或瘙癢立即停止,局部給予藥物治療,詢問患者溫度是否適宜,皮膚有無疼痛,以防止燙傷。觀察患者面色及出汗情況,有無頭暈、心悸、惡心、胸悶等不適癥狀,發(fā)現異常,及時停止治療及時處理[2]。如局部皮膚燙傷者,可涂濕潤燒傷膏。
3.3 治療后護理 及時為患者擦汗更衣,防止受涼,以防感冒,在治療過程中,由于室溫及患肢溫度均較高,患者出汗較多,故要及時補充水分,可喝一些溫開水、淡鹽水或果汁,年老體弱的患者,應防止摔傷,囑患者休息片刻再離開。
3.4 藥物治療 給予抗炎止痛藥及非類固醇類抗炎藥,其中硫酸氨基葡萄糖片既有抗炎又可延緩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的發(fā)展,可以長期服用。
由于肥胖能增加膝關節(jié)的負重力量,應控制體重或減肥,不做有關膝關節(jié)損傷的動作,避免長時間走路、站立和下蹲,因為下蹲時膝關節(jié)的負重是自身體重的3~6倍,長時間坐著和站著,也要經常變換姿勢,防止膝關節(jié)固定一種姿勢而用力過大。參加體育鍛煉時要做好準備活動,輕緩地舒展膝關節(jié),讓膝關節(jié)充分活動開再運動。不做劇烈的體育運動、如:快跑、跳遠、跳繩等,上下樓梯時應扶扶手,蹲位或坐位站起時用手拉扶手以減少關節(jié)軟骨所承受的壓力,病情嚴重時使用拐杖行走,避免膝關節(jié)過度疲勞[3],寒冷時注意膝關節(jié)的保暖,為了保持膝關節(jié)的穩(wěn)定性及減少股四頭肌的萎縮,應每日進行肌肉鍛煉—直腿抬高,每日3~4次,每次15 min左右。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人群壽命延長,我國現在已進入老齡化時代,而骨性關節(jié)炎也是膝關節(jié)炎癥中最常見的疾病,而且在近幾年有明顯上升的趨勢,由此病所帶來的痛苦及生活質量下降也嚴重困擾著中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呈現出的是一個普遍性的社會問題,對于該病治療和康復的方法也是名目繁多,如理療、針刀、艾灸、藥物應用、關節(jié)沖洗治療、關節(jié)腔內注射透明質酸鈉作為關節(jié)潤滑劑以減輕疼痛,雖經治療,患者的癥狀改善不明顯,復發(fā)率高,尤其是病情較重的病例效果較差,患者對療效不滿意,而我科對于該病采用中藥熏蒸配合針刀治療則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中藥熏蒸是精選中草藥煎制成汁,利用熏蒸設備,借助熱力和藥液的共同作用在溫熱中實施治療,使局部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強,增加局部血液循環(huán)和營養(yǎng)供應,加快清除局部代謝廢物,提高組織的代謝率,熏蒸藥物的有效成分直接經患部皮膚吸收,藥物直達病變部位,起到活血化瘀、舒筋活絡、驅風除濕、調理氣血、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以溫補腎陽、強壯筋骨的作用,減輕局部腫脹,解除肌肉痙攣,緩解疼痛[4]。小針刀治療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的機理是利用針刀對軟組織之間瘢痕、粘連進行剝離、松解,使關節(jié)的力學平衡狀態(tài)得以恢復,從而解除骨性關節(jié)炎的病因,達到治療效果[5]。經治療觀察發(fā)現,利用中藥熏蒸配合針刀松解治療、給予健康教育及功能鍛煉指導,癥狀得以明顯改善,疼痛緩解,同時可減少西藥用量,有些患者甚至可停服西藥,生活質量明顯提高,具有操作簡單、見效快、療效好、費用低等特點,可以免除因手術帶來的風險及高額的手術費用,容易被中老年患者所接受,可以作為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保守治療的有效方法。
[1]吳緒平,張?zhí)烀瘢樀杜R床治療學、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7.
[2]丁笑茹,周定華,周正球.中藥熏蒸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療效觀察及護理.中國中醫(yī)急癥,2008,17(8).
[3]胥少廷,葛寶豐,徐印坎.實用骨科學.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5.
[4]胡任萍.中藥熏蒸為主治療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82例觀察及護理.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09,25.
[5]王義斌.小針刀治療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120例.光明中醫(yī),201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