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曉
(山東省泗水縣楊柳初級中學)
淺談多媒體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孔曉
(山東省泗水縣楊柳初級中學)
江澤民同志曾指出:“進行教育創(chuàng)新,必須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大力提高教育的現代化水平。要通過積極利用現代信息和傳播技術,大力推動教育信息化,促進教育現代化?!闭n程改革應有利于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樹立起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鼓勵教師創(chuàng)造性探索新的教學途徑,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興趣盎然的良好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因此,作為一名化學教師必須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積極進行教育創(chuàng)新,在教學實踐中探索教學和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的結合,為化學教學開辟一片嶄新的天地。
在眾多的教學輔助設備中,計算機以其卓越的性能越來越受到廣大教師的青睞。高科技電子技術和教學的有機結合,給化學教學內容增添了豐富的表現力,使內容通俗易懂,計算機輔助教學方式體現了較強的交互性,提高了教學的深度和廣度,增加了學生學習化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開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要讓學生帶著一種高漲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在學習中意識和感受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體驗到創(chuàng)新的快樂?!睘榇?,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情境,并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討論,鼓勵學生敢于提出獨特見解,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
學習總是與一定的“情境”相聯系,學生在有利于學習化學的“情境”下學習,可以使他們利用原有的認識基礎,更快更好地學到新知識,而傳統(tǒng)的化學教學,往往把學生的學習活動與生活中的現實問題相隔離,造成學習上的困難。多媒體技術具有信息顯示方式多樣化的優(yōu)勢,可以根據學生的所學內容,創(chuàng)設事實性、意境性、示范性、原理性、探究性的情境,創(chuàng)設生動的現實背景和自然情境,讓學生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通過觀察、思考、比較、辨析,理解事物的性質、特點、規(guī)律、聯系等,取得良好的化學學習效果。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著好奇的天性,教學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愉悅的教學環(huán)境,把學習和活動、游戲緊密結合起來,既可以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化學的積極性,進一步活躍課堂氣氛,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學生思維的應變能力,加強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化學興趣是發(fā)揮學生在認知活動中主體作用的重要條件。
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演示在實際生活中難以觀察到的化學實驗現象,可以多個角度展示三維立體圖形,可以使一些抽象難懂的概念變成具體的,可觀察的圖畫、圖形,可以動態(tài)地演示一些變化過程,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化學的興趣,又能充分表現教學內容,引導學生積極探索主動學習。
多媒體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化難為易,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的重點和難點。以往的“一位老師,一支粉筆,一塊黑板”教學,存在很大的弊端,靠單純枯燥的講練來理解和掌握一些歷史的、抽象的現象,一定是非常困難的。而現在,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來構建模擬現實世界,大大擴展了學生的經驗范圍,增進了對化學客觀事物的理解。
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更好地在化學課堂上展示與本節(jié)課內容相關的各種信息、畫面、聲音,實現教學中的“高密度”和“快節(jié)奏”?!案呙芏取笔侵笇W生接觸知識的量大、面寬。而“快節(jié)奏”是指在設計多媒體課件時,教學節(jié)奏快,練習轉換環(huán)節(jié)交替緊湊。這樣,就很自然地解決了以往化學課堂容量小的難題。
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課堂教學的目的。新型的多媒體課堂,教師應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引導者、促進者,不是知識的傳播者和灌輸者。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是把大量的時間用于組織和講解,而是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習者提供形式生動活潑、內容豐富、信息量大具有交互功能的化學學習資源,引導學生從網絡系統(tǒng)中獲取信息,得到多種學習材料,培養(yǎng)他們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這樣可以讓學生通過人機對話,邊學、邊思、邊悟,以求得問題的解決方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進行個別輔導,將學生出現的一些典型問題作即使輔導,幫助每個學生掌握獲取信息、分析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就創(chuàng)新思維而言,一個人做某一件事或者對某種事物的反應,如果他的思考不去模仿別人或重復別人,而是產生自己創(chuàng)造的想法和做法,盡管這種想法和做法,對于整個人類來說,也許不是第一次,然而對他本人來說,卻是新的,是在“想前人所未想,做前人所未做”,那么這就是創(chuàng)新思維的表現。作為一名化學教師,鼓勵學生標新立異,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顯得非常重要。多媒體教學能將學生引入一種輕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中,在這種環(huán)境中,學生能大膽想象,大膽發(fā)言,說出自己不同的見解和體會。更好地體現出“因材施教”的原則。教師可通過點對點的操作與學生交流,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布置不同的學習內容,并且實施有針對性的輔導,形成分組教學的格局。
計算機網絡學習優(yōu)勢就在于人機交互,促進學習結構的優(yōu)化,提高學習效率。評估學習效果是檢測課堂教學過程的有效手段,通過計算機這一工具,采用隨機檢測及反饋檢測相結合的檢測法,可提高檢測效率,擴大檢測范圍。其一,讓學生通過漢字輸入,表格處理,圖形圖像處理等方式把觀察和思考的結果輸入。這種用文字、表格、圖形等方式,把觀察和思考、協商、討論的意見輸入計算機中,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歸納、概括,進行意義建構的反饋,也就是學生逐步形成自己知識結構的過程。其二,利用相應軟件檢測學生整體學習,檢測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掌握情況。學生利用軟件,通過操作計算機,調出相關的學習內容,進行消化、記憶。教師同時根據每個學生的答案做出判斷,如果正確,即給予肯定鼓勵。如果錯誤,就啟發(fā)其繼續(xù)思維。
[1]鐘啟泉.新課程的理念與創(chuàng)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朱慕菊.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周衛(wèi)勇.走向發(fā)展性課程評價——談新課程的評價改革.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