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德燕
(黑龍江省大慶市第二十七中學)
在探究中展開想象的翅膀
——《創(chuàng)造學思想錄》教學案例
◆耿德燕
(黑龍江省大慶市第二十七中學)
本文著重闡述了如何“發(fā)掘和拓展學生的想象力”的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運用了“開篇設圖引發(fā)想象”和“利用寫作拓展想象”的方法,使學生的想象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學生想象力 教學案例 創(chuàng)造性思維
想象力是人們智慧的翅膀,也是人們創(chuàng)造任何事物的前提。可是,現實社會中越來越多的約定俗成的條條框框使得從成人乃至孩童們的想象力都有不同程度的缺失。那么,作為一名中學語文教師,到底應該如何在日常教學中放飛學生們的想象力呢?
《資源與評價》中有一段話這樣寫道:“一天,老師問:‘同學們,彎彎的月亮像什么?’學生們幾乎異口同聲地回答道:‘像——小——船兒——’”。面對如此機械化的答案,我不禁深思:難道學生們不應該正處于想象力豐富的年齡階段嗎?教師在教學中到底應該怎樣做呢?為此,我選取了蘇教版九年級上冊的一篇文章——《創(chuàng)造學思想錄》。這篇文章放在本冊書中意在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拓寬學生的閱讀面。
我在教授本課時,除了讓學生能理解這8條語錄的內容外,重點就是想解決“如何發(fā)掘及拓展學生們的想象力”的問題。
片斷1:(《創(chuàng)造學思想錄》是一篇頗賦哲理性的文章。這類文章一般晦澀難懂,因此針對這點,我在設計教學時,首先設計了一個活動情境,以此來激活學生們的想象思維,從而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熱情和求知的欲望。)
師:“同學們,在正式上課之前,老師想求大家?guī)臀医鉀Q一個問題,可以嗎?”
(學生們都竊竊私語)
師:“我這兒有幾幅圖片,可是我的想象力實在是太有限了,不知道它們到底表述的是什么內容?你們能運用你們的智慧把內容告訴我嗎?”(教師邊說邊打開第一幅圖片——藍貓?zhí)詺怙嬈?“這幅圖片好像是在給某種東西做廣告,可是,是哪種廣告呢?”
生:“服裝”、“體育用品”、“動畫片”(學生大笑)、“鞋”、“飲料”……
師:“呵呵,看來同學們真的比老師的想象力要豐富多了,想出了這么多的答案!而且,有一位同學真的答對了!這幅畫就是給飲料做的廣告,它叫——藍貓?zhí)詺怙嬈?”
生:“啊?太難猜了老師!誰猜對了?太厲害了!”
師:“接著再來看下一幅?!?教師邊說邊打開第二幅圖片)
生1:“老師我知道,這個車后面印著一個人腦袋?!?/p>
生2:“那個人的嘴巴正好是車的排汽口!”
師:“那這幅圖片到底想要告訴我們什么呢?”(學生有短暫的沉默)
生3:“我覺得應該和環(huán)保有關”
師:“沒錯,你理解的很到位!這幅畫就是想告訴人們應減少尾汽排放量,讓我們的環(huán)境少受污染!那么,接下來請同學們再看第三幅圖畫?!?教師邊說邊打開第三幅有創(chuàng)意的圖片)
生甲:“老師,那個人沒穿褲子!”(其他學生大笑)
師:(趁熱打鐵)“那你們還看到了什么?”
生乙:“他的車座是個馬桶!”(此時,學生們的積極性都已經被調動起來了。)
師:“你觀察得非常仔細!這樣做不僅特別有創(chuàng)意,而且還避免了在某些地方如廁不方便的尷尬!”
師:“同學們,你們的想象力真的是太豐富了!那么,就請你們帶著想象力和我一起學習一篇和想象力有關的文章吧!”(教師在黑板上手書《創(chuàng)造學思想錄》)
……
片斷2:(這篇文章所選的內容都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有關,學生們學得熱情高漲,意猶未盡。所以,我決定抓住時機,趁熱打鐵,拓展他們的想象力。)
師:“同學們,通過上面的學習,我發(fā)現你們都具有超強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那么,就請你們繼續(xù)開動腦筋,迎接下面的挑戰(zhàn)吧!”
師:“通過下面的圖案,你能想到什么?”
學生七嘴八舌地說:“面條”、“波浪”、“頭發(fā)”、“小河”、“山”……
師:“你們太棒了!那么,請接下一招吧!”
師:“請以“生活”為本體,仿照“生活是一杯酒,飽含著人生的酸甜苦辣……”的句式造幾個比喻句?!?/p>
(學生在練習本上造句,教師邊走邊巡視完成情況)
師:“好了,很多同學都寫完了,誰給大家念一下你的杰作?”
生1:“老師我來念:‘生活是一面鏡子,可以照出人間的美丑?!?/p>
師:“好,不錯,希望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站在美的那一面!”
生2:“生活是一朵浪花,可以撞擊出美妙的夢想!”
師:“非常好,你不也是一朵浪花嗎?”
師:“生3,你來讀讀?”
生3:“啊?……生活?生活?生活是一團亂麻!”(“哈哈哈……”全場大笑)
師:“看來你的杰作引發(fā)混亂了,那么,把你的那團亂麻理順了,可以嗎?”(全場再次大笑)
……
在設計此課的教學時,我基本上都是圍繞著“如何發(fā)掘及拓展學生們的想象力”而展開的。
我首先設計了一個活動情境(展示三幅有創(chuàng)意的圖片),以此來激活學生們的想象思維,從而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熱情和求知的欲望。在研究課文內容時,我又抓住時機,趁熱打鐵,利用問題拓展他們的想象力,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
總之,在整個教學設計中,我盡量讓學生們多說多做,使他們在探究中發(fā)揮并拓展了自己的想象力,解決了“發(fā)掘及拓展學生們的想象力”的問題,同時也實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新理念!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在經歷了幾年的語文教學后,我深切地感受到語文學科的重要性。它不僅是其他各學科的基礎,更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因素。只要學生有了一定的語文素養(yǎng),那么,他就極有可能在其他方面有所建樹。所以,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我還會在語文學科教材、教法的研究上多下功夫,從而使學生能在有限的時間里獲得最大的財富。
本教學案例大概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發(fā)掘和拓展學生的想象力,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在這篇案例中,教師利用趣味橫生的圖片,使它們巧妙地與學生的想象力相結合,為后面的學習奠定了基礎,達到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效果。
《創(chuàng)造學思想錄》是一篇哲理性文章,學生在學習時容易產生消極、抵觸情緒。為了避免枯燥,教師抓住教材的空白點,進行拓展訓練,利用寫作使學生的想象力有了進一步的升華。
一堂課的氛圍如何,直接影響這堂課的成敗。這位教師在此節(jié)課中傾注了很多的情感因素,營造出了一種和諧、融洽的學習氛圍。在這種氛圍中,學生產生自信,敢于質疑,整堂課始終處于平等和諧、穩(wěn)定融洽的狀態(tài)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