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華
新課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這是一種全新的學習理念,旨在培養(yǎng)學生學會學習的能力,顯然比過去的要求高了。但在實際教學中,卻出現(xiàn)了有違于新課標精神的現(xiàn)象,有些教師甚至認為,既然要求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既然要建立平等團結(jié)友愛的新型師生關(guān)系,那么就要給學生充分的自由,誤把放縱當自主,把一團和氣無原則當合作,顯然這是嚴重違背新課標的目標要求,必須進行矯治。那么怎樣才能科學的實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呢,下面談?wù)勎业膸c做法
語文教學時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歷時長,頭緒多,字詞句篇,要齊頭并進;聽說讀寫,要共同提高,在日積月累中去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當然也必須以學生的學段特點及生理、心理特點等實際情況,予以合理安排。下面就自己在教學中的計劃安排列舉如下:
1.學生每天必做的六件事:(1)朗讀20分鐘。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朗讀時培養(yǎng)學生語文感受能力,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要求學生大聲朗讀,眼、耳、口、心,音、形、意共同關(guān)注,力爭準確清晰,讀出韻味,這也是響應(yīng)文化部關(guān)于掀起朗讀革命的措施。(2)每天必須書寫一頁正楷字。這是針對目前學生普遍不重視規(guī)范書寫的現(xiàn)象提出來的。要求學生或整理課文生字或摘抄精彩語段,既端正了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規(guī)范了書寫,又培養(yǎng)學生持之以恒的精神。(3)寫日記。學生每天必須寫一篇日記積累作文素材,鍛煉表達能力。一般是自由寫作,不得抄襲。但是有時可以進行命題日記,如《軍訓歸來》、《2011年的第一場雪》等,使學生既能表達情感,又能即時作文,提高作文的敏銳性。(4)每天積累一個成語或俗語。這既是高考復習的需要,也能開拓學生視野,是他們吸收民族語言營養(yǎng),培養(yǎng)熱愛民族語言的情感需要。(5)每天必須安排一個同學課前演講,鍛煉學生的膽量和表達能力。(6)每天必須瀏覽一份報紙。學校一般都訂有報刊,學生也有人訂閱,通過報刊閱讀,培養(yǎng)學生關(guān)注時事、關(guān)心生活的能力,也是一個廣泛收集信息的好機會。
2.每周必須做的四件事:(1)向同學或老師推薦一句自己喜歡的格言或名句,并闡明喜歡的理由。(2)辦好一次板報的語文學習專欄,力爭每次都有新內(nèi)容,或是笑話,或是語文常識,或感悟或繪制課本插圖,使學生奇文共賞,體會語言的精妙。(3)背誦一首好詩。詩歌是民族文化的瑰寶,我們要繼承下來,每周背一首詩,讓學生先從感性上體味中國古典詩歌(也有新詩)的魅力,培養(yǎng)熱愛民族文化的感情。(4)對一副對聯(lián)或讀一副對聯(lián),可以體會語言修飾美。對聯(lián)是民族文化的奇葩,要培養(yǎng)學生學會欣賞。
3.每月必做的兩件事:(1)讀一種期刊。一般是語文方面的,其他綜合性刊物也可以,或點或面,開拓視野,增容信息。(2)寫一封家書。孩子通過書信向父母匯報學習情況,交流思想,從關(guān)注自身成長去體味生活的真味,親近與家人的感情。
4.每學期必須做的六件事:(1)明白知識結(jié)構(gòu)圖。明白高中教學內(nèi)容的框架,各階段內(nèi)容的要點,本學期的學習重點所在。(2)梳理歸納該學期教材內(nèi)容。該學期教材共幾個單元,分別編排了什么樣的內(nèi)容,重點何在,以什么樣的具體方法去教學,學習效果更好等。(3)課外讀一部文學名著。要求通過初讀和精讀,選準書籍,詳細閱讀,寫出讀書筆記和感想。(4)向老師推薦一篇文章。通過閱讀,熟悉把握文章內(nèi)容,然后以書面的形式向老師推薦,闡明理由,達到對內(nèi)容的真正融會貫通,文為我用。(5)寫兩份總結(jié),分期中和期末,對自己的學習做回頭望。(6)寫一份調(diào)查報告或寒(暑)假見聞,促使學生觀察生活,思考生活,讓他們從生活中去汲取豐富的營養(yǎng)。
5.不定期做的三件事:(1)進行朗讀比賽、演講比賽或辯論比賽。(2)語文知識競賽或作文競賽。(3)野游活動或其他語文實踐活動。
制定一個計劃很容易,為自主學習保證了內(nèi)容,但計劃的能否落實,學生能否合作共濟,則是問題的關(guān)鍵,否則,便沒有什么效果。我的做法是:
1.進程表,置于醒目位置,時常對照檢查。
2.成立互查小組,四個人或六個人為一個小組,輪流任組長,輪流負責某項內(nèi)容的檢查,按照規(guī)定時日完成檢查項目。這樣,每個同學都有機會接受檢查,都有機會檢查別人,增強了積極性,互相促進。
3.由課代表或班干部檢查。對周作業(yè)或月作業(yè),一般安排班干部檢查,耗時不多,不至影響班干部的學習,又能體現(xiàn)班干部對同學的關(guān)愛和負責。
4.語文教師抽查。對于學期作業(yè),由于量不大,語文老師也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由教師親自檢查,從而全面的了解和把握每個同學的學習狀況,因材施教,針對不同情況作出正確的指導。
5.建立檢查監(jiān)督檔案。對于每一項檢查都要做出詳細記錄,語文老師則分別設(shè)置各種答案,對每個同學的學習進行全程的監(jiān)控,保證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計劃訂了,督查系統(tǒng)也有了,那么,學生的反應(yīng)如何?這樣做是不是符合學生的學習實際呢?則需要建立一個通暢的信息渠道。同學們或集體或個人或通過家長,把學習中的各種信息及時的反饋給語文老師,然師生共同討論,對于形成共識的,大家共同執(zhí)行;對于有分歧的,則因材施教,因人而異,既要保證每個學生學有所獲,又要保證不能使學生壓力過大,以免打消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是新課標所提倡的學習理念,我們教師可通過制定嚴密的計劃和督查系統(tǒng),保證學生自主學習但不盲目,合作學習而不雜亂,為學生發(fā)現(xiàn)學習規(guī)律,探究學習方法提供可靠的前提,以促進學生學習水平不斷提高,從而提高語文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