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繼華
近年來,高中語文教學的內(nèi)容是越來越豐富。蘇教版除了五本必修教材外還有《史記》選讀、唐詩宋詞選讀、唐宋八大家散文選讀、現(xiàn)代散文選讀等。為了完成如此繁重的教學任務,一些教師采取了“排空搶灌”的辦法,將整個課堂安排得滿滿的。其結(jié)果是學生被撐得無法消化,課堂效率難以得到保證。中國自古以來便有“飯吃七成飽”的諺語,留下空間讓食物在胃中蠕動,從而有利于身體健康。課堂教學也如此,需要適當“留白”。
首先,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
教學活動,是一種師生雙向活動。只有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讓他們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才能激發(fā)學生認識的沖動性和思維的活躍性。有了這種認識的沖動,就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驅(qū)使他們主動探究;有了這種思維的活躍,就可以促進全體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從而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記得我們在講《我與地壇》時,一位老師給了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讓他們研讀文本后,認真思考,談自己的感悟,結(jié)果在課堂教學中,同學們能對文本中體現(xiàn)出的母愛各抒己見,并能列舉現(xiàn)實生活中感人至深的體現(xiàn)母愛的故事,整個課堂討論熱烈、氣氛活躍,課堂效果比較理想。
而另一位老師在講《我與地壇》時,因為沒有留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結(jié)果在課堂教學中多處“問”而不“答”、“啟”而不“發(fā)”,急得她滿頭大汗,最后只能將自己的認識強加給學生,課堂效率大打折扣??鬃釉f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薄皯嵳?,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謂開其意。發(fā),謂達其辭。物之有四隅者,舉一可知其三。反者,還以相證之義。復,再告也。”孔子這段話的意思是:教學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從而著急、郁悶乃至悲苦的時候,不去啟示他、開導他??鬃拥睦碚撨M一步說明,只有學生獨立思考后產(chǎn)生問題,急切地想解決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師生共同探討,才可能一舉打破往昔啟而不發(fā),沉默寡言的教學氣氛,取得良好的實效。
因此,語文課堂教學主張“留白”,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讓學生先思后問,先問后講。這樣,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可充分挖掘?qū)W生的潛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其次,留給學生實踐的空間。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很多老師擔心預設的教學任務不能如期完成,往往是拼命趕時間,舍不得留給學生一定的實踐空間。只是忠實而有效地將自己的認識傳授給學生,讓學生被動接受,這樣的教學效果往往不令人滿意。筆者在一次作文公開課上,在引導學生找出病文存在的問題后,就立即要學生談修改意見,將病文中的空洞敘述轉(zhuǎn)為生動描寫。結(jié)果有的學生無言以對;有的學生慌不擇言、言不由衷、不著邊際;還有學生表現(xiàn)出“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口訥之態(tài),課堂氣氛陷入了清冷、死寂狀態(tài)。筆者意識到問題后,立即留給學生實踐的空間,讓學生親自找出所學課文中精彩的描寫語句,并讓學生討論概括其描寫手法,再讓學生用自己歸納的方法指導實踐,并給了學生充足的寫作空間。結(jié)果交換意見時,很多同學都有精彩的發(fā)言,有的同學還能對其他同學描寫的語句加以點評、糾正。正是因為給了學生足夠的實踐空間,讓學生進行了心靈深處的思考,才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效扭轉(zhuǎn)了課堂教學冷場的尷尬局面。
再次,留給學生作業(yè)的時間。
如今,很多學校是每天十二節(jié)課,全被安排得滿滿的,學生很少有自習時間,這就導致學生所學知識很快遺忘,課堂教學效率得不到保證。這就要求我們每節(jié)課騰出10分鐘左右的時間做與本課重點相關的作業(yè),讓所學知識得到及時的鞏固和反饋,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但是,“留白”不等于放羊散漫,它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有一個基本的布局,在實踐操作中需要老師具備一定的駕馭協(xié)調(diào)能力。例如,一節(jié)課該講什么,講多長時間,什么時候留白,留白度是多大等,都必須統(tǒng)籌安排。一般情況下,老師要精講相關的規(guī)律、要點,以騰出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去考據(jù)、求證、實踐。在留白的過程中,老師也大有作為,可以到學生中發(fā)現(xiàn)問題,從中得到啟發(fā),為自己更好地講解打下基礎,也可以臨場協(xié)調(diào)學生的矛盾,調(diào)控課堂秩序。當然,教師也需要有即興“留白”的心理準備。因為,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課堂教學強調(diào)自主性、開放性。課堂情勢變化難測,學生基于自己的個性、特長、興趣等已有知識,會提出超出教師知識范圍的新問題,教師要根據(jù)課堂動態(tài)作相應的調(diào)整。筆者在講《我與地壇》時,曾有學生提出“史鐵生的生死觀值得學習”。這一認識很有見地,若一帶而過,學生思維的火花很可能會一閃即逝,這時就需要即興“留白”,留給學生充足的思考、討論時間。適度留白后,學生會閃爍出許多智慧的火花。如:“史鐵生用他不健全的身體給我們所謂健全者上了深刻的一課,他讓我們明白怎樣活比活著本身更重要?!薄叭松谋举|(zhì)就是痛苦,痛苦是一本書,研究它、咀嚼它,會有諸多獨特的感覺?!薄叭藳]有了痛苦,就只剩下卑微的幸福了?!薄诹舭椎倪^程中,幾十顆心,以心印心,心心相印,沉浸在思想交鋒,情感相融,心靈交會的大場里,吮吸、消融、同化、排解,思維之神得以多方面的頓悟和升華,心靈之殿得以廣角的凈化和超拔。通過即興“留白”,課堂效率大大提高。因此,“留白”時,教師要協(xié)調(diào)好“講”與“白”的矛盾,處理好預先“留白”與即興“留白”的關系。
總之,“月盈則虧,水滿則溢”,有“白”才有余地,才有作為,才有發(fā)展。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要充分運用“留白”的藝術,將整個課堂教學流程安排得疏密有致,錯落相宜,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