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 李丹
試論《軍人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對學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陜西 李丹
當前,新學員普通存在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隱患?!盾娙怂枷氲赖滦摒B(yǎng)與法律基礎》課作為軍校新生第一門必修課,有必要加強對學員的心理疏導和健康教育,這對學員保持健康穩(wěn)定心理素質,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法制觀均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軍人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心理健康教育
軍校學員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他們肩負著實現(xiàn)未來我軍軍事現(xiàn)代化的歷史重任。如何在大學這個關鍵時期把他們培養(yǎng)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合格軍事人才和可靠接班人是軍校的根本任務。當前,80后、90后的新一代軍校學員,不僅有青年人特有的時代朝氣,面對這個多變的時代也普遍存在共同的心理隱患。而《軍人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以下簡稱“德法課”)課作為軍校新生第一門必修課,有必要加強對學員的心理疏導和健康教育,這對學員保持健康穩(wěn)定的心理素質,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法制觀均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1.從對新學員心理健康調查情況來看,在每年進行的新生心理健康情況的調查結果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當前隨著社會發(fā)展、科技進步和經濟的繁榮,現(xiàn)代社會經濟利益、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等的多樣化,對人們原有的生活理念和生存觀念產生了強烈的沖擊。同時,剛入校的新學員一般都要經歷角色轉變和適應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由于每個人的適應能力不同,因此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一方面,新學員一般思想比較活躍,個性張揚,對新鮮事物接受能力強;但是另一方面,很多學員也表現(xiàn)出理想信念薄弱,現(xiàn)實目標缺失,適應能力弱,生活自理能力差,團體協(xié)作意識較弱等問題。因此,學校作為教育者一方,必須重視和加強對新學員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以引導學員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質,順利完成角色轉變并為未來學習發(fā)展做好心理準備。
2.從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的功能與內容來看,二者相輔相成,彼此滲透。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是道德品質形成的基礎,德育離不開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動;另一方面,人的道德品質影響著心理健康教育,對心理健康教育起著導向作用。有些心理問題往往通過道德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有些道德表現(xiàn)往往反映著人的心理問題。心理健康教育是運用現(xiàn)代心理學及相關學科的理論,對學員進行健康思維、情感和性格等方面的引導和教育,其目的是促進學生心理成熟與發(fā)展。德育則是以科學的理論和哲學思想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質的教育,主要解決的是思想觀點、政治立場、道德品質和法律意識的問題。
3.從德法課的課程內容特點和性質來看,德法課是新學員入校后接觸的第一門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德法課主要是幫助學員增強社會主義法制觀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質,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和法律觀,進行社會主義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從某種程度上說,學員所產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法律觀在心理方面的反映,心理健康問題的解決要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法律觀為前提。另一方面,心理健康問題的存在,也必然影響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法律觀的確立。因此,通過德法課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是課程目標所在,也是學員自身發(fā)展的要求。
1.把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科學合理地融入德法課教學中?!督逃筷P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中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要以課堂教學為主要渠道,而教育部《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教學大綱》也要求在德法課中,要科學安排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具體來說,可以在第三章第三節(jié)“協(xié)調個人與他人的關系”中,通過專題講座的方式,展開講述學員在實際生活中困擾較多的人際交往問題的心理應對方法;在第六章第二節(jié)和第三節(jié)中關于“事業(yè)與愛情”的問題時,可以展開如何處理好事業(yè)、愛情、家庭關系方面的專題;在第八章講到“犯罪”時,可以展開涉及犯罪的心理和人格問題的專題。
2.把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手段融入到德法課中。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與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比較單一、呆板,通過教育者說教、灌輸或者其主觀愿望來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現(xiàn)象較為普遍。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更加靈活多樣,內容形式更加人性化。因此在德法課中可借鑒和適當引入心理教育的方法手段,比如將團體心理輔導、心理測驗和心理咨詢等方式引進到德法課教學中,使課內與課外、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在相應章節(jié)中,可以運用心理測驗的方法對學生心理狀況進行普查,從而更全面了解學生的特長和不足,了解學生的氣質類型、性格特征和能力特點,使德法課的教學更符合學生實際,從而達到心理健康和德育的教學目的。
3.要把課堂教學與課外教育相結合。目前,院校中從事心理咨詢的教員基本上是由“兩課”老師擔任,這就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從德法課堂中延伸到了課外。課堂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是針對生活中學員一般的、共有的心理問題,課外的心理咨詢則是針對單獨的個案,教員更能從根本上直接地解決學生的心理困惑,這種點對點、面對面的方式更利于咨詢雙方的溝通,同時使得思想政治工作在理解學生的基礎上實施,并被學生所接受。教員應該充分發(fā)揮這一平臺優(yōu)勢,與學員形成良好咨詢關系,在心理健康教育實踐中幫助學員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此外,課外教育還應該包括多種方式,比如充分運用校園廣播、校園網絡、校報、宣傳欄等宣傳媒體,使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更貼近學生實際,有更高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1】陳琴.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教學的實效性探索.考試周刊,2009(1).
【2】王美容,等.在思政教育中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康定民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年10月.
(作者單位:第四軍醫(yī)大學政治理論教研室)
(編輯 劉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