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山
苓桂術甘湯出自醫(yī)圣張仲景《傷寒論》,由茯苓 15g,白術 15g,桂枝8g,生姜5片,炙甘草 6g,大棗6枚組成,以溫腎健脾,利水消腫為用。本方廣泛應用于消化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以及婦科等方面,腎陽不足,水飲內停之癥,[1-5]筆者以此方治療神經系統(tǒng)疾患,主要為神經性水腫,醫(yī)辨證為虛寒者,均可取得滿意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患者,男,42歲,工人,2004年7月 8日就診。3天前,因扭傷而致腰痛,不能翻身側轉,繼之出現(xiàn)左下肢麻木,冷痛,沉重,動則加重,由他人抬入門診。查體:腰 4、5,骶 1棘突壓痛(+),叩痛(+),并向左下肢外側放射,左拉賽格癥(+);CT示:腰4、5,骶 1椎間盤突出,并壓迫硬膜囊。辨證:腎陽不足,水氣不化,侵淫經脈。治以溫陽利水驅寒通絡,擬以苓桂術甘湯加味。處方:茯苓 15g,白術15g,桂枝 10g,生 姜5 片,黨 參 15g,紅 花 15g,雞 血 藤 30g,白 芍 60g,大棗6枚。7劑,日 1劑,水煎服,并囑病人臥床休息。7天后復診,可自行步入門診,腰腿痛明顯減輕,上方減黨參,加入透骨草 15g,伸筋草 15g。10劑后,上述癥狀消失,自述腰困,給予壯腰健腎丸調理。1個月后復診,病愈,隨訪 1年未復發(fā)。
按:腰椎間盤突出癥,早期由于突出的椎間盤壓迫神經根水腫,出現(xiàn)一系列神經癥狀?!秱摗吩疲骸吧訇幉?,二三日不已,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此為有水氣,苓桂術甘湯主之。”本病例符合陽虛寒盛、水氣不化淫經脈之證。藥證相符,故藥到病除。
患者,男,32歲,工人,2005年 4月 20日就診。1天前出現(xiàn)左側面部麻木,松弛。查體:左額紋消失,閉目不能,鼻唇溝變淺,不能吹哨,自汗,乏力,怕冷,苔白潤,脈沉細弱。診斷:面癱。擬以苓桂術甘湯加味,處方:白芍 10g,桂枝 6g,白術 15g,茯苓 15g,生姜5片,防風 15g,黃芪 15g,僵蠶 10g,蟬衣10g??诜?0劑后,病告痊愈。
按:面神經麻痹早期表現(xiàn)為面神經水腫,鞘內積水。一般早期應用激素和維生素 B族并配合針灸理療,牽正散等治療。本病例,由于腎陽素虛,水飲內停,上泛于面部而致口角歪斜,麻木不仁,應用真武湯苓桂術甘湯切中病機,藥到病除。
患者,女,51歲,農民,2003年11月 20日就診。20天前突然出現(xiàn)眩暈、耳鳴、耳聾,在省城某醫(yī)院診斷為“梅尼埃綜合征”給予中西醫(yī)治療,具體用藥不詳,療效不佳。來診時患者自覺天旋地轉,耳鳴、耳聾,站立不穩(wěn),周身發(fā)冷、乏力、腰困,舌質淡苔白潤,脈沉細。擬苓桂術甘湯加減,處方:茯苓 15g,白術 15g,桂枝6g,澤瀉 15g,鉤藤 10g,天麻 10g,炙甘草6g,生姜 5片。每日 1劑,早晚溫服。7劑后復診,眩暈癥狀明顯減輕,但仍覺乏力,守上方加黨參 15g,黃芪 15g,繼進 10劑病告痊愈,隨訪1年未復發(fā)。
按:梅尼埃綜合征由膜迷路積水所致一系列臨床綜合征,符合中醫(yī)所述水飲內停,《傷寒論》云:“太陽病,頭眩,振振欲擗地者,苓桂術甘湯主之?!北静±?,辨證符合腎陽不足,水飲上泛之苓桂術甘湯證,故取得佳效。?
[1]李凜,李晰,李樹元.合方辨治雜癥 3則[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09,(10):80.
[2]張振濤.治療寒飲體會[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08(9).
[3]蘭本超.中西藥聯(lián)合治療梅尼埃綜合征 45例[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09(10):18.
[4]張世葳.辨證分型治療面神經麻痹[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09(5):17.
[5]梅湘江.中藥配合針刺療法治療周圍性面癱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08(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