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燕
(湖北省十堰市鄖縣胡家營中學)
從事初中英語教學近十年,我發(fā)現(xiàn)在農(nóng)村中學中從初二開始普遍存在學生兩級分化。而老師采用傳統(tǒng)的“一刀切,齊步走”教學模式,這樣就會造成,如果老師重心下移,要求降低,就有一部分能力好的學生吃不飽;而如果老師滿足一部分成績優(yōu)異學生的要求,就會讓很大一部分學生消化不良。久而久之,造成嚴重的兩極分化。城里孩子,家長重視,學生趕不上,或上補習班或請家教。而農(nóng)村學生,資源有限,單一靠老師來提高自己的成績,所以農(nóng)村教師只能從提高課堂效率入手來改變這種現(xiàn)狀。我認為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辦法就是要因材施教,分層教學。
所謂分層,就是教學中要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就必須尊重個體差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即強調(diào)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也關注并且尊重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師根據(jù)英語新課標的要求把學生分成幾個不同的小組,讓水平相當?shù)膶W生分在一個層。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目標要求,實行科學分層、分層授課、分層作業(yè)、分層輔導、分層考核、分層評價。開發(fā)出學生潛能,發(fā)展個性,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分層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每位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提高,讓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有對新知識的渴望,讓中等生把該掌握的知識全盤吸收,讓學困生能帶著濃厚的興趣學到一些最基礎的東西。
實施分層教學就是承認學生的差異性。因人而異,因人施教。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強調(diào)學生學有所得和個性發(fā)展,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體會到學習進步的喜悅,最終都能達到學會、學好的目的。
因此,就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成績以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信心、毅力、興趣、智力水平及內(nèi)在潛力來劃分學生層次,把學生劃分為A、B、C三個層次。我把班上的胡錦濤,李培等11個人劃分為A層,這些學生平時的成績都在100分以上,并且比較穩(wěn)定,學習興趣濃厚,基本功扎實,學習主動強,接受能力強,并有超前的學習愿望。班上的王欽、王娟、趙海軍等在英語學習中接受能力稍差,基礎不扎實,自覺性有些差,但有一定的能力和潛力,需要老師扶一把,給以一定的督促和輔導,因此我將其劃分為B層。C層次的學生成績基礎差,自覺性差,而且學習上反映慢,需要教師耐心指導,時刻提醒。如班上的何其、李朝峰等。然后,我把學生分成A、B、C三個層次8個小組,每個小組中都包含A層1人、B層2人、C層1人,這樣在小組合作時,確保B、C層學生能在A層學生幫助下排除語言障礙,負責他們作業(yè)的監(jiān)督和檢查、單詞拼寫、文章的背誦、習題的講解等,順利完成學習任務。但這樣的層次劃分不是一成不變的,要根據(jù)發(fā)展情況隨時調(diào)整,這樣分層設組能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在潛力,引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的英語水平就會大踏步提高。
所謂十個指頭有長短,不同的學生的認知水平、思維方式、學習需要、學習風格和學習能力存在差異,其學習的結果就有所不同,這種差異性對學習產(chǎn)生的影響也是不同的。所以,實施分層教學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有效的學習目標是必不可少的。目標的難易程度要適當,要適合于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既要注重特長生,又不能忽視中等生,更要照顧好后進生,不讓一個學生掉隊。
授課是教學的最重要環(huán)節(jié),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教學效果的優(yōu)劣,也是分層教學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授課時,樹立“猴子跳起來能摘到蘋果”的教育理念,不僅讓學生對要學習的知識信心十足,還要給他們施加一定的壓力。教師要在充分研究《英語課程標準》的前提下,仔細鉆研教材,細心了解學生,確定各層次目標,精心設計問題,注重分層訓練。教學中,教師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并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接受能力差異。
作業(yè)不僅是用來檢測學生對課堂所學知識掌握情況,也是查漏補缺的重要手段和途徑,有助于教師正確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便于開展個別教學活動,有助于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分層練習是分層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在農(nóng)村學校中,由于缺乏語言環(huán)境,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英語聽得少,聽力水平差,不愿開口講,開口怕講錯,懶得開口讀,怕被人笑話。因此,在布置作業(yè)時,可根據(jù)不同層次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對課堂作業(yè)的要求可以是:C層學生以抄寫、朗讀、記憶為主;B層學生通過造句、閱讀、復述課文等形式來鞏固所學內(nèi)容;A層學生通過寫作、閱讀理解訓練來鞏固所學語言。
在考試中對所有學生使用一張試卷,是不合理的。這樣C組學生成績勢必不理想,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悅,長此以往,C組學生難免會“破罐子破摔”。實施分層教學要求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進步,都能找到成就感。分層教學要求評價也要相應分層。我們在命題時設計兩套試卷,A卷為基礎題,分值為120分,要求B、C層完成。B卷為提高卷,設計一些較難的題目,要求A層完成。讓B層學生在B卷中選作一些題,對B層做的A卷折合70分,做的B卷折合50分。這樣A、B、C三層的同學通過自己的努力都能取得一個滿意的成績:A層的學生既鞏固了基礎,又拓寬了知識面;B層的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學習成績,逐漸向A層轉化;C層的學生通過分層教學,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獲得了成就感,因此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激發(fā)了學習積極性,使成績有了提高,最終進入良性循環(huán)。
經(jīng)過近兩年的實踐摸索,我覺得在農(nóng)村中學英語中實施分層教學既適應了農(nóng)村教學資源不足的客觀條件,也符合“生本教育”為了一切學生的教育觀念,最主要的是使每個層次的學生得到提高。特別是基礎較差的學生,克服了過去那種自卑心理,重新樹立起了學好英語的自信心。學生回答老師的提問也是爭先恐后,課堂氣氛很活躍,學生潛力被挖掘出來,成績也都有所提高。A層學生的優(yōu)越感沒有了,有了新的目標,學習動力更足;B層的學生感到學有所獲,并嘗到了學習英語的甜頭,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高漲起來,改變了過去那種“要我學”的被動局面;C層的學生也覺得被重視起來,不再是被人遺忘的角落,對英語也產(chǎn)生了興趣,多數(shù)學生表現(xiàn)出主動學習的傾向。
總之,分層英語教學能可以實現(xiàn)“人人樂學英語,人人學到英語,人人提高英語”的目標,創(chuàng)設積極主動,生動活潑的的課堂氣氛。符合新課程教改的指導思想,使學生在和諧的境界中成長,使學生素質得以全面和諧地發(fā)展。
楊澤源.英語分層教學初探[J].中學教學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