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慧芳 謝 斌
(江西理工大學信息工程學院,江西贛州,341000)
《通信原理》雙語教學的研究與探索
沈慧芳 謝 斌
(江西理工大學信息工程學院,江西贛州,341000)
雙語教學是教育改革的有益嘗試,也是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開展雙語教學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國際前沿技術以及提高英文閱讀能力。文章結合通信工程專業(yè)的重要專業(yè)基礎課《通信原理》進行了雙語教學的實踐探索,針對該門課程的特點,對如何有效地開展雙語教學進行探討,詳細介紹了《通信原理》課程雙語教學中教材的選用以及合理的教學策略,針對雙語教學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問題提出了一些見解,并對如何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進行分析。
雙語教學;通信原理;教學模式;教學策略
在高校中開展雙語教學,是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有益嘗試,是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按照“教育要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要求,為適應經(jīng)濟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戰(zhàn),本科教育要創(chuàng)造條件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公共課和專業(yè)課教學。對高新技術領域的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等專業(yè),以及金融、法律、國際貿易等專業(yè),更要先行一步,力爭三年內,雙語教學課程達到所開課程的5%~10%。因此在通信工程專業(yè)開展雙語教學迫在眉睫。本文結合通信工程專業(yè)重要專業(yè)基礎課《通信原理》的課程特點,從開展雙語教學的意義、教材的選擇和使用、教學策略以及雙語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等方面進行闡述。
雙語教學的英文是“Bilingual”,其定義是“The use of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即在授課過程中使用外文教材,同時用漢語和外語進行講解并組織完成教學任務,達到傳授知識的目的。強調的是以兩種語言為工具,進行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和運用。
雙語教學可有不同的模式,包括:
(1)沉浸型:完全使用一種非母語進行教學。
(2)保持型:使用母語教學,然后逐漸地使用第二語言進行部分學科的教學,其他學科仍使用母語教學。
(3)過渡型: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語,然后逐步轉變?yōu)橹皇褂玫诙Z言進行教學。
實際教學中,考慮到教師和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通常使用保持型或過渡型雙語教學。
《通信原理》課程是信息工程專業(yè)學生構建信息專業(yè)知識結構體系的基礎,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由于通信技術發(fā)展迅速,為跟蹤通信領域的前沿方向,加快與國際接軌,在通信工程專業(yè)開展雙語教學勢在必行。因為:
(1)選用優(yōu)秀的外語原版教材,有利于傳授學科最前沿的知識,而且教輔資料豐富。
(2)可以讓學生用英語直接學習專業(yè)的基本詞匯和理論,提高其閱讀英文文獻的能力。
教材既是教師授課的主要工具,也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參考資料,所以選擇一本合適的教材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教材內容既要涵蓋《教學大綱》內容,又能反映通信技術的國外前沿理論和最新學術動態(tài)。
經(jīng)過慎重挑選,我們選用經(jīng)典原版《Communication Systems(4th edition)》([加]Simon Haylin著)作為教材。該教材體系完整,重視基本概念的表述和基本技能的訓練,內容安排合理,由淺入深,論證嚴謹,闡述富有啟發(fā)性,并且教學資源豐富,利于教學。同時以國內經(jīng)典教材《通信原理(第六版)》(樊昌信著)作為主要參考書。
雙語教學的主要任務是系統(tǒng)講授專業(yè)基礎和前沿知識,同時使學生掌握相關的外語專業(yè)詞匯和表達方式,提高學生在專業(yè)領域的外語應用能力。因此,雙語教學不能沿用專業(yè)外語教學的方式。
為使雙語教學達到良好的效果,可采用以下策略:
(1)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在每次下課前對本次課程進行簡單總結并簡述下次授課內容,使授課達到良好的效果。
(2)教學過程中,主動提問讓學生回答,強調師生進行交流和互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通過考核方式引導和督促學生閱讀外文資料,使其在閱讀中掌握和鞏固所學內容,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速度、理解的準確度和深度。
(4)制作和使用全英文多媒體課件,可在課件中將重點單詞標注出來,教學時將常用的專業(yè)詞匯進行滲透,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消化所學知識。
雙語教學要求教學安排從外語語言點向專業(yè)知識點轉變,外語教學從傳統(tǒng)的以教師授課、灌輸知識為主的方式向與專業(yè)教學相適應的注重研究方法、提出問題的方式過渡。目前實施雙語教學存在的制約因素和問題有以下幾方面[4]:
(1)缺乏優(yōu)秀的雙語教學師資。優(yōu)秀的雙語教學師資是指既懂專業(yè)知識又能用較為流利標準的外語準確表達專業(yè)課內容的教師,是推動教育體制改革的根本動力。首先學校應加大投入力度,對雙語教學進行教改立項,選派外語基礎較好的專業(yè)課教師進修深造,加快培養(yǎng)更多合格的雙語師資;其次鼓勵在高校工作的留學歸國人員承擔實施雙語教學的任務;再次聘請外籍專業(yè)教師承擔專業(yè)課教學的任務。
(2)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學生在進入大學時的外語水平就存在著一定的差距,經(jīng)過兩年基礎外語學習,加上學生對外語學習的重視和努力程度不同,這種差距會更大。此外,許多通過了英語等級考試的學生,在聽力和口語方面的能力也不容樂觀。因此,大力推進雙語教學還應考慮學生外語接受能力的問題,在初期考慮使用英文原版教材、英文課件和試卷,用漢語授課。如果學生經(jīng)過一段時間適應期能夠接受,可適當用英文進行授課。
(3)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性學習在當今知識經(jīng)濟時代尤為重要?!锻ㄐ旁怼氛n程的特點是理論性較強、內容較多,加上雙語教學又多了英語學習這一部分,因此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和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雙語教學更為重要。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5]可從多方面來進行改善:
首先,教師備課時需要勤翻閱專業(yè)外文詞典,深入鉆研,不斷積累和整理與專業(yè)相關的詞匯信息,可在授課時更好地為學生進行講解,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其次,準備好的教案。好的教案體現(xiàn)在重點突出、設計靈活、聯(lián)系實際,根據(jù)學生的特點,盡量采用他們感興趣的事物或話題來吸引其注意力,調動其積極性。同時,考慮到學生的成績狀況和理解能力不同,設置不同梯度的問題供不同層次的學生回答,使他們能參與到課堂中,對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積極性有極大幫助。
再次,善于用啟發(fā)式進行教學。平鋪直敘的講述往往會使學生失去學習和參與的熱情,學生不易從課堂上及時獲取知識,因此應在課堂上善用啟發(fā)式,由淺入深,使正確的答案或結論從學生口中得出。這樣既牢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生對知識的印象特別深刻,可以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通信原理》課程的雙語教學是時代飛速發(fā)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學生能力的有效途徑。雙語教學對教師和學生雙方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教師的教學方法與學生的學習方法要形成一種新的模式,才可使兩者同時受益。什么樣的雙語教學方法對學生適用,還有待于我們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進一步探討和完善。
[1]陳有真.高等院校開展雙語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5月:60~62.[2]韋曙林. 高校雙語教學的課程定位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年5月:201~202.
[3]宋鐵成.“通信原理”課程雙語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5月:95~96
[4]蔡鈴鴿,黃繼翔.“通信原理”多元化教學的探索實踐[J]. 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09,31(3):95~97.
[5]肖洋,李芳.如何在雙語教學中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J]. 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3:49~52
10.3969/j.issn.1001-8972.2011.005.082
本文系江西理工大學“質量工程”項目基金資助
沈慧芳,女,助教,畢業(yè)于西安電子科
技大學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yè),獲碩士學位,研究方向:雷達信號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