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曉紅
(吉林省吉林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呼吸內科 吉林省吉林市 132012)
上呼吸道感染簡稱“上感”,為外鼻孔至環(huán)狀軟骨下緣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癥的概稱。主要病原體是病毒,少數(shù)是細菌。發(fā)病不分年齡、性別、職業(yè)和地區(qū),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感。目前對此沒有特效藥,一般的抗生素對上呼吸道感染無明顯的治療作用,如果過多地或不必要地使用抗生素會對人體產(chǎn)生一些毒副作用,只有在已經(jīng)繼發(fā)了細菌感染的情況下才適當選用一些敏感的抗生素。針對上呼吸道感染的特點,我們采用喜炎平注射液(由江西青峰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20026249)對100例病人進行治療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本組100例患者,男性45例,女性55例,年齡最大82歲,最小16歲,平均年齡40歲。病程3h~5d,平均37h,實驗室檢查:白細胞大多正?;蚱?伴淋巴細胞比例增高,細菌感染者有白細胞計數(shù)與中性粒細胞增多和核左移現(xiàn)象。上述病例根據(jù)其病程、癥狀、體征,結合周圍血象和陰性胸部X線檢查均符合上呼吸道感染診斷標準[1]。
用喜炎平注射液250mg+0.9%生理鹽水,每日1次靜點,自覺癥狀、體征消失而停藥,治療期間加強護理,保證休息和足夠的營養(yǎng),攝入適量水分,同時給予適當?shù)膶ΠY處理,如高熱可用退熱藥或物理降溫,鼻塞嚴重時用滴鼻劑等。
痊愈:癥狀、體征完全消失,相關檢查指標均恢復正常。
有效:癥狀、體征消失或部分消失,相關檢查有一項未恢復正常。
無效:癥狀、體征無改善,相關檢查無好轉或病情加重。
痊愈86例,占86%;有效12例,占12%;無效2例,占2%,總有效率98%。治療后體溫開始下降時間最短1h,最長1d,體溫恢復正常時間平均1.5d。
大多數(sh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為病毒感染,抗生素非但無效,還可引起機體菌群失調,有利于病毒繁殖,必須避免濫用。中國的中藥對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療有很好的療效,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藥一般具有較強的抗病毒、解熱抗炎、增強機體免疫等作用[2]。喜炎平注射液主要成分為穿心蓮總內酯磺化物(甲素、乙素、丙素、丁素),其通過磺化引入親水基因的方法加以制備的,它改變了穿心蓮內酯類成份本身的結構,藥理效應也因結構改變而增強,生物活性較傳統(tǒng)的穿心蓮制劑大大提高,毒性亦減得多。藥理實驗表明本品對腺病毒Ⅲ、流感病毒甲Ⅰ、流感病毒甲Ⅱ、流感病毒甲Ⅲ、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有滅活作用;對革蘭氏陽性及陰性菌包括致病性大腸桿菌、肺炎雙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等細菌均有明顯的殺菌和抑菌作用;對多種內毒素、肺炎球菌、溶血性鏈球菌所致的發(fā)熱有解熱作用,其口服300mg/kg的解熱作用與同等劑量的阿司匹林相當,對多種炎癥模型如蛋白、組織胺、二甲苯等所致的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巴豆油出血性滲出等具有不同程度抗炎作用。同時喜炎平注射液能提高血清備解素水平,增強白細胞和單核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提高脾內T、B細胞密度、促進免疫球蛋白形成,從而增強機體對感染的應激能力,能使急性感染所致發(fā)熱、炎癥迅速消退,療效顯著,副作用小,縮短病程,對提高療效和減輕患者負擔均具有重要意義。
[1] 陸再英,鐘南山.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
[2] 陳永輝.中藥治療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劑型評價[J].中醫(yī)兒科雜志,2008,4(4):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