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榮 鄭江程
(浙江省衢州市柑橘科學研究所 324000)
2010年7月下旬以來,隨著藥材市場枳殼價格的迅速走高,衢州市干胡柚片的收購價格看漲,常山縣、柯城區(qū)、衢江區(qū)等地的橘農紛紛將胡柚青果摘下制作干胡柚片以增收,遍地晾曬的胡柚片成為衢州市橘鄉(xiāng)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干胡柚片呈現(xiàn)產銷兩旺的良好局面。
藥材商近幾年來一直都在衢州市收購干胡柚片,作為枳殼出售給藥材批發(fā)市場。椪柑、蜜橘的青果也有作干片的,但數(shù)量很少,而胡柚作干片最受歡迎。生產干胡柚片采摘青果從7月下旬開始,至9月初結束。胡柚青果從樹上摘下后,橫切一刀成兩半,在烈日下曬上3d(天),就成了干胡柚片。平均5kg青果可以曬1kg干胡柚片。干胡柚片的產地收購價格近幾年來一直徘徊在5.8~8.4元/kg,而2010年創(chuàng)新高達到了11.2元/kg,比2009年提高了87%。據(jù)衢州市柑橘產業(yè)協(xié)會統(tǒng)計,2010年全市銷售干胡柚片4650t,實現(xiàn)銷售收入5208萬元。胡柚主產地的常山縣招賢鎮(zhèn)橘農銷售干胡柚片100余t,增收100多萬元。
2010年前干胡柚片售價不高,橘農主要將疏下的青果和落地果制作干胡柚片,而當年售價提高后,橘農除了疏果和檢落地果外,還將橘園內全部青果摘下制作干胡柚片出售。每667m2可采青果1500kg左右,可生產干胡柚片約300kg,銷售后可得收入3360元,除去農資和人工成本360元,農民每667m2凈收益約3000元。
如果是疏果則可以促進留下果實品質的提高,如果是全部摘除青果能促進胡柚樹勢的強旺。不論是疏果還是全部摘除青果都會促進第二年果實產量的提高。由于早采大大節(jié)省了胡柚后期管理的成本,尤其是胡柚成熟鮮果的采摘、貯藏保鮮以及分級包裝的成本,生產干胡柚片的效益非常顯著,橘農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
枳殼是我國傳統(tǒng)常用中藥材,已有1000多年的應用歷史,在國內外久負盛名。枳殼主要用于中醫(yī)配方和加工中成藥。近代國內藥理研究證明,枳殼、枳實在治療心血管病、升壓、強心方面收到較好效果,還用于治療胃擴張、胃下垂、脫肛、疝氣等疾病,醫(yī)療價值不斷提高,開發(fā)前景廣闊。枳殼以湖南產量最大,江西的質量最好。江西產枳殼以其皮青肉厚的品質深受藥廠、藥商的青睞。枳殼包括酸橙、枸椽、代代等柑橘屬植物的干燥未成熟果實。7月~8月果皮尚綠時采收,自中部橫切為兩半,曬干或低溫干燥。青果呈半球形,直徑3~5cm。外果皮棕褐色或褐色。氣清香,味苦、微酸。
胡柚不屬于傳統(tǒng)意義上的枳殼植物,但其青果因皮青肉厚而品質較好。在衢州收購的干胡柚片在市場上被統(tǒng)稱為江西產枳殼出售。
酸橙、枸椽、代代等用作枳殼的柑橘屬作物主產地在湖南,而江西、重慶、四川等地也有生產。1998年市場上的枳殼銷售曾達到15~16元/kg的高價,江西、湖南、四川等地的橘農種植積極性普遍高漲,該年秋冬季紛紛購苗栽植,栽植面積大幅增加。2003年大部分樹進入盛果期,產品上市量明顯增大,出現(xiàn)滯銷,價格隨之下跌至5~7元/kg。2004~2005年市價仍只有6~7元/kg。由于價位偏低,老產區(qū)橘農放松了對枳殼樹的管理,部分枳殼樹被砍伐,有的枳殼園因失管病蟲害發(fā)生嚴重而絕收,導致產地面積逐步減少,產量也逐年下降。2008年和2009年霜凍、洪澇、干旱等自然災害嚴重,導致枳殼總產量大幅下降,再加上連續(xù)幾年市價走低,枳殼采果及加工較費工費時,產地橘農大多出外務工而無暇顧及枳殼采收,導致上市商品進一步減少。因此,近年來藥市枳殼庫存量偏少,貨源不足。
近幾年來,相關制藥企業(yè)陸續(xù)進行了GMP認證,并相繼開發(fā)出新的枳殼飲片中成藥,且枳殼相關產品出口量增加,從而加大了對枳殼的需求量。據(jù)有關部門統(tǒng)計,近兩年國內市場對江西枳殼的需求量每年以25%左右的速度遞增。如最近太極集團的枳殼用量很大,且每年都在增加。
酸橙、枸椽、代代等傳統(tǒng)枳殼用柑橘屬植物,存在結果投產期過遲或樹體過于高大以及豐產性欠佳等不足,而胡柚與其相比,有以下優(yōu)勢:(1)胡柚青果皮青肉厚,作枳殼用質量優(yōu);(2)抗寒耐旱適應性廣,豐產穩(wěn)產;(3)樹冠圓頭形,樹體高度適中,管理容易;(4)生產基地技術先進,管理水平高,部分柚園已通過出境果園注冊登記甚至歐盟GAP認證,為建設胡柚干片標準化生產基地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干胡柚片生產也存在一些不足,江西枳殼在市場上久負盛名,而衢州市的干胡柚片是以江西枳殼的名義在市場上銷售的,不利于打造自己的品牌。另外,對胡柚青果作干片的市場容量、詳細的技術工藝參數(shù)以及如何規(guī)范化管理了解不多。
胡柚作為衢州本地選育的特色水果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干胡柚片生產開發(fā)了胡柚的新功能,為柚農增收開辟了新途徑。但干胡柚片生產還處于起步階段,如何抓住這一有利時機趁勢而上,是一個艱巨的任務。為此,就促進干胡柚片產業(yè)化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2010年干胡柚片的高價格關鍵是市場供不應求引起的,當前尚不清楚市場對枳殼的年需求量以及主要藥材批發(fā)市場的情況,也不了解湖南、江西等主要枳殼產地的面積規(guī)模、生產水平、管理現(xiàn)狀以及生產潛力。只有對相關產業(yè)的主要供需情況有一個基本了解掌握,才能作出科學的產業(yè)規(guī)劃、扶持政策和發(fā)展措施。
對枳殼優(yōu)質品進行理化測試,了解掌握產品的水分及干物質含量、主要藥用成分的種類與含量,不同時期采收的青果對成品的質量影響,天然曬制與機器烘干對成品質量的影響,胡柚青果干片制作的成本分布,青果部分疏除和全部摘除對當年及來年的產量影響,胡柚干片生產柚園的配套生產技術,以及胡柚干片生產的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的認證標準及管理要求。
鼓勵胡柚干片初加工企業(yè)建設標準化的生產線,提高產品的質量水平。推廣GAP標準生產技術,建設胡柚干片用的標準化胡柚生產基地。大力招商引資,引進大中型枳殼中成藥生產企業(yè),推動胡柚干片標準化生產基地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