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維林 李宏印
(陜西理工學院體育學院,陜西 漢中 723000)
休閑體育教育與高校體育教材體系改革
孟維林 李宏印
(陜西理工學院體育學院,陜西 漢中 723000)
休閑體育教育在一定意義上是以“休閑體育活動”為內(nèi)容的教育過程。它提出了大學體育教材體系如何體現(xiàn)休閑體育教育教學目標的時代性;如何處理好教材體系“打破”與“重構”的辨證關系;如何處理好不同體育素材之間的內(nèi)部邏輯關系;如何實現(xiàn)體育教學“過程的休閑性”和“目的的健康性”有機統(tǒng)一等問題。
普通高校 休閑體育教育 教材體系 構建
縱觀新中國高校體育教學內(nèi)容的演進,不難發(fā)現(xiàn)不同時代的高校體育教材體系都是其特殊歷史條件和教育背景的產(chǎn)物。由于普通高校體育教材體系具有時代性特征,因而使其在“普遍有閑的社會”背景下又成為一個具有新意的研究課題。
通常教材體系依據(jù)教學目標而設計,同時又受制于體育教學內(nèi)容的內(nèi)部邏輯關系。依據(jù)教學目標設計教材,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教材的加工問題,也就是“教材化”問題。依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內(nèi)部邏輯關系設計教材,需要解決教材的系統(tǒng)性問題,也就是不同性質的教學內(nèi)容依據(jù)什么內(nèi)部的必然聯(lián)系而編撰的問題。休閑體育教育理念的提出首先充實了大學體育的教學目標體系,同時又涉及了休閑運動項目的引入問題。因此,構建休閑體育教育的教材體系將是一項持久的系統(tǒng)工作。
休閑體育教育是人類為了把握余暇、培養(yǎng)休閑能力而進行的一種社會實踐活動。也可以說它是一種通過身體活動謀求個體身心健全發(fā)展的集競技性、表現(xiàn)性、娛樂性和教育性為一體的社會實踐活動[1]。其它關于對體育教育概念的闡釋,也大多是從休閑體育教育的意義、價值和功能層面展開,在此不作累述。本研究認為,從動態(tài)的發(fā)展視角來看,休閑體育教育并不是一種特殊的體育教育形式,他是體育教育時代性的反映,也可以說是工業(yè)社會推動下“休閑”和“體育教育”的兩個文化范疇的交集。從社會系統(tǒng)的基本建制來看,休閑體育教育是現(xiàn)代休閑生活方式的基本內(nèi)核;從體育教育的過程結構來看,休閑體育教育是休閑化了的體育教學過程;從教育的價值取向上來看,休閑體育教育自我意識和諧的獲得過程[2]??梢娀诓煌囊暯莵碚J識休閑體育教育,我們會得到不同的認識結果。
如果從體育教材的結構體系來看,休閑體育教育則成為以“休閑體育活動”為素材的教育過程。這樣一來休閑體育教育不僅僅要將休閑運動項目引入教材體系,還必然涉及對現(xiàn)行體育教材體系的改造問題。因為我們不能假定通過主觀的努力和傳統(tǒng)教材體系的實施可以實現(xiàn)休閑體育教育的價值取向。
21世紀的高校體育是課程是寓促進身心和諧發(fā)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學教育、生活與體育技能教育于身體活動并有機結合的教育過程;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徑。然而,長期以來,我國大、中、小學體育課程教學內(nèi)容無層次、無特色,交叉重復現(xiàn)象嚴重[3]。在“三基”論和體質論的高校體育教育階段,這一課程內(nèi)容的設置對實現(xiàn)高校體育教育教學目標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受21世紀高等教育目標和高校體育教育教學目標多元化的影響,此種課程內(nèi)容既難以滿足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需要,又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高校體育目標的實現(xiàn)。
2002年頒布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沒有提出具體的高校體育教學內(nèi)容要求[4],從而給予了高校選定教學內(nèi)容更大的自主權。其目的是希望各高校能夠結合自身實際確定教學內(nèi)容,改變高等院校教學內(nèi)容千篇一律的現(xiàn)狀,滿足學生不同層次的體育需求,使其更好地服務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然而,在這一過程中有部分高校“一窩蜂”式的照抄照搬,其意義及效益大打折扣[5]。目前,真正能夠建立起具有地方或本校特色教學內(nèi)容體系的高校依然是鳳毛麟角。
現(xiàn)代競技運動項目作為高校體育教學內(nèi)容的主體并沒有什么錯誤,關鍵是要對其進行教材化改造。事實上這一問題早在1978年就被提出,當時的提法是“打破以競賽為中心的體系”,其含義是“打破以競賽為中心的教材編排體系”[6]。然而時至今日“競技運動教材化”的理論和規(guī)律依然在探索之中,各種各樣的體育教育思想、教育目標依然在通過未經(jīng)改造的競技運動項目來實現(xiàn)。盡管各種新的觀點和理性認識成果不斷出現(xiàn),但遺憾的是從理論到實踐的道路多年來進展甚微。
于光遠先生在論述關于“玩的價值”時曾指出:“玩是人生的根本需要之一,要玩的有文化,要有玩的文化,要研究玩的學術,掌握玩的技術,發(fā)展玩的藝術”[7]。從休閑的視角來看,當前的高校體育教學未嘗不是一種“掌握玩的技術和發(fā)展玩的藝術”的過程。然而,當前高校體育的教學內(nèi)容中還很少見到具有時代氣息的“玩的技術和玩的藝術”。要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發(fā)展“玩的技術和玩的藝術”,首先應當解決師資隊伍的配備問題,然而從專業(yè)院系體育師資培養(yǎng)的角度來看,這一問題的解決還需時日。
2002年教育部頒布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從基本目標和發(fā)展目標兩個層分別對運動參與目標、運動技能目標、身體健康目標、心理健康目標、社會適應目標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從而構建了高校體育的目標體系[8]。八年來社會環(huán)境、教育背景、青少年身體健康狀況以及人們的體育需求均發(fā)生了顯著變化,尤其是休閑體育教育理念的提出,從精神層面的自我意識和諧的獲得,技能層面的“休閑化的體育運動項目”的掌握,參與方式層面的“追求過程的休閑”等方面超越了原有的目標體系,而這些變化都將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高校體育教材體的構建。
前面談到休閑體育教育在一定意義上是以“休閑體育活動”為素材的教育教學過程。因此,休閑體育教育必然提出了對原有高校體育教材體系的“打破”與“重構”這一課題,休閑體育教育對現(xiàn)行高校體育教材體系的“打破”與“重構”并非是對原有教材體系的否定,也不是對體系中個別“元素”的破與立,而是在新的教育背景和體育教育思想下的改革和發(fā)展。休閑體育教育對原有體育教材體系的“打破”,既包含了“競技運動教材化”改造這一傳統(tǒng)問題,又包含了地方傳統(tǒng)運動項目、新興體育項目的引入。而休閑體育教育對原有體育教材體系的“重構”,應當是在“健康第一”指導思想下的體育教材體系“重構”,它既包含了教材系統(tǒng)性問題的探討,也包含了休閑體育項目教材化改造的原理和規(guī)律的研究。
體育教材體系的內(nèi)部邏輯要求,體育教學目標決定教學內(nèi)容的選編;體育教學目標決定教學內(nèi)容的分量;體育教學目標決定教學內(nèi)容的加工[9]。因此,隨著休閑體育教育理念下,高校體育目標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必然要求其教材內(nèi)容體系的重構。將休閑運動項目經(jīng)教材化改造后納入教材體系是高校教材體系發(fā)展的必然。這樣就必然出現(xiàn)了怎樣有機融合競技體育項目、休閑運動項目、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使其共同服務于高校體育教育目標的問題,換句話說就是如何處理好不同性質體育教材的內(nèi)部邏輯性關系問題。
2007年5月頒發(fā)的《關于全面啟動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通知》要求各級各類學校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廣大青少年學生走向操場、走進大自然、走到陽光下,積極參加體育鍛煉”[10]。《通知》的這一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和休閑體育教育理念下追求“過程的休閑性”有異曲同工之妙。如何在運動的過程中實現(xiàn)休閑的目的,通過體育休閑的過程實現(xiàn)增強體質的目標,是休閑體育教育理念下教材體系建設面臨的重要課題之一。具體的說也就是所選取的教材既要能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有助于積極休閑生活方式養(yǎng)成;又要具有較強的技藝性和技巧性,有助于提高學生對自己身體的支配能力;同時還必須通過一定的努力方可掌握并運用。
[1]程一軍.休閑體育教育:現(xiàn)代大學生的必修課[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7(2):17-19.
[2]孟凡強.休閑體育教育內(nèi)涵解讀[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8(9):77-80.
[3]孟凡強.休閑體育教育教學改革初步探索[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8(10):72-76.
[4]教育部教體藝司.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Z].北京:教育部,2002.
[5]孟凡強.休閑體育教育的研究現(xiàn)狀與問題[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8(7):83-87.
[6]孟凡強.亞競技運動與現(xiàn)代學校體育[J].體育學刊,2005(1):123-126.
[7]孟凡強.亞競技運動與高校體育改革的理性思考[J].漢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4(2):88-92.
[8]教育部教體藝司.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Z].北京:教育部,2002.
[9]毛振明,賴天德. 論體育教學目標與體育教學內(nèi)容的關系——兼析“目標引領教材內(nèi)容”與“課程內(nèi)容資源開發(fā)”的問題[J].中國學校體育,2005(6):50-52.
[10]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關于全面啟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通知,2007(4):26.
Leisure Sport Education and University Sports Teaching System Reform
Meng WeiLinLi Hongyin
(P.E.Dept.of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zhong Shaanxi 723000)
The leisure physical education in a certain sense isquot;leisure sportsquot;as the content of the education process.The paper proposes the university sports teaching material system to reflect the leisure sports teaching goal of the times;how to deal with the teaching material system toquot;breakquot;andquot;Reconstructionquot;of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how to deal with different physical material between the internal logic relationship;how to realize the organic unification ofquot;the leisurenessof sport teaching processquot;andquot;the healthquot;of sport education goals.
collegesand universities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aterial system construction
G807
A
1004—5643(2011)08—0123—02
1.孟維林(1989~),男,學生。研究方向:體育人文社會學。
作者簡介:2.李宏?。?957~),男,教授。研究方向:體育人文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