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成濤
(陳成濤:深圳廣播電視大學,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法。)
伴隨著通識教育觀念的推行和大學英語教學體制改革的深入,大學英語教學大綱出現(xiàn)了眾多通識教育相聯(lián)系的科目,同時教學大綱也面臨著新而高的要求甚至挑戰(zhàn),這就要求在英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英語語法、英語詞匯的傳授,而且還應該在課堂上讓學生廣泛涉獵外國文化知識,從各個方面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促進學生全方面發(fā)展。
增強學生學習外國文化意識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在于使得學生明白英語語言的學習和英語文化之間的聯(lián)系。站在語言學的角度,語言是一門涉及語言、語法以及詞匯的系統(tǒng)學科,但在實踐過程中語言則又成為了具有社會性質、文化內涵和社會因素的社會現(xiàn)象,這是在日常交流中總結出來的。而文化乃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群居的生活方式,有一整套和系列文化產品有關的生活實踐系統(tǒng),并且以世界觀念為首要基礎。語言和文化二者是不可分割的關系,相互制約并影響,二者共同反映出不一樣的民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學習語言語言認為是學習英語文化,若要學好英語,則必須充分發(fā)揮英語文化在教學過程中對英語閱讀教學、口語教學、翻譯教學、聽力教學以及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作用。
談及文化,內容之廣,涉獵之多。一個國家的文化囊括了一個國家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風俗習慣以及宗教信仰等等。而相對于一個學習英語的人來說,對他國文化有著一定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這是學生開展語言交流、溝通,語言學習活動的必要手段和重要方式。不少學生曾經(jīng)因為對他國文化缺乏一定的了解而鬧笑話、犯錯誤,影響了彼此間的正常交流不說,甚至造成了彼此間的誤會。但是對于國外文化要做到真正意義上的領悟還是相當不易的,尤其是理解那些潛在的文化,更不用說是以合理的眼光去看這些特點了。
大學英語教學的基礎組成部分之一是閱讀教學,閱讀整篇文章的同時理解它首先需要掌握的是基本語法知識和部分英語詞匯量,但是這并不代表掌握了一定的英語語法和詞匯量就能完全搞懂一整篇英語短文。閱讀是體現(xiàn)一個人綜合能力的課程,不管是英語閱讀還是中文,閱讀一篇文章的深淺直接取決于一個人文化知識、語言知識,甚至其他專業(yè)知識的熟悉程度。譬如我們在做一篇英語閱讀理解的時候,我們發(fā)現(xiàn)文中所有的英語單詞幾乎都曾打過過交道,也沒有什么比較難以把握的英語語法和詞匯,卻因為對西方文化了解程度不夠深入使得我們在真正意義上搞懂一篇英語閱讀理解時無計可施。再舉一個實例,TOVingoFloridwasinfactt helandofpromise,這是來源于大學英語精讀版第一冊里一篇閱讀理解所出現(xiàn)的一句話,當這句話出現(xiàn)在學生面前時,都覺得好像懂但是又覺得并不是那么回事,很多同學都被thelandofpromise這句話擋住了思路,不能理解。
根據(jù)筆者長期的英語教學實踐經(jīng)驗觀察,不少學生有著良好的英語聽力基礎,基本上可以能夠聽清英語聽力材料所播放的內容,卻因為對外國文化掌握不深,使得學生在答題的過程中犯錯誤。譬如,gasstation出現(xiàn)在英語聽力材料中的時候,gasstation這句話同學一般都知道其能夠賣汽油,但是卻不知這個地方還可以賣香煙,因此幾乎所有學生有直接根據(jù)已有知識劃掉潛意識里不可能的選項。對于這個短語所潛藏的背景文化知識不了解很可能讓學生不能做出正確的抉擇,因而失分。
不少學生從小就有不錯的語言表達能力、語音語調方面也比較地道、也沒有什么重大的基本語法知識,但是他們在與老外的交流過程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交流不順暢,彼此不能很好地了解相互的意思而尷尬的局面,甚至有時候會不歡而散,這很可能在交流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一些誤會,而誤會很大程度上則源于對各自國家、民族文化的不了解。我的一個學生曾遇到過這樣的一件事情,在回家的途中,他看見一位大約六十多歲而且看起來非常疲倦的老外,于是他走上去友好地說,您這么大的年紀了,可要注意身體啊!不可以太過于勞累了??墒沁@位老外很不愉快地回答道:“我不認為我很大年紀”。這很明顯是因為對他國文化形態(tài)不了解的原因所致,對于年齡概念,每一個國家有著自己特定的表達方式。因此,站在學習外語語言的角度上來看,在和講英語語言的本土人交流時了解其民族文化是很有必要的,而這也是其他的接觸方式所完全不能替代的。在英語教學課堂上學習一定的外國文化有利于更好地和老外進行交流、了解和相互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
了解外國文化在英語翻譯教學中同樣占據(jù)著不可忽視的地位,英語翻譯不只是局限于語言這個層次的問題,而且它和外國文化有著重要的聯(lián)系,甚至深受其制約。我們常常會由于對于文章中一個句子的不了解而實行機械式的翻譯,致使翻譯出錯,或者鬧出一些笑話。這是我們對外國文化的不了解緣故所致。在過去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我曾經(jīng)讓學生試著去翻譯:HelloKuwait.Goodbyevietnam!這句話看似簡單,但所蘊含的意思很豐富。很多學生直接進行表面意思將其翻譯為:科威特,你好;越南,拜拜!相比較于真實意思而言,這樣的翻譯錯誤至極,甚至十分搞笑。聯(lián)想到美國在海灣戰(zhàn)爭中,我們可以猜測到Kuwait其實就是成功的意思,而vietnam相對應的則是失敗的意思。所以這句話則可以翻譯為熱烈歡迎海灣戰(zhàn)爭的成功,越戰(zhàn)則是一段屈辱的歷史,讓它永沉海底吧!
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英語文化知識是不可或缺的主要傳授知識和學習內容。在大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英語老師可以適時地為學生講解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之間不同特色的國外英語文化知識,及時將更新和具有代表性的英語文化知識傳授給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引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同時要充分發(fā)揮學生對于不同文化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充分發(fā)揮國外文化知識對大學英語教學的促進作用,促使其積極主動地學習英語。但是在學習國外英語文化知識的過程中老師和學生都應該秉承一個有目的、正確的態(tài)度,切忌盲目跟風和推從。
[1]王福祥,吳漢櫻.文化與語言[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2]江念祥.試論大學英語教學與英語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J].中國教育英語學習刊,2011.4.
[3]魏志華.試論英語文化背景知識在蒙授英語教學中的作用[J].外語教學與研究學報刊,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