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潔(南京藝術學院音樂學院 江蘇 南京 210000)
十九世紀浪漫主義文學盛行,歐洲大歌劇極大繁榮的背景下,法國涌現(xiàn)了一批優(yōu)秀的作曲家,被中國音樂愛好者熟知的可能有比才、圣桑、古諾等,然而有一位偉大的作曲家朱爾?馬斯內卻被很多音樂評論家所忽略。在我看來馬斯內與他同時期的作曲家相比,甚至是更為優(yōu)秀的。他的作品倚重古典文學素材,往往使用優(yōu)美的敘事詩描寫主人公個性化心里,結合細膩優(yōu)美的抒情性旋律,再加上他高超的配器,三者相結合使得他的歌劇成為一場視聽的盛宴。他影響了德彪西、拉威爾,甚至是普契尼,是一位上呈浪漫派,下啟印象派的一位天才作曲家。馬斯內尤其善于刻畫女性角色,人們賦予他“洞察女子心靈的詩人”,的美稱。
四幕歌劇《維特》是馬斯內三大代表作之一,至今仍常演不衰。腳本源自德國著名詩人歌德的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原著詞句的優(yōu)美程度自然不用懷疑,馬斯內保留了原著中優(yōu)美的詩韻,并配上瓦格納的主導動機式寫法來描寫劇中男女主人公維特和夏綠蒂的性格,把劇中人物細膩而復雜的心情刻畫的淋漓盡致。馬斯內在這部歌劇中設置了2個較為主要的女性角色,女主角是夏綠蒂,由次女高音扮演,還有一個角色就是夏綠蒂的妹妹蘇菲,由女高音扮演,馬斯內這樣安排角色也是有他的過人之處,他用抒情女中音的音色表現(xiàn)出夏綠蒂性格溫柔、軟弱而憂傷,而蘇菲則使用明亮的女高音,與之形成鮮明的對比,更加突出歌劇的悲劇色彩。馬斯內筆下女主角往往是富有爭議然而夏綠蒂卻是這其中少有的正面的女性形象。馬斯內對于她的描寫并不如他的其他作品中那么多,然而就是通過不多的幾場戲,卻把夏綠蒂的性格刻畫的惟妙惟肖。
歌劇背景位于德國法蘭克福鄉(xiāng)間,夏綠蒂出生于傳統(tǒng)的德國家庭,從小聽從父母之命,即便是被安排了她不滿意的婚姻,也不懂得反抗,只是在心里默默忍受。這些感情上的變化,我們通過這部歌劇里的幾首精彩的詠嘆調即可對馬斯內的風格略窺一二。
這部歌劇中夏綠蒂的比較著名的詠嘆調有《信之歌》和《讓眼淚完全流盡》?!缎胖琛肥堑谌幌木G蒂的詠嘆調,在拒絕了維特的求愛后,夏綠蒂很傷心,因為她已經愛上了維特,然而她卻不敢反抗家庭的包辦婚姻。維特被拒絕后傷心欲絕想要獨自離開,夏綠蒂得知這個消息后內心受到強烈沖擊。圣誕夜的晚上,夏綠蒂讀起維特寫給她的信,唱起這首著名的詠嘆調《信之歌》。這首詠嘆調在曲式上可分為三段。第一段音樂開始于f小調,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拉起躁動不安的旋律,夏綠蒂輕輕的呼喚維特的名字,喃喃低語,默默的說出內心的對維特的思念,語速較為舒緩,演唱時應更側重于類似宣敘調,以說話為主,音符也都使用類似于說話語速的十六分音符。突然,夏綠蒂看到了桌子上的信,情緒變得緊張,語速加急,夏綠蒂開始自責,糾結于是否應該毀掉信,“那些信,那些信,我重復的念這些信,它們具有何等魅力,但又令人何等擔憂,我應該毀掉它們!”最后吶喊一句“我不能”音樂結束在F大調的導七和弦上,觀眾的心和音樂保持一致,緊緊的揪在一起,無法不替夏綠蒂的命運擔憂。
第二段音樂轉至a小調,速度稍快,夏綠蒂開始讀信,“我在我的小房子里給你寫信,十二月的天空灰暗又沉悶,像一塊裹尸布壓著我,我是多么的孤獨,永遠孤獨!”音樂逐漸減弱,語速變慢。夏綠蒂傷心的唱到“啊,他身邊沒有人,沒有一點溫暖,甚至沒有一點憐憫的安慰,上帝啊,為什么我這樣狠心對他下逐客令!”這句話是夏綠蒂帶有自責的對自己說話,與前面念信的語氣略有不同,速度也要略微加快。接著,夏綠蒂開始念第二封信“孩子們快活的音樂傳進我的窗戶,她們會將我忘記么?不,維特,在她們的記憶里你的形象仍是生動的”音樂轉為歡快的旋律,這部分音樂馬斯內用大量連續(xù)的七連音和三連音來表現(xiàn)孩子們的童真,音樂也轉至明亮開放的C大調。
第三段音樂轉至f小調,情緒直轉,原因是夏綠蒂看到了維特給她寫的永別的信,她發(fā)現(xiàn)維特要自殺,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馬斯內使用了連續(xù)的頓音和震音、音程的大跳來表現(xiàn)夏綠蒂的激動和害怕,這也是整首詠嘆調的高潮部分,這部分音樂幾乎是要喊出來的,夏綠蒂季度恐懼,低音提琴一致持續(xù)的震音,人聲和樂隊都持續(xù)的保持強音,緊接著立刻轉弱,并漸慢漸弱直至無聲。整首作品音樂時而活潑明亮,時而低沉傷感,伴隨這夏綠蒂的心情起伏而變化,馬斯內使用七連音、三連音、頓音、震音等手段,準確表現(xiàn)人物情緒。這首作品要準確的表現(xiàn)夏綠蒂的各種不同的情緒,大量的漸強,減弱,即便是在情緒最激動的時候,聲音也不能沒有控制,十分考驗表演者的音樂表現(xiàn)力和聲音控制力。是女中音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讓眼淚完全流盡》是一首較為短小的詠嘆調,選自歌劇的第四幕,夏綠蒂對她妹妹蘇菲娓娓道出自己對維特的感情。整首歌彌漫著悲傷的情緒,馬斯內采用簡單和弦和簡單旋律對應的寫法,音樂開始于d小調,節(jié)奏較為緩慢,低音提琴緩緩拉出一行下行的旋律,緊接著人聲進入,“啊,讓眼淚完全流盡”,這句歌沒有伴奏,只有人聲,整個舞臺落入寂靜,只有這個柔弱的女性心底最悲傷的吶喊。這首歌旋律十分簡單,作者多使用頓音和三連音表現(xiàn)內心的痛苦,沒有大跳音程,沒有花哨的配器,卻是最直接,最悲傷的的聲音“這樣好處多,我的愛人,若不讓眼淚流下來,讓他們在我們心里徘徊,他就會不斷的敲擊,讓我們的心理更加悲哀,心耐力不多,它終會萎縮,像被刀割,漸漸衰弱,它容量大,裝不滿它,也十分脆弱,終被壓垮!終被壓垮!”,雖說這首詠嘆調十分的短小,卻并不容易演唱,需要鮮明的強弱對比,方能把夏綠蒂這個角色的內心感受表達明確。如果說《信之歌》表現(xiàn)的是夏綠蒂內心復雜的情感,那么《讓眼淚完全流盡》則是夏綠蒂情感的爆發(fā),短小而精悍,給觀眾更直接、更強烈的感受。作為抒情女中音的我在平時演唱夏綠蒂的詠嘆調后,總結了一些心得,在此粗寫了一二,愿與其他聲樂愛好者共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