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麗 (蘇州大學文學院戲劇戲曲學 江蘇 蘇州 215000)
隨著對趙本山小品研究的深入,越來越覺得趙本山的小品有著可貴的創(chuàng)作品質,不論文本、表演還是舞臺。筆者在讀研期間,有幸也創(chuàng)作了幾個小品,也參與過表演藝術課上的自編自導的小品表演,雖然都是習作之類,但從中可窺見小品創(chuàng)作、表演之艱難,沒有駕輕就熟的本事,想做出一個思想性、藝術性、娛樂性俱佳的節(jié)目那真是難上加難。小品雖小,但五臟俱全,能讓那么多人喜歡并模仿甚至傳播,這的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演員能演到如此徹骨的地步,但從文本的構思、揣摩、寫作修改、演員表演練習、舞臺調度來說也應該不下幾十遍。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話一點不假,非常真實地反映了創(chuàng)作演出一個好的節(jié)目之艱難。
在趙本山的幾十部小品作品中,尤其他的春晚作品,其表演經典層出不窮,2011年春晚小品《同桌的你》就是一個經典。整個作品有一系列誤會、包袱串起來的。
包袱之一:當小沈陽興致勃勃地蹲在地上讓趙本山給他和他爹大成子及大成子同學桂琴照“全家?!睍r,拍照者趙本山卻是這家戶主。
包袱之二:(不會寫的字)畫圈兒
包袱之三:“此處略去……”引發(fā)的一系列誤會,做夢到小樹林……;路過一片苞米地……戲劇性逐漸加強,矛盾逐漸升級。
包袱之四:(“畫這些圈,拿個卡還不要”)一看,竟然是“賓館302房”, 誤會加深,矛盾再次升級。
包袱之五:“琴,沒有你就沒有這個兒子,我一定會把這個孩子帶大?!闭`會愈加加深,矛盾沖突爆發(fā)。
包袱之六:“兒子,你回來?!保ā澳愎苷l叫兒子呢?”)大成子的一句話促使已邁出家門的趙本山一個急轉身又返了回去,氣急敗壞地直奔大成子,大成子嚇得往回躲,將身后的凳子撞到,自己也趴在了地上,又急忙爬起來,語無倫次地:“大哥,大爺,你聽我說?!?/p>
包袱之七:“我小前吧,是個孤兒……我尋思我該回報社會,就這么得,我收養(yǎng)了一個孩子。這孩子是個孤兒,你千萬別告訴他我求你啦行不?”
包袱之八:“領養(yǎng)證” ,在身上衣服里子上撕下來拿給兒子看。
包袱之九:“小沈陽”。本來小沈陽就是個“小名人”,小品里卻成了“孤兒”,有搞笑的成份。
包袱之十:揭開謎底,大成子講述十八年養(yǎng)育孩子的辛苦。
包袱之十一:前后照應,將大成子給桂琴的三萬元銀行卡給了小沈陽做過年紅包,敦促來年上學用。
(隱形)包袱:趙本山自嘲:“拉倒吧,別提他了,我最不愛看他,年年都出來,挺大個臉……你喜歡啊,你像我們這些高雅的人看他那玩意兒太俗,受不了?!北M管看起來與小品的整體格調不搭,但恰好是畫龍點睛之筆,道出了趙本山目前小品的困惑和無奈。
包袱之十二:皆大歡喜,趙本山、大成子喝酒,小沈陽助興唱《同住的你》,后趙本山煮餃子,桂琴、大成子喝酒,《同桌的你》唱到高潮。
包袱之十三:“此處略去……”趙本山拿著紙筆上臺,用此語搞笑結尾。
“在生活中,在各種情境中,人們和我們自己都不斷地在自己面前,同時又在別人面前安排若干障礙,然后我們像穿過草叢似地從這些障礙中穿過去。每一種障礙都產生了克服這種障礙的任務和動作?!雹龠@是斯丹尼斯拉夫斯基在談到演員創(chuàng)作的心理體驗時說過的話,而這里的“人們和我們自己都不斷地在自己面前”或“別人”面前設置“障礙”,“然后我們像穿過草叢似地從這些障礙中穿過去。”無疑也是起到包袱的作用,和文本創(chuàng)作中的包袱應該是一致的,而這種包袱又是設懸念、解開懸念的結果,同時這種包袱又成了小品的看點,在小品文本創(chuàng)作上有著非凡的意義和重要性。趙本山小品《同桌的你》就是這一結構的典范。
像《同桌的你》這樣的經典之作還有很多,比如:1995《牛大叔提干》、1996《三鞭子》、1999年《昨天、今天、明天》、2000年《鐘點工》、2004小品《送水工》、2006《小崔說事》、2007《策劃》這些都是從創(chuàng)作的結構技巧到演出極精彩的作品。
在這次的觀眾投票評選小品類調查結果中,趙本山的小品《同桌的你》也不負眾望,以33.98%的支持率再度榮獲桂冠,從而第13次蟬聯(lián)“小品王”的稱號,可就在前不久即2010年11月28日凌晨3時趙本山還在他的搜狐微博上呼吁粉絲:“還有兩個月就到春節(jié)了,每一年這段時間是我最難熬的日子,想想就頭痛,網友們,你們有好點子嗎?幫幫我吧!拉兄弟一把吧!讓我也過個好年!”這既說明觀眾對這個“小品王”的期望,也說明本山大叔自己的創(chuàng)作、表演的壓力之大。由于他的執(zhí)著和努力,今年的《同桌的你》又獲得央視春晚語言類小品節(jié)目第一名,祝賀他。
注釋:
①《斯丹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第二卷,1961年,29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