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日崢
短章
康日崢
1
我丟失了很多東西,雖然生活還在繼續(xù),但我總不能把它們忘記。我在向前尋找著過去。仿佛一個倒退著走路的人,既在向終點前進,又在向起點退去。
2
每天下午跑步,我都會經(jīng)過一個麻將攤,有時他們也打牌。每次我和他們都會對望一下,交流一個眼神。這種交流是可恥的。因為每次我們都會可悲地感覺到,我們愚蠢的生活都在周而復始地循環(huán),每天跑步和每天打牌沒有什么不同。
3
一個母親抱著她的孩子,坐在擁擠的公交車上,她看著窗外,顯得如此的沉默。她的內(nèi)心一定感受到了某種奇特的憂傷——抱著這個世界的人,卻坐在這個世界的角落里。
4
有一只帶硬殼的小昆蟲,處在馬路當中的一個夾縫內(nèi),大小高度只容它剛好趴下一動不動。它漸漸習慣并滿足于這時刻危險當中的暫停狀態(tài),甚至有時微微拱起身來,體驗那種被急速駛過的車輪輕輕壓下的刺激的快感。
5
總有一些遙遠的東西在我們的意識之外,它們是那么的熟悉,一望即知。所以我們總是故意地忽視它、遠離它,像個嗜睡者一樣,在夢境中,讓那遲早會到來的東西永遠也不會到來。
6
在那些貧瘠的日子里,所有的東西都既沒有高一點,也沒有低一些,而是一直待在它們原來的位置上。但正因為如此,它們讓人無法忍受了。
7
我已做出了選擇,但我仍始終面對著另一邊,就好像我選擇的是我所沒選擇的,我走到這一邊,是為了想要再回到那一邊似的。那我為什么不直接選擇我最終所要選擇的那一個呢?答案是:我清楚地知道我最終的選擇是已經(jīng)注定的,而先選擇其他的,是為了完成這種注定。
8
生命仿佛是真空,人只是自己思想的囚徒,因為一夢不醒,所以才清醒、自由和完整。而另外一些人則永遠是在各種監(jiān)獄中進進出出、睡睡醒醒、渾渾噩噩,什么也無法將其長久地銬住。他們沒有堅強的意志,也就是說沒有良好的睡眠習慣。他們因為總是因為失眠而無法保持長久的清醒。
9
一個人從“1”開始數(shù)數(shù),一直數(shù)下去,對他唯一的要求是不能有錯。他的工作看起來是在往前走的,但其實毫無進展,因為他向前邁動的每一步都踩在了同樣向前移動的“原地”上,甚至可以說,他的工作要求就是要讓他的每一步都永遠準確無誤地踩在“原地”。
10
我有一把刀,我拿著它不停地向四周砍去,我并不是為了要突出重圍(不存在這種可能,因為即使是虛無也是一種存在),而是為了不被包圍和窒息,然后再在這種運動中獲得完全的放松和休息。
11
分裂的治療方法——有兩種力量朝兩個不同的方向不停地拉扯我,我時而向這,時而向那,痛苦不堪。所以我讓這兩種力量的拉扯更加激烈,更加緊湊,加快我東倒西歪的頻率,從而獲得視覺上的寧靜。
12
一個人走到一個門檻前,如果沒有這個門檻,他也許會毫無感覺地繼續(xù)走下去。這個門檻其實并不代表什么,它甚至是突然被放在這里的,但就像一個最簡單的謎語一樣,它帶給人的卻是最大的阻力和困惑。
13
一個人,其實他是上帝,他下凡像普通人一樣出生、工作、死亡,但沒有人知道或相信他是一個上帝,即使是他死后也沒有。那么,他到底是不是上帝?(一個不被人信仰的上帝是不是上帝?)
14
我有時在想,其實每個人和他當下的生活之間,只存在一種多么脆弱的聯(lián)系,他只需一扭頭的力量就可以掙斷這種聯(lián)系。但每個人又都一直這么渾渾噩噩地活著,他們的生命已變得如此無力和憔悴,僅用一根線的拉力就可以將他們束縛、操縱。
15
從生到死并沒有一生那么長,如果是那樣,人生將會是一個完整的、巨大的高潮。這種完整性和巨大性是人們所不能承受的,那只是人們一時激情的幻象。事實上,生和死是連成一片的,像水面的浪紋一樣,隨意而又平庸。
16
很多讓我們感到真實的東西,并不是它們本身具有什么真實性,而是在于它們只出現(xiàn)過一次;因為所有普遍存在的事物都具有真實性,讓我們感到真實的只是陌生性和偶然性。
17
由思想構建起的世界多么脆弱,就像人不睡覺就無法做夢。
18
紀律和限制卻可以擴大范圍,就仿佛島嶼的面積可以大于海洋的面積。
19
真正的寶貝即使獻出去了也始終是自己的,除此之外的一切寄托都是浪費。
20
擊碎了一個人的丑陋和缺點,也就同時擊碎了這個人。
21
人和蚊蟲有什么區(qū)別?就那么一點點燈光,就那么一點點樂趣,就可以完全忘記黑暗和困倦。
22
生命就是在尋求一種忘境,被忘境牽扯,為忘境掙扎。這到底是戀生,還是愿死?
23
我們總是在彎路上獲取營養(yǎng),因為它可以被超越,產(chǎn)生捷徑般的價值。
24
一只貓在玩弄著一只耗子,但耗子的死又將造成貓的空虛。
25
假設一個人回到古代,他最好的生存方式是什么?不是帶領人們走出愚昧,而是讓自己也變成古人。
26
土地永遠承受著比它輕的事物的壓迫。
27
一個人從出生到死,結婚、工作、生子,他好像什么都沒耽誤,但也許他把什么都耽誤了。
28
人們都在處心積慮地計劃著自己的一生,生命反卻成了附屬品。
29
你畏懼什么,就會成為什么。我們總是朝著自己所畏懼的方向發(fā)展,因為你是為了尋求安逸。
30
話語剛被說出就消隱在茫茫的思想中,變得難以忍受的平庸。
31
使樹木最終干枯的并不是因為缺水,而是由于渴望。
32
愛情是如此的精確,以至于永遠無法實現(xiàn)。
33
我的生命只有一點點,為了不消失,我只有變得更小。
34
在簡單的平凡的生活下面,有一種不受任何干擾和侵犯的東西,它始終不變,而所有的創(chuàng)新和改革卻都只是為了體現(xiàn)它。
35
藝術家不是一個能一直待在山頂上的人——那是哲學家、理論家和科學家們待的地方。事實上,藝術家本來就不是山頂上的人,他們的根始終深深地扎在塵世,他們之所以不斷地上山,只是因為迷戀那里的空氣。這種無法避免矛盾和痛苦的生存方式(扎根塵世,卻又要在山頂呼吸),是決定性地促使他們能不斷長高的唯一動力——而不像哲學家、理論家和科學家,他們是住在高山上的矮子。
36
每個人都只被一樣東西禁錮住——明天。
欄目責編:李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