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王夫之的詩歌評選與唐詩觀

        2011-08-15 00:44:01蔣寅
        文學(xué)與文化 2011年2期
        關(guān)鍵詞:王夫之唐詩杜甫

        蔣寅

        身為哲人和學(xué)者的王夫之(1619—1692),雖未將詩學(xué)作為畢生的事業(yè),但他從十六歲就隨叔父廷聘學(xué)詩,自稱前后讀古今人詩不下十萬首,終因心思不在這方面,沒有特別用功。明亡后潛心著書,二十八歲寫成第一部著作《周易稗疏》四卷,以后兀兀窮年,著述不輟。年過不惑,王夫之重新留意詩學(xué),并評選前代詩歌作品,編有《古詩評選》、《唐詩評選》、《宋元詩評選》和《明詩評選》。①有關(guān)王夫之事跡與著述系年,系參考劉春建《王夫之學(xué)行系年》,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滴跏辏?671)前后完成《詩廣傳》①此據(jù)王孝魚《詩廣傳》(中華書局,1964年)“點校說明”之說。,這是他最初的詩歌研究專著,但內(nèi)容側(cè)重于文化批評。后來他又著力研究《詩經(jīng)》的文學(xué)表現(xiàn),撰為《詩譯》一卷,提出不少有創(chuàng)見的詩歌理論。他對明代流行的李攀龍《唐詩選》、王世貞《藝苑卮言》及唐汝詢《唐詩解》等都很熟悉,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從《明詩評選》引用錢謙益論湯顯祖的文字看,他還讀過《列朝詩集》②《明詩評選》卷二評湯顯祖《邊市歌》云:“錢受之謂公詩變而之香山、眉山,豈知公自有不變者存?!保ê颖贝髮W(xué)出版社,2008年,第78頁)按:錢謙益之說見《列朝詩集小傳》丁集“湯顯祖?zhèn)鳌?。,并對程孟陽及其追隨者錢謙益頗不以為然,故評明詩時常流露出對錢的不屑之意。廣泛涉獵前代詩歌作品讓他積累了不少詩歌史知識,對詩歌原理的理解和闡釋因有相應(yīng)的詩史知識支撐,而不至流于片面和主觀武斷。青木正兒說“他抨擊擬古派,并輕蔑竟陵派,其激烈程度不下于錢謙益等人,但只是不分青紅皂白大加撻伐,卻絲毫不接觸詩學(xué)上的理論問題”③[日]青木正兒:《清代文學(xué)評論史》,楊鐵嬰譯,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1988年,第33頁。,應(yīng)該說不太符合實際情況。康熙二十七年(1688)七十歲時,王夫之開始整理自己的詩學(xué)研究成果,先將追憶平生往來友人之作撰為《南窗漫記》一卷;兩年后又將自己論詩和時文的心得編為《夕堂永日緒論》內(nèi)外編,對畢生的文學(xué)批評業(yè)績做了一個總結(jié)。同時還陸續(xù)為幾種詩選潤飾評語,這些評語凝聚了他晚年對詩歌的許多見解,也貫注了《讀通鑒論》所顯示的進(jìn)化論史觀,以及《宋論》體現(xiàn)的其歷史哲學(xué)中“即用以觀體”的現(xiàn)象學(xué)方法。這一工作估計直到去世也未完成,所以今存三種詩選都沒有序跋,不像是打算授梓的稿子,或許只是講學(xué)和指示后學(xué)的講義罷。但這些著述已足以顯示王夫之晚年頗用心于詩學(xué),且以詩學(xué)為畢生學(xué)術(shù)的歸結(jié)。歷來對王夫之詩學(xué)的研究,一向注重美學(xué)和理論層面的問題,不太留意他的詩歌批評④對王夫之詩歌批評的研究,有章楚藩《評王夫之〈唐詩評選〉》(《杭州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1993年第1期)、涂波《王夫之詩學(xué)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二章“論王夫之選本批評”,可參看。,不免影響到對王夫之詩學(xué)成就的全面認(rèn)識。

        一 悟性與通識

        王夫之的詩歌史研究肇基于《詩經(jīng)》,他的詩歌理論有相當(dāng)一部分是萌生于《詩經(jīng)》研究。他治《詩經(jīng)》最大的特點,是將這部詩總集作為文學(xué)來研究。這在今天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但在那個舉世“不以詩解詩,而以學(xué)究之陋解詩”,“以帖括塾師之識說《詩》”⑤《詩譯》,戴鴻森《姜齋詩話箋注》卷一,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1年,第20頁。的時代,將《詩經(jīng)》從十三經(jīng)的神龕移到詩歌史的殿堂里來,還是需要很大膽識的?!对娮g》首先指出《詩經(jīng)》與后代詩歌有著同樣的文學(xué)特征,認(rèn)為:

        漢、魏以還之比興,可上通于風(fēng)雅;檜、曹而上之條理,可近譯以三唐。元韻之機(jī),兆在人心,流連泆宕,一出一入,均此情之哀樂,必永于言者也。⑥同上,第1頁。

        因而在《詩經(jīng)》與后世詩歌之間,就絕不存在不可逾越的圣凡高下界限:“衛(wèi)宣、陳靈下逮乎《溱溈》之士女、《葛屨》之公子,亦奚必賢于曹、劉、沈、謝乎?”而“《谷風(fēng)》敘有無之求,《氓》蚩數(shù)復(fù)關(guān)之約,正自村婦鼻涕長一尺語。必謂漢人樂府不及《三百篇》,亦紙窗下眼孔耳”。⑦《古詩評選》卷一卓文君《白頭吟》評語,河北大學(xué)出版社,2008年,第12頁。職是之故,詩歌批評有必要打通古今,后世作詩者應(yīng)該遵循《詩經(jīng)》的韻律法度,而《詩經(jīng)》的解釋者也不可不參照后代詩歌的藝術(shù)經(jīng)驗來理解《詩經(jīng)》的藝術(shù)表現(xiàn):

        故藝苑之士,不原本于《三百篇》之律度,則為刻木之桃李;釋經(jīng)之儒,不證合于漢、魏、唐、宋之正變,抑為株守之兎罝。陶冶性情,別有風(fēng)旨,不可以典冊、簡牘、訓(xùn)詁之學(xué)與焉也。①《詩譯》,戴鴻森《姜齋詩話箋注》卷一,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1年,第1頁。

        因為這段話是在《詩經(jīng)》研究和解釋的語境下說的,所以更強(qiáng)調(diào)《詩經(jīng)》有別于群經(jīng)的抒情文學(xué)特征,不可簡單地用史學(xué)和小學(xué)訓(xùn)詁的方式來對待,必須參考后代詩歌藝術(shù)手法的變化來解讀。在這一點上,《詩譯》對《出車》的解釋可以說是一個成功的范例:

        唐人《少年行》云:“白馬金鞍從武皇,旌旗十萬獵長楊。樓頭少婦鳴箏坐,遙見飛塵入建章。”想見少婦遙望之情,以自矜得意,此善于取影者也?!按喝者t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執(zhí)訊獲丑,薄言還歸。赫赫南仲,獫狁于夷?!逼涿钫诖?。訓(xùn)詁家不能領(lǐng)悟,謂婦方采蘩而見歸師,旨趣索然矣。建旌旗,舉矛戟,車馬喧闐,凱樂競奏之下,倉庚何能不驚飛,而尚聞其喈喈?六師在道,雖曰勿擾,采蘩之婦亦何事暴面于三軍之側(cè)邪?征人歸矣,度其婦方采蘩,而聞歸師之凱旋,故遲遲之日,萋萋之草,鳥鳴之和,皆為助喜。而南仲之功,震于閨閣,室家之欣幸,遙想其然,而征人之意得可知矣。乃以此而稱南仲,又影中取影,曲盡人情之極至者也。②同上,第12~13頁。

        王夫之論證《出車》“春日遲遲”一章為征人凱旋于道的想象之辭,理由雖不無迂闊之處(如謂采蘩之婦不至暴面于三軍之側(cè)),但舉王昌齡《青樓曲》為參證③此詩為王昌齡《青樓曲》二首之一,王夫之作《少年行》,疑為記憶之訛。說明此詩的表現(xiàn)手法,卻極有見地。日本學(xué)者赤塚忠認(rèn)為《出車》是男女對唱的劇詩,“春日遲遲”以下四句為女主角唱,“執(zhí)訊獲丑”以下四句為男主角唱,固也可成一家之言④[日]赤塚忠:《〈皇皇者華〉篇與〈采薇〉篇》,《日本學(xué)者中國詩學(xué)論集》,蔣寅譯,鳳凰出版社,2008年,第 77~78頁。,但“赫赫南仲”終不太像是自述口吻,不如王夫之解作征人想象中的“室家之欣幸”為佳。

        王夫之論詩的過人之處,就在于有這種托基于歷史感的悟性和通識,就像他自己說的,“看古人文字,須有通明眼力作一色參勘,胸中銖兩乃定”⑤《古詩評選》卷五江洪《旅泊》評語,河北大學(xué)出版社,2008年,第308頁。。他評先唐古詩往往以《詩經(jīng)》、《楚辭》為參照系,評唐詩再以古詩為參照系,而評明詩則又以唐詩為參照系。總之,都將具體的詩歌作品放到前后的詩史流程中去考量,于是古詩、唐詩、明詩的異同得失在他的“通明眼力”下洞若觀火。

        在古詩、唐詩、明詩三種評選中,他似乎對古詩用功最深,顯然他是比較喜歡漢魏六朝詩歌的。最欣賞的詩人是謝靈運(yùn),對江淹也情有獨鐘,而曹植、陶淵明都沒得到他太高的評價。至于唐代,在他眼中幾乎沒什么值得全盤肯定的詩家。要說他的趣味和所持標(biāo)準(zhǔn),那的確是非常獨特的。但他終究對詩歌史做過通盤的研究,眼界較常人開闊,故能明流變、識大體,作家批評的眼光頗為犀利。比如論庾肩吾、庾信父子,說肩吾在宮體詩人中“特疏俊出群,賢于諸劉遠(yuǎn)矣,其病乃在遽盡無余,可乍觀而不耐長言”;同庾信相比較,“但子慎之所為遽盡者,情與度而已。子山承之,乃以使才使氣,無乎不盡”,“子慎自近體之宗祊,子山乃古詩之螟子,兩庾相因,升降所在”。⑥《古詩評選》卷五庾肩吾《游甑山》評語,第309頁。這段話既有眼力又有見識,將他們父子的特點和詩史地位說得非常到位。又如他比較何遜和吳均,“顧仲言勁而密,叔庠勁而疏,兩取方之,仲言之去古未遠(yuǎn)矣。唯其密也勁,在句而不在篇,字句自有余勢。近不許叔庠入室,遠(yuǎn)不許子美升堂,正賴此爾”。①《古詩評選》卷五何遜《暮春答朱記室》評語,第309頁。這也可以說見識很深,不光揭示兩家詩風(fēng)特點,尤其指出何遜詩歌藝術(shù)的要點所在,順便對向來詩家常談的杜甫學(xué)何遜做了一個翻案性的結(jié)論。

        相比前代詩歌來,我認(rèn)為他對明詩的批評更值得我們注意?!睹髟娫u選》卷二評程嘉燧《走筆答贈胡京孺》云:“自與袁海叟聯(lián)鑣,必不寄時人籬下,其遠(yuǎn)祖則張謂、劉禹錫也。孟陽詩或從元白入,近體中如‘谷雨茶、清明酒’一種死對,又投胎許渾。錢受之亦爾。似此者不多得也?!雹凇睹髟娫u選》卷二,河北大學(xué)出版社,2008年,第81頁。這已延伸到明末詩壇程孟陽、錢謙益的創(chuàng)作,兩人與明末和清初的詩壇都有極大的關(guān)系。卷六評李東陽《章恭毅公挽詩》又說:“語但平直,思實曲折;氣不矜厲,神自凌忽。錢受之一流人那得到他津涘,‘似我者死’而已矣?!雹邸睹髟娫u選》卷六,第353頁。李東陽是錢謙益《列朝詩集》中少有的給予好評的詩人之一,也是錢謙益人格和藝術(shù)上傾慕的楷模,但王夫之這里卻徹底排除錢謙益與他的相似性,從根子上斷絕了錢謙益入茶陵門下主客圖的因緣。在這里,我們似乎看到一種與地域意識相關(guān)的判斷,身為湖南詩人的王夫之絕不能容忍倡導(dǎo)宋元詩風(fēng)的錢謙益與湖南的格調(diào)派唐詩傳統(tǒng)沾上邊。

        王夫之不僅對湖南的詩歌傳統(tǒng)極為自負(fù),對自己的審美判斷力也極其自負(fù)。自信自己的趣味超出時流而必不為其所贊同,所以再三表示對此的不屑。《明詩評選》卷五評皇甫濂《詠梅花》說:“真凈極之作,俗目必不謂凈?!雹堋睹髟娫u選》卷五,第280頁。評高叔嗣《三月二日交城大雪后》云:“密著,乃淺人必謂其疏遠(yuǎn)。”⑤《明詩評選》卷五,第267頁。評屠隆《彭城渡黃河》云:“疏甚,亦密甚,淺人不知其密?!雹蕖睹髟娫u選》卷五,第288頁。這種自負(fù)復(fù)自信的態(tài)度,使他勇于發(fā)表自己的獨到見解,用于堅持異于俗論的批評立場。

        二 寓詩史研究于作品批評

        王夫之詩評最大的特點,是將詩選作為詩歌批評來做。除了他推崇的先唐詩外,對于唐詩、明詩(相信失傳的《宋詩評選》也差不多),都是在整體評價不高的前提下肯定個別作品。大多數(shù)作品只是因為不犯什么病,不落什么套,或不失什么規(guī)矩而獲得肯定評價,故而這些獲得肯定的作品往往成為他借題發(fā)揮、批評詩史的對象?!睹髟娫u選》尤其如此,凡文字較長的評語都是批評明詩的大段議論。最突出的例子莫過于評王世貞《閨恨》:

        弇州記問博,出納敏,于尋常中自一才士,顧于詩未有所窺耳。古詩率野似文與可、梅圣俞,律詩較寬衍,而五言捉對排列,直犯許渾卑陋之格;七言斐然可觀者,則又蘇長公、陸務(wù)觀之淺者耳。宗、謝、吳、徐皆為歷下所誤,唯弇州不然。弇州詩品自卑,亦未嘗墮囂豪咆哮臼中。弇州與滄溟尤密,余不知當(dāng)日相對論文時作何商量?滄溟一種萬里千山、大王天子語,是賺下根人推戴盟主鋪面;弇州既不染指,即染指亦不倚之為命。而滄溟言唐無五言古詩,一句壁立萬仞,唐且無之,宋抑可知已;弇州卻胎乳宋,寢食宋,甚且濫入《兎園》、《千家》纖鄙形似處。則王、李公標(biāo)一宗,王已叛李,不知其又何以為宗也?弇州既渾身入宋,乃宋人所長者思致耳,弇州生平所最短者,莫如思致,一切差排,只是局面上架過。甚至贈王必粲,酬李即白,拈梅說玉,看柳言金,登高疑天,入都近日,一套劣應(yīng)付,老明經(jīng)換府縣節(jié)下炭金腔料,為宋人所尤詆呵者,以身犯之而不恤。故余不知弇州之以自命者,果何等邪?故曰弇州于詩,未有所窺,倘有所窺,即卑即怪,亦自成一致也。大要為記問博,出納敏,生我慢而不自惜,晨秦暮楚,即滄溟亦不能為之挽。然則雖曰王、李,其不相配偶者久矣。為存小詩一章,而論之如此。①《明詩評選》卷七,第421~422頁。

        正如結(jié)語所說,這里存王世貞小詩一首,似乎只是為了做個借題發(fā)揮的張本。一大段議論簡直就是全面分析王世貞詩才及與李攀龍言詩旨趣異同的一篇論文,其間既有詩體批評、風(fēng)格批評,也有修辭評價和藝術(shù)淵源論,還包括李攀龍詩論,內(nèi)容相當(dāng)豐富,剖析更極細(xì)致。如此細(xì)致的作家批評,在近代文學(xué)批評論文出現(xiàn)之前,的確是很罕見的。卷五評王思任《薄雨》也是很典型的一例:

        竟陵狂率,亦不自料遽移風(fēng)化,而膚俗易親,翕然于天下。謔庵視伯敬為前輩,天姿韶令亦十倍于伯敬,且下徙而從之,余可知已。其根柢極卑劣處,在哼著題目,討滋味,發(fā)議論,如“稻肥增鶴秩,沙遠(yuǎn)討鳧盟”之類,皆是物也。除卻比擬鉆研,心中元無風(fēng)雅,故埋頭則有,迎眸則無,借說則有,正說則無。竟陵力詆歷下,所恃以為攻具者,止“性靈”二字。究竟此種詩,何嘗一字自性靈中來?靠古人成語,人間較量,東支西補(bǔ)而已,宋人最為詩蠹在此。彼且取精多而用物弘,猶無一語關(guān)涉性靈,況竟陵之鮮見寡聞哉?五六十年來,求一人硬道取性靈中一句,亦不可得。謔庵、鴻寶大節(jié)磊砢,皆豪杰之士,視鐘譚相去河漢,而皆不能自拔,則沈雨若、張草臣、朱云子、周伯孔之沿竟陵門,持竟陵缽者,又不足論已。聊為三嘆!②《明詩評選》卷五,第314頁。

        卷六評袁宏道《和萃芳館主人魯印山韻》,以千余字的篇幅論袁宏道詩的安身立命之處,通過與王、李、鐘、譚比較,最終落實于用字一點:

        詩莫賤于用字,自漢、魏至宋、元,以及成、弘,雖惡劣之尤,亦不屑此。王、李出而后用字之事興,用字不可謂魔,只是亡賴偏方,下邑劣措大賴歲考捷徑耳。王、李則有萬里千山、雄風(fēng)浩氣、中原白雪、黃金紫氣等字,鐘、譚則有歸懷遇覺、肅欽澹靜、之乎其以、孤光太古等字,舍此則王、李、鐘、譚更無言矣。鐘、譚以其數(shù)十字之學(xué),而誚王、李數(shù)十字之非,此婢妾爭針線鹽米之智,中郎不屑也。中郎深詆王、李,詆其用字,非詆其所用之字。竟陵不知,但用字之即可詆,而避中郎之所斥,竊師王、李用字之法而別用之,中郎不夭,視此等劣措大作何面孔邪?王、李用字,是王、李劣處;王、李猶不全恃用字以立宗,全恃用字者,王、李門下重儓也。鐘、譚全恃用字,即自標(biāo)以為宗,則鐘、譚者,亦王、李之重儓,而不足為中郎之長鬣,審矣。③《明詩評選》卷六,第392頁。

        模式化在創(chuàng)作的師法上是與門戶習(xí)氣聯(lián)系在一起的。正如前文所言,入一家門戶,便是求得一種活套,就可以按題目需要填砌。門戶在這個意義上成了捷徑和熟套的代名詞,也因此與饾饤、支借、桎梏等缺陷聯(lián)系起來,而與風(fēng)雅、獨創(chuàng)性、才情等藝術(shù)的基本理念相對立,所謂“建立門庭,已絕望風(fēng)雅”①《夕堂永日緒論內(nèi)編》,戴鴻森《姜齋詩話箋注》卷二,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1年,第137頁。,“立門庭者必饾饤,非饾饤不可以立門庭。蓋心靈人所自有,而不相貸,無從開方便法門,任陋人支借也”②同上,第120頁。,都道盡門戶之弊。王夫之因力拒模式化,凡是成為門戶的前代作家都遭到他的貶斥。首當(dāng)其沖的則是盛唐的李頎、杜甫和晚唐的許渾。

        李頎在唐代詩人中成就并不算突出,但七律體格嚴(yán)整、聲韻鏗鏘,夙為七子輩所師法,因而首遭殃及?!短圃娫u選》評高適《同陳留崔司戶早春宴蓬池》云:“盛唐之有李頎,猶制義之有袁黃,古文詞之有李覯,朽木敗鼓,區(qū)區(qū)以死律縛人。”③《唐詩評選》卷四,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1997年,第168頁。這里并沒有直接評價李頎創(chuàng)作的得失,而僅以他成為廣泛模仿的對象而痛加貶斥?!豆旁娫u選》評鮑照《擬行路難九首》其五又說:“土木形骸,而龍章鳳質(zhì)固在。高適學(xué)此,早已郎當(dāng),況李頎之鹵莽者乎?”④《古詩評選》卷一,第53頁。這里更進(jìn)一步指出高適學(xué)李頎之失,而否定李頎的成就。《明詩評選》評林鴻《塞上逢故人》一首云:

        子羽,閩派之祖也,于盛唐得李頎,于中唐得劉長卿,于晚唐得李中,奉之為主盟。庸劣者翕然而推之,亦與高廷禮互相推戴,詩成盈帙。要皆非無舉,刺無刺,生立一套,而以不關(guān)情之景語,當(dāng)行搭應(yīng)之故事,填入為腹,率然以起,湊泊以結(jié),曰吾大家也,吾正宗也,而詩之趣入于惡,人亦弗能問之矣。千秋以來作詩者,但向李頎墳上酹一滴酒,即終身洗拔不出,非獨子羽、廷禮為然。子羽以平緩而得沓弱,何大復(fù)、孫一元、吳川樓、宗子相輩以壯激而得頑笨,鐘伯敬飾之以尖側(cè),而仍其莽淡,錢受之游之以圓活,而用其疏梗,屢變旁出,要皆李頎一燈所染。他如傅汝舟、陳昂一流,依林、高之末焰,又不足言已。吾于唐詩深惡李頎,竊附孔子惡鄉(xiāng)原之義,睹其末流,益思始禍,區(qū)區(qū)子羽者流,不足誅已。⑤《明詩評選》卷五,第234~235頁。

        以上都是從學(xué)李頎之失出發(fā)來貶低李頎的,《明詩評選》還從肯定其之所成的角度來反證李頎的不足法。如卷二評王稚登《昔者行贈別姜祭酒先生》云“:有闌句,有痕句,要不失為清蓮法嗣,不入李頎惡道。”⑥《明詩評選》卷二,第67頁。卷六評柳應(yīng)芳《長干里看迎臘月春》云“:真唐人最上風(fēng)味,不為李頎以下魔輪所轉(zhuǎn)?!雹摺睹髟娫u選》卷六,第397頁。同卷評朱曰藩《隋堤柳》還說:“此種非真有摩醯頂門正眼者不敢作。但試問無李頎、許渾惡詩以前無七言否?又且問潘、陸、顏、謝時有七言否?則知此是七言近體?!雹唷睹髟娫u選》卷六,第376頁。在此,他又將李頎與許渾相提并論,因為兩人都以七律一體被明人奉為門戶,而許渾在他眼里更是以惡詩成為門戶的一個荒謬典型,“七言今體,二百八十年屢變不一,要之出許渾圈繢者無幾”。⑨《明詩評選》卷六徐賁《登廣州城樓》評語,2008年,第347頁。不過他對許渾的批評要比李頎細(xì)致具體得多。首先他認(rèn)為許渾詩缺乏自然生動之趣,如《古詩評選》評庾信《詠畫屏風(fēng)》之四云:“取景,從人取之,自然生動。許渾唯不知此,是以費盡巧心,終得‘惡詩’之譽(yù)。”⑩《古詩評選》卷六,第371頁。其次是認(rèn)為許渾專作死對,見于《明詩評選》評楊慎《感通寺》“:‘見聞’二字死對中有活路,許渾一流不知,揉玉為泥,何望及此?”《明詩11《明詩評選》卷五,第260頁。評選》卷六經(jīng)常用許渾作為評價底線,以超越許渾來稱贊明代詩人七律寫作的成功。如稱贊王逢年《虎山橋問渡入五湖》“命意求雋,以不落許渾為高,渾詩亦未嘗不雋也”。①《明詩評選》卷二,第382頁。又評高啟《丁校書見招晚酌》說:“高五言近體,神品也。七言每苦死拈,時有似許渾者。此詩傲岸蕭森,不愧作家矣?!雹凇睹髟娫u選》卷二,第342頁。同卷評劉基《越山亭晚望》也說:“猶在劉文房左右,未入許渾?!雹邸睹髟娫u選》卷二,第323頁?;蛘哒f不是許渾所能到,如同卷稱文徵明《月夜登閶門西虹橋》“瀟灑成興,許渾一派終無此標(biāo)格”。④《明詩評選》卷二,第360頁。凡此都足以看出,王夫之的詩歌批評具有鮮明的現(xiàn)實指向性,不僅深中明代詩歌創(chuàng)作的弊端,更從藝術(shù)淵源上揭示造成這種弊端的病根,實質(zhì)上仍貫穿著通識,是寓詩史意識于作家作品中的批評理念的體現(xiàn)。

        三 對杜甫評價的改寫

        從對詩歌抒情本質(zhì)的界定已可見,王夫之的詩歌觀念很難包容杜甫那些批判現(xiàn)實的作品。兩人的詩歌趣味差異更大:杜欲頓挫,王欲平易;杜欲沉郁,王欲輕靈;杜欲整煉,王欲疏暢;杜欲密致,王欲清空,幾乎是針鋒相對。不光如此,由于杜甫是明代詩壇最大的門戶,就更招致王夫之的不滿,平時論詩中幾乎不放過任何一個非議杜甫的機(jī)會?!短圃娫u選》評《同谷七歌》云:

        七歌不紹古響,然唐人亦無及此者。其位置行住如謝玄使人,屐履皆得其任。俗子或喜其近情,便依仿為之,一倍惹厭。大都讀杜詩、學(xué)杜者,皆有此病。是以學(xué)究幕客,胸中皆有杜詩一部,向政事堂上料理饅頭、馓子也。⑤《唐詩評選》卷一,第27頁。

        《同谷七歌》在老杜集中本非上品之作,一般都認(rèn)為杜甫夔州以后詩才臻爐火純青的境界,而王夫之卻偏說:“杜本色極致,唯此《七歌》一類而已。此外如夔府詩,則尤入丑俗。”他那好惡特異于人的評價標(biāo)準(zhǔn)由此可見一斑。

        在《唐詩評選》中,一般批評家普遍推崇的杜甫作品,王夫之大多沒什么好評。而另外兩種評選論及其他詩人的作品,卻常拉杜甫做個墊背的,捎帶著詆斥兩句。如《古詩評選》評張華《荷詩》道:“古詩出百字以上,即難自料理矣。世眼務(wù)賣菜之益,故杜陵《奉先詠懷》、《北征》諸作,以徑尺落蘇、齊眉赤莧為惠于窶人之腹?!雹蕖豆旁娫u選》卷四,第201~202頁。這是說古詩長篇最難,過百字就不易掌握,杜甫《赴奉先詠懷五百字》、《北征》雖號為名篇,也只不過是世俗以長為貴而已。他不直接說杜詩有什么缺點,卻說世俗之好沒什么道理,便釜底抽薪地抹殺了杜詩的價值。《明詩評選》鑒于一代詩人皆以杜詩為不二法門,評語更通過批評學(xué)杜之失,間接地表達(dá)了對杜甫的否定性評價。其中既有基于自己的藝術(shù)觀念而批評“詩史”及議論鋪敘的例子,如評徐渭《沈叔子解番刀為贈》云:“學(xué)杜以為詩史者,乃脫脫《宋史》材耳。杜且不足學(xué),奚況元、白。”⑦《明詩評選》卷二,第74頁。評湯顯祖《南旺分泉》云:“指事發(fā)議詩一入唐、宋人鋪序格中,則但一篇陳便宜文字。強(qiáng)令入韻,更不足以感人深念矣。此法至杜而裂,至學(xué)杜者而蕩盡?!雹唷睹髟娫u選》卷四,第184頁。也有像評楊基《客中寒食有感》這樣,借后人學(xué)杜之弊揭示杜詩本身的平庸性的大段議論:

        蒙古之末,楊廉夫始以唐體杜學(xué),救宋詩之失。顧其自命曰鐵,早已搏撠張拳,非廓清大器。然其所謂杜者,猶曲江以前、秦州以上之杜也。孟載依風(fēng)附之,偏竊杜之垢膩以為芳澤,數(shù)行之間,鵝鴨充斥;三首之內(nèi),紫(疑應(yīng)作柴)米喧闐。沖口市談,滿眉村皺。乃至云“丈夫遇知己,勝如得美官”,云“李白好痛飲,不聞目有痤;子夏與丘明,不聞飲酒過”,云“淚粉凝啼眼,珍珠壓舞腰”(《雪中柳》),云“溪友裁巾幘,虛人作飯包”(《荷葉》),云“何曾費錢買,山果及溪魚”,云“巴人與湘女,相逐買鹽歸”,云“清流曲幾回,吃飯此山隈”,云“人情世故看爛熟,皎不如污恭勝傲”,云“他年大比登髦俊,應(yīng)報新昌縣里多”,云“先生種苧不種桑,布作衣裘布為褲”。如此之類,盈篇積牘,不可勝摘。嗚呼,詩降而杜,杜降而夔府以后詩,又降而有學(xué)杜者,學(xué)杜者降而為孟載一流,乃栩栩然曰吾學(xué)杜,杜在是,詩在是矣。又何怪乎近者山左、兩河之間,以爛棗糕、酸漿水之脾舌,自鳴風(fēng)雅,若張、王、劉、彭之區(qū)區(qū)者哉?操觚者有恥之心焉,姑勿言杜可也。①《明詩評選》卷六,第346頁。

        他認(rèn)為明代雖舉世學(xué)杜,但杜詩的真精神并未被揭示和認(rèn)識,因而學(xué)者往往不得要領(lǐng)。就像他評楊慎《雨中夢安公石張習(xí)之二公情話移時覺而有述因寄》,稱此詩“體兼韓杜。然為杜學(xué)者,必此乃有淵源。大骨粗皮、長鼻肥脛如老象者,不知取益于杜者也”。②《明詩評選》卷五,第264頁。為此他誡人不要輕言學(xué)杜,先弄清杜詩值得學(xué)的地方再說。

        然而詩壇的現(xiàn)實如此,談?wù)撁髟娪衷趺措x得開杜甫呢?他要別人“姑勿言杜”,自己卻一而再、再而三地將明詩批評與杜甫聯(lián)系起來?;蛘卟蝗缯f,明詩與杜甫的關(guān)系,就是他明詩批評的立足點。當(dāng)然,正像李頎和許渾一樣,杜甫也很少作為正面的參照系出現(xiàn),王夫之在批評中主要是用他做反面教材。具體地說,凡是為他首肯的作品,總會強(qiáng)調(diào)不是學(xué)杜。如評高啟《郊野雜賦四首》:“苦學(xué)杜人必不得杜,唯此奪杜胎舍,以不從夔府詩入手也?!雹邸睹髟娫u選》卷五,第226頁。評貝瓊《庚戌九日是日聞蟬》:“必不可謂此為仿杜,自有七言以來,正須如此。仿杜者比多一番削骨稱雄、破喉取響之病?!雹堋睹髟娫u選》卷四,第348頁。評鄭善夫《送吾唯可還三吳》:“如此更不惡于學(xué)杜矣,可疏不可惡故也。”⑤《明詩評選》卷四,第362頁。評王逢元《對酒》:“濯洗自將,得之劉播州,固自勝他糨裝杜甫?!雹蕖睹髟娫u選》卷六,第363頁。評劉基《感春》:“悲而不傷,雅人之悲故爾。古人勝人,定在此許,終不如杜子美愁貧怯死,雙眉作層巒色像。”⑦《明詩評選》卷四,第108頁。評王稚登《天平道中看梅呈陸丈》:“蒼涼甚,然終不似學(xué)杜人怪怒揮拳也。吾愿欲蒼涼者無寧學(xué)此?!雹唷睹髟娫u選》卷五,第378頁。評薛蕙《春夜過時濟(jì)飲》:“將意將神,亭亭不匱。不意杜學(xué)橫流之時,得此雅制?!雹帷睹髟娫u選》卷五,第251頁。即使承認(rèn)是學(xué)杜,也不是學(xué)李夢陽那個杜。他評文徵明《憶昔》就說:“局法真從杜得,非李獻(xiàn)吉所知。”⑩《明詩評選》卷五,第360頁。而且他堅信學(xué)杜要學(xué)得好,首先得避開杜甫的毛病。他在評楊維楨《送貢尚書入閩》時特別強(qiáng)調(diào):

        宋元以來,矜尚巧湊,有成字而無成句。鐵崖起以渾成,易之不避,粗不畏重,洵萬里狂河,一山砥柱矣。觀其自道,以杜為師,而善擇有功,不問津于夔府之杜?!霸吠饨^”,“朝回日日”諸篇,真老鐵之先驅(qū),又豈非千古詩人之定則哉?杜云“老節(jié)漸于詩律細(xì)”,乃不知細(xì)之為病,累垂尖酸皆從此得。老鐵唯不屑此一細(xì)字,遂奪得杜家斧子,進(jìn)擬襄陽老祖,退偕樊川小孫,不似世之學(xué)杜者,但得起咋醋眉、數(shù)米舌也。①《明詩評選》卷五,,第330頁。

        這里再度拈出杜甫的瑣細(xì)之弊,說楊維楨獨不屑于家?,嵭贾~,而能踵老杜豁達(dá)灑脫一體,終成其渾灝跌宕的“鐵崖體”。他甚至持這樣的看法:真正善學(xué)杜詩學(xué)得到家,最后就看不出杜甫的痕跡。比如楊維楨《富春夜泊寄張伯雨》一詩:

        春江大汛潮水長,布帆一日上桐廬。客星門巷赤松底,野市江郊凈雪初。柱宿雞籠山頂鶴,斗量鮆網(wǎng)壩頭魚。來青小閣在林表,故人張燈修夜書。

        評曰:“以此學(xué)杜,得墨外光,正不似楊孟載鈍刀很斫也?!雹凇睹髟娫u選》卷五,第333頁。這是說此詩學(xué)杜能得神味之似,而不是刻意模擬,強(qiáng)求合跡。他心目中成功的學(xué)杜大體如是。

        經(jīng)他這么一通褒貶,有明三百年的學(xué)杜就徹底顯示為一個荒唐的結(jié)果:刻意學(xué)杜而似的無非是下駟,上乘之作全不是學(xué)杜所致;善于學(xué)杜的結(jié)果是不似杜,而學(xué)杜最高境界竟是不見杜詩痕跡。既然如此,詩家還有何必要學(xué)杜,而杜詩的典范性又何在?面對這樣的疑問,別人或許還要猶豫、斟酌,而王夫之的回答絕對是直截了當(dāng)?shù)?,杜詩就是沒必要學(xué)。所以當(dāng)他看到蔡羽嘗“謂少陵不足法”時,就大喜終獲知音?!睹髟娫u選》卷四評其《早秋李抑之見過》“中庭綠蔭徙”一句,稱“妙句幽靈,覺杜陵‘花覆千官’之句,猶其孫子。當(dāng)林屋時,學(xué)杜者如麻似粟,不知拄杖落此老手中”③《明詩評選》卷四,第162~163頁。,評《錢孔周席上話文衡山王履吉金元賓》又說:“但能不學(xué)杜,即可問道林屋,雖不得仙,足以豪矣。詩有生氣,如性之有仁也。杜家只用一鈍斧子死斫見血,便令仁戕生夭。先生解云杜不足法,故知滿腹皆春?!雹堋睹髟娫u選》卷四,第164頁。王夫之確確實實以他嚴(yán)厲的批判表暴了明代詩歌學(xué)杜的虛妄,同時也解構(gòu)了杜甫詩的藝術(shù)價值和典范性,杜詩無尚崇高的評價在他的詩學(xué)中被改寫,由此降落到歷史的最低點。⑤關(guān)于歷代對杜甫的負(fù)面評價,可參看蔣寅:《杜甫是偉大詩人嗎——歷代貶杜論的譜系》,《國學(xué)學(xué)刊》2009年第3期;又收入《金陵生文學(xué)史論集》,遼海出版社,2009年。幸而他的著作不傳于世,否則二百年間詩壇不知要掀起多大的波瀾。

        綜上所論,王夫之的詩歌批評可以說是得失參半,既有深刻過人的詩歌史見解,也有觀念狹隘、偏頗武斷的作家、作品評論,其不足之處我另有專文分析,這里只想指出,無論如何,王夫之的詩歌批評是非常有個性、有獨到見解的,對先唐詩歌的評論包含有不少精辟的見解,對唐詩的批評也貫穿著自己的理論思考,對明詩的批評則傾注了強(qiáng)烈的現(xiàn)實關(guān)懷,這使他的批評隨處流露出真知灼見,只要我們認(rèn)真挖掘,披沙揀金,就能總結(jié)出許多有價值的理論成果和藝術(shù)經(jīng)驗。

        猜你喜歡
        王夫之唐詩杜甫
        唐詩寫柳之妙
        中華詩詞(2020年5期)2020-12-14 07:44:50
        春夜講唐詩記
        文苑(2020年7期)2020-08-12 09:36:30
        唐詩里的日與月之爭
        文苑(2020年5期)2020-06-16 03:18:32
        杜甫改詩
        王夫之《說文廣義》考訂《說文》析論
        絕句
        兒童繪本(2018年4期)2018-03-12 21:16:44
        唐詩賞讀
        杜甫與五柳魚
        試論莊子對王夫之自然觀的深刻影響
        湖湘論壇(2016年6期)2016-02-27 15:24:19
        杜甫的維穩(wěn)觀
        日本少妇浓毛bbwbbwbbw| 99熟妇人妻精品一区五一看片|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视频|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hd|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hd|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v色婷婷| 草逼短视频免费看m3u8|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大片在线看| 成人久久免费视频| 99国产精品欲av麻豆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一品区二品区三区| 久久久www成人免费精品| 日韩中文网| 91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 末成年人av一区二区| 台湾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婷婷| 久久av少妇亚洲精品| 欧美怡春院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无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a片| 国产激情无码Av毛片久久| 日本妇女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薰衣草| 无码h黄动漫在线播放网站| 国产精品国产午夜免费看福利| 玖玖资源站亚洲最大的网站| 国产乱人激情h在线观看| 欧美黄色免费看| 亚洲一区视频中文字幕| 搡女人真爽免费视频大全| 欧美freesex黑人又粗又大|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国产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爆乳熟妇一区二区三区霸乳| 人妻在线中文字幕| av有码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成品人视频ww入口| 中文在线а√天堂官网| 97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