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柏靈
戲劇是舞臺藝術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雖然戲劇的兩個主體為演員和觀眾,但我覺得能夠提升戲份的不僅僅是演員演得怎么好,他(或她)的穿衣裝扮十分重要。
怎么穿?怎么打扮?這就是我要說的服裝表現(xiàn)。
應該說,服裝是表演藝術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觀眾在觀看戲劇的時候,對美麗別致的舞臺服裝會有一種賞心悅目的感受。同時,舞臺服裝又通過色彩和質(zhì)感表現(xiàn)出戲中人物的心理,而且因戲劇內(nèi)容的暗示等手段使舞臺服裝更加細膩。因此舞臺服裝設計是舞臺藝術創(chuàng)作中一個獨立的專業(yè)領域,是解釋整個作品、表現(xiàn)人物、創(chuàng)造戲劇風格設計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把服裝造型用在戲劇場景更換中,每一幕之間,把握留在場上的人物的主次關系,因為在換幕換場時,留在場上的人中也有“主角”和“配角”之分。他們在這幕或這場戲中的戲劇人物服裝造型和戲劇場景,與整臺戲是有著密切聯(lián)系的。為了更好地表現(xiàn)這幕戲或這場戲在整個劇中,“主角”或“配角”所表達的思想情感,是關系到整場戲的不可或缺的部分。也就是把細節(jié)中的人物服裝做好,使粗中有細,細中有戲,使戲劇服裝能和戲中每個細節(jié)都緊密結(jié)合,而不再是只關注演員的表演。我覺得不管在戲劇演出中的哪一個細節(jié),舞臺美術、表演、劇本都是很重要的。不能這一時刻展現(xiàn)劇本,那一時刻展現(xiàn)演員的演技,而另一時刻展現(xiàn)舞臺美術。因為每一項都不可少,不能一味地重視表演,一味地重視劇本,而忽視舞臺美術的作用。這相當于一棵大樹,它的每一片樹葉、每一根樹枝都是構(gòu)成大樹的重要因素,沒有它們樹不能成為參天大樹。
以曹禺的經(jīng)典話劇《雷雨》為例,劇中主要人物的結(jié)局有的死、有的逃、有的變成了瘋子。劇本的這種強烈的悲劇性不只深刻地暴露了資產(chǎn)階級的罪惡和他們庸俗卑劣的精神面貌,而且引導觀眾和讀者不得不追溯形成這種悲劇的社會原因。
從一開場就可以看出整個戲劇場景是灰暗的色調(diào),劇中人物蘩漪和周沖母子兩個人在這種灰暗的場景下進行他們的生活,蘩漪是大戶人家的太太,在人物服裝造型上以旗袍為主,符合當時大戶人家太太的穿著特征。周沖則是受到新思想的感染和熏陶,他是一個天真、單純、不懂人情世故、同情下層勞動人民,憧憬著和平、真誠、平等的生活的年輕人,人物包裝上體現(xiàn)當時新青年普遍的穿衣特征。整個戲劇場景是灰暗色的,只有人物點綴了它,在整個場景中可以看出:蘩漪的深色衣裙象征了她追求精神上人性的合理欲望和個性解放以及對生活充滿了希望但與現(xiàn)實的殘酷又形成鮮明的對比,形象地表現(xiàn)了她生活的慘淡、無助、蒼白的內(nèi)心和精神世界。周沖的白色T恤和白色長褲象征了他對新生活的向往和發(fā)自內(nèi)心的渴望美好的愛情和親情??墒窃谥軜銏@的陰影下,在資產(chǎn)階級的陰影下,他們(普通的人民大眾)的夢想都一一破滅了。在第四幕中,蘩漪一身斗篷的裝束和周樸園的一身睡袍,告訴了觀眾她正從外面回來,交代了時間的變化和地點的轉(zhuǎn)化,同時斗篷上的水珠暗示外面在下雨的一個事實。
整個劇中的戲劇場景都是以灰暗色調(diào)為主,戲劇人物服裝造型在劇中起點綴和烘托舞臺效應和戲劇氣氛的作用。它的意義也正是如此,縱觀全劇有兩個戲劇場景:周公館客廳和魯家住房;兩個時間:上午和午夜兩點。場景和時間決定了舞臺色調(diào):灰暗色。因此要想表現(xiàn)劇中的故事年代、人物、內(nèi)容等,在此可以看出只有通過演員的表演和戲劇人物服裝造型。
在戲劇中演員的戲劇人物服裝造型,決定戲中演員所演繹人物的主次關系及性格趨向,更能進一步鮮明地表現(xiàn)戲劇中人物的思想情感,有直觀的舞臺效果。而戲劇場景則能展現(xiàn)戲劇的性質(zhì)及重要的戲劇氣氛,來表達導演的意圖,直接地傳達給觀眾,使觀眾能通過戲劇場景獲得一些必要的信息,如:劇中故事發(fā)生的背景、年代、悲劇還是喜劇等等。戲劇場景中不能沒有人物,人物必須經(jīng)過戲劇人物服裝造型才能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等要素,進而與戲劇場景相互依襯,便于更好地塑造戲劇形象。戲劇場景正是因為有了戲劇人物的點綴而顯出它在整個戲劇中的作用。然而戲劇人物通過包裝才能彰顯個性、情感和人物與人物之間的主次關系,因而戲劇人物服裝造型點綴了戲劇場景,使戲劇中的劇情、寓意和所要表達的思想更全面更有效地傳達給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