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宇航 宋陳紅 金常光 (吉林工商學院,吉林 長春 30062)
中老年女性受體內(nèi)雌激素水平的影響,骨質(zhì)疏松的患病率逐年增加,嚴重影響身體健康和生活質(zhì)量。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適當?shù)慕∩砘顒佑兄谘泳徆琴|(zhì)疏松的發(fā)生、發(fā)展〔1〕。但由于生活環(huán)境不同,很多健身活動不能廣泛開展??觳叫凶邔τ趫龅貨]有要求,易于開展,已經(jīng)逐漸成為最為百姓接受的健身活動。本研究擬通過檢測長期進行快步行走的中老年女性體內(nèi)骨礦元素鈣(Ca)、磷(P)、鎂(Mg)及血清堿性磷酸酶(ALP)水平,探討快步行走對于防治中老年骨質(zhì)疏松的作用及機制。
1.1 材料 選擇我校在職及退休的堅持快步行走的中老年女性30例為觀察組,年齡50~65歲,平均(59±3.7)歲;快步行走2~4年,平均(2.7±0.8)年;運動時間為清晨或者傍晚,每次運動不少于2 km,每周運動不少于5次,每次運動以微感出汗、無心悸等不適,心率不超過120~130次/min為宜。對照組30例,也均為我校在職及退休的中老年女性,但除常規(guī)行走和家務勞動外,在最近10年沒有進行任何健身運動和體育鍛煉活動;年齡50~67歲,平均(60±3.4)歲。兩組年齡無顯著差異,其他一般資料比較見表1。檢測期間不使用各種骨代謝藥物,受試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表1 各組一般資料比較(n=30)
1.2 方法
1.2.1 體檢及測量 詢問各組受試者年齡、月經(jīng)史等情況,測量受試者身高、體重,計算體重指數(shù)(BMI),公式:BMI(kg/m2)= 體重(kg)/身高(m)2。
1.2.2 骨密度(BMD)檢測 采用美國Hologic公司的ASY00409型雙能骨密度測量儀檢測。
1.2.3 血清Ca、P、Mg及ALP含量的測定 所有受試者集中后在運動完畢、清晨空腹狀態(tài)下,采取肘取靜脈血5 ml,30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血清,-20℃冰箱保存待檢。利用日立U20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利用SPSS1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
觀察組BMD及血清Ca、P、Mg水平較對照組明顯升高,組間比較有顯著差異(均P<0.05);血清ALP水平較對照組略低,但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2。
表2 血清Ca、P、Mg、ALP水平和BMD測定(n=30)
美國運動醫(yī)學學會提出,負荷訓練和抗阻練習有助于提高BMD;而且,體育鍛煉還具有增強肌肉品質(zhì)和力量,增強身體靈敏性、平衡能力和協(xié)調(diào)性的作用。其機制為:①機械用力刺激骨骼,激活成骨細胞,促進骨生成;②運動使骨血流量增加,促進前列腺素的釋放;③運動使絕經(jīng)后婦女體內(nèi)雄激素濃度下降,雌激素濃度增加,降低骨組織對甲狀旁腺的易感性,減弱破骨細胞的活性;④長期堅持運動可降低血液中胰島素水平,提高胰高血糖素、兒茶酚胺及促甲狀腺素的水平,增加骨礦含量〔2~4〕。
研究發(fā)現(xiàn),快步行走有利于中老年女性的骨骼健康和維持較高的BMD。血清ALP是反映骨形成的一個指標,處于生長期的幼兒及青少年ALP可明顯增高。而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的ALP水平略低于對照組,但組間比較無顯著差異。鎂與鈣、磷等元素是促進骨骼生長發(fā)育的微量元素,對于促進骨生長、維護骨細胞結(jié)構與功能正常具有重要作用。血清鎂的含量可直接或間接影響鈣平衡與骨代謝,鎂不足可刺激甲狀旁腺素分泌,促進骨吸收;輕微的鎂缺乏即可損害礦物質(zhì)平衡,導致成骨過程障礙,骨密度下降、骨質(zhì)疏松。在臨床上,鎂缺乏和骨質(zhì)疏松常同時出現(xiàn),因此治療骨質(zhì)疏松不僅需要補鈣,還應同時補充鎂〔5〕。血漿中鈣與磷的濃度保持著恒定數(shù)量關系,每100 ml血漿中鈣和磷的毫克數(shù)乘積>40時,鈣和磷則以骨鹽形式沉積;如鈣和磷的毫克數(shù)乘積<35,就會影響骨組織的鈣化,甚至使骨鹽再溶解,發(fā)生骨質(zhì)疏松。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快步行走能明顯提高血液鎂、鈣、磷含量??紤]這也是快步行走有利于中老年女性骨骼健康和保持正常骨骼代謝水平的原因之一。
運動鍛煉與藥物治療不同,能同時改善身體健康的各種要素,使骨骼更加穩(wěn)固,骨實質(zhì)重新礦化,從而預防和治療骨質(zhì)疏松〔6〕。但是,體育運動要講究科學性,特別是要有一個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制定并實施適合個體特點的運動處方。運動處方包括運動項目、運動強度、運動鍛煉持續(xù)的時間、運動鍛煉的頻率及運動進度。制定運動處方時,必須首先綜合評定不同個體的體質(zhì),在此基礎上制定適合不同個體的運動項目、運動強度、每次運動持續(xù)的時間和每周運動的頻率,制定適合現(xiàn)階段體質(zhì)的運動處方。對于沒有條件制定個性化運動處方者來說,運動時應自己認真體會身體疲倦程度、自我生理感覺等,并掌握一些生理負荷指標,尤其對于中老年人來講,不能強求運動必須達到多大的強度,以免對身體造成損害。心率指標是運動負荷控制中的主要指標,也最易被百姓掌握〔7〕。運動后的心率不超過 120~130次/min為小強度運動,心率在 140~160次/min左右屬中等強度運動,超過180次/min屬高強度運動。雖然翟一飛等〔8〕研究認為,中等強度運動在應激狀態(tài)下對大鼠機體功能的保護作用比小強度運動更顯著,但對于中老年人,尤其是由基礎疾病的中老年人,仍建議以小強度運動為宜。
總之,本研究認為快步行走有助于延緩骨質(zhì)疏松的發(fā)生發(fā)展,對于中老年人來講是最易開展的、行之有效的健身項目,值得大力推廣。
1 王 純,楊澤宏,陳 演.不同健身運動對中老年女性骨代謝水平的影響〔J〕.生物醫(yī)學工程學雜志,2009;26(6):1306-10.
2 Korpelainen R,Sirkkak K,Jorma H,et al.Effect of impact exercise on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elderly women with low BMD:A populationbased randomized controlled 30-month intervention〔J〕.Osteoporos Int,2006;17:109-18.
3 Stengels V,Kemmler W,Pintag R,et al.Power training is more effective than strength training for maintaining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postmenopausal women〔J〕.J Appl Physiol,2005;99:181-8.
4 Wu XP,Liao EY,Luo XH,et al.Age-related variation in quantitative ultrasound at the tibia and prevalence of osteoporosis in native Chinese women〔J〕.Br J Radiol,2003;76(909):605-10.
5 馬蓓蕾,蔡美琴,高培君,等.聯(lián)合補充鈣、鎂、銅、鋅和維生素D對中老年婦女骨質(zhì)疏松防治效果的研究〔J〕.中國骨質(zhì)疏松雜志,2006;12(6):649-57.
6 Ernst E.Exercise for female osteoporosis〔J〕.Sports Med,1998;25:359-68.
7 陳 琪.健身運動負荷控制指標分析〔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0;24(12):84-5.
8 翟一飛,顏 軍.中小負荷運動對心理應激狀態(tài)下大鼠心理神經(jīng)免疫若干指標的影響〔J〕.體育科學,2005;25(5):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