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娟 王艷杰 石星業(yè) 宮 菲 趙 胤 (遼寧中醫(y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遼寧 沈陽 0032)
記憶能力減退是機體早期衰老的臨床表現(xiàn),也是腦老化的重要標志。Morris水迷宮是研究大鼠空間學習記憶能力的重要行為學方法。本實驗運用Morris水迷宮方法,從空間學習記憶能力方面入手,觀察保健灸法對不同月齡大鼠行為學的改善作用,為艾灸防治衰老提供科學的佐證。
1.1 實驗動物及分組 SD雌性大鼠70只,由北京維通利華有限公司提供,許可證號:SCXK(京2006-0009)青年對照組14只,3 月齡,體重190 ~250 g,10月齡28 只,體重350~450 g,隨機分為2組,即10月齡灸治組及10月齡對照組。12齡28只,體重390~450 g,隨機分為12月齡灸治組及12月齡對照組。各組動物在同等條件下常規(guī)喂養(yǎng),實驗室光照充足,通風良好,溫度保持在(24±2)℃,濕度保持在40% ~60%。
1.2 實驗方法 10月齡灸治組及12月齡灸治組動物每周灸關元、足三里4次,持續(xù)灸2個月,青年組及對照組每周相同時間同樣抓取,但不灸,亦不讓其聞到灸的味道。持續(xù)2個月。
1.3 灸治的部位和方法 大鼠關元、足三里穴定位,參照大鼠標準穴位圖譜。關元位于大鼠兩后肢根部連線的中點。足三里在大鼠膝關節(jié)后外側,即脛骨粗隆下緣與腓骨小頭下緣連線之中點處。灸前將穴區(qū)直徑約1 cm左右的鼠毛剪干凈,暴露穴區(qū)皮膚。自制艾炷:底盤直徑0.7 cm,艾柱直徑0.1 cm,重1.0 g,放置于帶有小孔附雙面膠的橡皮墊上,將橡皮墊粘貼在穴區(qū),小孔對準穴位,點燃艾炷。灸后局部皮膚略紅,無發(fā)泡。
1.4 定位航行實驗〔1,2〕水槽分東、南、西、北四個象限(NE、SE、SW、NW),實驗前將大鼠背部栓一紅繩做標記物(計算機對紅色分辨率高)。實驗開始2個月后,開始進行定位航行實驗。
實驗第一天,水槽中不放置平臺,將大鼠放入水中180 s,自由游泳以適應環(huán)境。正式訓練時,在水槽北象限放一平臺,平臺直徑為10 cm,低于水面大約2 cm,迷宮上方安裝有顯示系統(tǒng)的攝像機,同步記錄大鼠運動軌跡。
第二天開始訓練,連續(xù)6 d,每天1次。訓練時隨機選擇一個入水點,將大鼠面向水槽壁放入水中,記錄大鼠找到平臺的時間(逃避潛伏期),每次計時120 s,若120 s未找到平臺,便把大鼠放到平臺上10 s讓其熟悉,逃避潛伏期記錄為120 s。連續(xù)訓練第7天后正式測試。將大鼠背對平臺投入水槽中,記錄其尋找到平臺的潛伏期,評價動物空間記憶的獲得能力。實驗全過程要求保持安靜,水槽周圍物品固定,作為動物的空間參照物。并應及時清除水槽內大鼠糞便,以免影響實驗結果。
1.5 空間搜索實驗 定位航行實驗結束次日,撤出平臺,在隨意入水點將大鼠面向水槽壁放入水中,各組大鼠根據(jù)記憶尋找原平臺所在象限,監(jiān)測時間為120 s,由計算機自動跟蹤并記錄下大鼠游泳軌跡,并計算出大鼠跨越原平臺的次數(shù)及在原平臺所在象限停留時間。評價大鼠的空間記憶保持能力。
1.6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5.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均數(shù)比較用單因素方差分析。
2.1 一般狀況觀察 10月齡對照組大鼠游泳速度較快,但運動軌跡大多為環(huán)形,在平臺所在象限游動時間短,而10月齡灸治組大鼠游泳速度快與青年組相似,運動軌跡多為直線,在平臺所在象限附近游動時間長,對面象限游動很少。12月齡對照組大鼠運動減少,反應遲緩,運動軌跡大多沿著池壁進行環(huán)繞且遠離平臺所在象限游動,12月齡灸治組大鼠游泳速度慢,運動軌跡大多沿著池壁進行環(huán)繞。
2.2 定位航行實驗 各組大鼠在6 d的水迷宮定位航行訓練中,尋找平臺的平均逃避潛伏期有明顯變化,隨著訓練次數(shù)的增加,各組潛伏期均有不同程度的縮短。各組在訓練第4天后逃避潛伏期基本趨于平穩(wěn)。訓練后第7天各組大鼠逃避潛伏期時間見表1。大鼠逃避期代表認知能力,逃避潛伏期越短,學習能力越強。青年組平均逃避潛伏期的時間最短,12月齡對照組平均逃避潛伏期的時間最長,10月齡灸治組逃避潛伏期較對照組明顯縮短(P<0.05)。而12月齡灸治組逃避潛伏期與對照組相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2.3 空間搜索實驗 撤去平臺后,觀察各組大鼠的空間探索能力,即尋找原來平臺所在象限,青年組的游泳軌跡基本集中在平臺象限,高齡對照組大鼠的游泳軌跡集中趨勢不明顯,各組之間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說明隨著月齡的增加,大鼠的空間搜索記憶能力明顯下降。10月齡灸治與對照組比較,通過平臺的次數(shù)及在原平臺象限時間比率,有顯著差異。而12月齡灸治與對照組比較,通過平臺的次數(shù)及在原平臺象限時間比率,未見顯著差異。說明灸法可以提高大鼠的空間搜索能力,但對于高齡的大鼠效果并不明顯。各組大鼠通過平臺的次數(shù)及在原平臺象限停留時間見表1。
表1 各組大鼠學習記憶能力的檢測(x ± s,n=14)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載“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聰矣?!奔慈祟悘乃氖畾q開始,體內陰精自耗過半,精力體力腦力開始呈現(xiàn)衰退趨勢。本實驗采用類似于人類年齡40歲(更年期前期)與50歲(更年期)相近似的10月齡及12月齡雌性自然老化大鼠為研究對象〔3,4〕。觀察評價保健灸對不同月齡大鼠在Morris水迷宮中定位航行及空間搜索試驗中的學習記憶能力的影響。以其探求預防衰老的最佳保健灸治時機。
無病而灸,又稱“逆灸”、保健灸,是未老先灸。通過在具有保健功效作用的穴位上施灸,逐漸積累灸效,以達到防病保健的目的。關元,為任脈與足三陰經(jīng)的交會穴?!夺樉难狻分蟹Q此穴為“人身陰陽元氣交關之處,為養(yǎng)生家聚氣凝神之所”,聯(lián)系命門真陽,為陰中之陽穴。艾灸關元穴可補攝下焦元氣,扶助機體元陰元陽,延年益壽。《醫(yī)學入門》載:“關元主諸虛損”。足三里,具有溫補脾胃,益氣養(yǎng)血,扶正培元的功效?!锻馀_秘要》云“三里養(yǎng)后天之氣,灸三里可使元氣不衰”。兩穴為保健灸法的常用穴,上下相配,共奏補腎健脾、益氣活血、培元固本、延年益壽之功。
學習記憶是大腦的高級神經(jīng)活動,是認知活動的組成部分,學習是接受外界環(huán)境的信息而影響自身行為的過程,記憶是對獲得的信息在腦內進行儲存、加工和提取的過程〔5〕,可分為記憶獲得、記憶鞏固和記憶再現(xiàn)。Morris水迷宮實驗是20世紀80年代初建立起來的評估嚙齒動物學習、記憶、空間定向及認知功能的可靠試驗方法。主要包括定位航行試驗和空間探索實驗兩部分。是檢測大鼠在多次訓練后,學會尋找固定位置隱蔽平臺,形成穩(wěn)定的空間位置認知的能力。大鼠與人類一樣隨著年齡的增長,會出現(xiàn)學習記憶能力的減退〔6〕,大鼠逃避潛伏期可反映大鼠尋找安全平臺的空間認知能力,而大鼠在水迷宮中定位游泳尋找平臺所在象限及在平臺穿越的次數(shù),可以反映大鼠的空間記憶能力。本實驗結果客觀地證實了艾灸關元、足三里穴可以提高不同月齡大鼠的學習及記憶能力,以10月齡大鼠表現(xiàn)尤為明顯。提示灸法應提早進行。
1 韓太真,吳馥梅.學習與記憶的神經(jīng)生物學〔M〕.北京:北京醫(yī)科大學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聯(lián)合出版社,1998:61.
2 張均田.現(xiàn)代藥理實驗方法學(上冊)〔M〕.北京:北京醫(yī)科大學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聯(lián)合出版社,1998:1022.
3 劉宏艷,王 濱.電針對更年期大鼠神經(jīng)內分泌免疫網(wǎng)絡的影響〔J〕. 江蘇中醫(yī)藥,2003;24(1):94-6.
4 俞 瑾,李超荊.更年春治療更年期綜合征的臨床和藥理研究〔J〕.生殖醫(yī)學雜志,2000;9(5):266-71.
5 程 明,朱熊兆.學習記憶的行為學研究方法〔J〕.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05;14(1):65-6.
6 王 蓉,唐 玉,葉翠飛,等.大鼠學習記憶功能隨增齡變化的實驗研究〔J〕. 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06;15(3):20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