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鳳琴,逄麗艷,侯西巖,高京華
(1.山東建筑大學藝術學院,山東濟南250101;2.齊魯建筑文化與景觀藝術研究基地山東建筑大學,山東濟南250101;3.濟南市林場,山東 濟南250014;4.山東省林業(yè)監(jiān)測規(guī)劃院,山東濟南250014)
人口老齡化問題是當今人類面臨的嚴峻問題,老齡化問題的研究和解決是目前的熱點和難點。老年公園是以老年人群為主要服務對象的公園,是老年人休閑娛樂的主要場所,是老有所樂的主要途徑。
在美國、瑞士等歐美國家非常注重老年人的活動環(huán)境,利用戶外空間設計來增強現(xiàn)實和精神上的安全感和私密性,在亞洲日本成為對老年公共活動空間研究較早的國家,我國1985年,高寶真、郭玲提出無障礙環(huán)境設計,拉開了研究老年人活動空間的大幕。而后,主要針對老人人居環(huán)境[2]及公共綠地中,對老年人活動場地的設計、無障礙設計[3]、設施設計和活動(硬質(zhì))空間設計[4]等設計研究,提出集體、小群體、座席、步行、私密和庭院等空間是適宜老年人活動的空間[5-6],主要集中于植物景觀在老年公園及老年活動區(qū)的設計研究幾乎很少,而植物是具有生命特性的園林景觀要素,能改善和保護環(huán)境,吸收CO2放出O2,吸收有害氣體,殺菌,釋放負氧離子等,同時具有療養(yǎng)生息,調(diào)節(jié)身心的作用。
因此,文章結(jié)合老年人的心里、生理需求,以及活動需要,充分運用植物,采用生態(tài)設計的理論與方法,對老年公園健康活動空間的植物景觀設計加以研究,著重建設觀賞型、保健型、環(huán)保型等植物群落,營建多樣的適宜老年人的活動空間,以期為老年公園以及老年活動區(qū)域的建設提供依據(jù)及參考。
濟南市位于北緯 36°40',東經(jīng) 117°00',為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季風明顯,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夏季酷熱,秋季涼爽適中,冬季寒冷。年平均氣溫14.9℃,極端氣溫最高40.5℃,極端最低 -19.7℃,無霜期 210d,全年日照2640h,常年平均降水量為650~700mm。降水量季節(jié)分配不均,2/3的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土壤pH值約為7。
通過對我國部分代表性城市老年公園及公園老年活動區(qū)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
(1)在我國發(fā)達地區(qū)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青島、大連、杭州、濟南等已建有老年公園,但大多是在原來公園的基礎上,改建而成。
(2)老年公園數(shù)量、規(guī)模嚴重不足。
(3)老年公園特點不突出,老年公園與其它普通公園差異不顯著。
(4)活動空間嚴重不足,尺度設置不夠合理。
(5)植物的選擇配置大多沒有考慮老年人的生理、心里健康的特殊需要。
(6)植物景觀及其空間的營造大多沒有考慮老年人對活動空間的需求。
生態(tài)設計指按生態(tài)學原理進行的人工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jié)構(gòu)、功能、代謝過程和產(chǎn)品及其工藝流程的系統(tǒng)設計。生態(tài)設計遵從本地化、節(jié)約化、自然化、進化式、人人參與和天人合一等原則,強調(diào)減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環(huán)[7]。在老年公園的建設中,植物景觀的設計應遵循整體優(yōu)化、異質(zhì)性、多樣性、生態(tài)位、景觀連通性等原則[7],滿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需要,為其創(chuàng)造潔凈、健康適于老年人的活動空間。
植物的選擇應叢老年人的身心特點出發(fā),充分考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需求。
(1)注重保健植物選擇。選擇具有殺菌、藥用作用的植物,為老人提供健康空間,使老人休養(yǎng)生息。
(2)加強芳香植物選擇。通過香味,刺激老人嗅覺,愉悅老人身心。
(3)明確植物色彩。充分運用各季節(jié)的植物色彩,在滿足老人欣賞的同時,引導、幫助老人辨別方向。
(4)重點選擇鄉(xiāng)土植物。以鄉(xiāng)土植物為主營建區(qū)域特色景觀,同時考慮老年人對色彩、芳香、保健的需求,適當選用部分新優(yōu)適生種,突出景觀與功能。
(5)避免綠色污染(植源性污染)。植源性污染,如松(Pinaceae)、杉(Taxodiaceae)、柏(Cupressaceae)等中的一些針葉樹種和臭椿屬(Ailanthus)、楊屬(Populus)、柳屬(salix)、櫟屬(Quercus)、胡桃屬(Juglans)等對老年人,尤其哮喘、支氣管老人等帶來傷害的樹種。因此,在老年公園植物的選擇中注重避免。
2.3.1 入口空間植物景觀設計
入口是公園及其它綠地形象的代表,是其門面。對于老年公園或老年活動區(qū),在達到其他公園或區(qū)域要求的基礎上,應更注重考慮老年人身體機能下降,感知能力退化的特點,運用鮮明對比強烈的植物色彩,標明公園入口,植物應用形式簡潔、明快。當然還要注意與周邊環(huán)境、建筑的協(xié)調(diào)與對比。如在入口處選擇或樹形奇特、或具有色彩的高大喬木表明并突出入口,如:銀杏(Ginkgo biloba)等,也可同時建設花壇,不同的季節(jié)選擇紅黃藍等對比強烈的時令花卉,圖案簡潔,視覺沖擊力強,使老人記住入口,方便出入與活動。
2.3.2 道路植物景觀設計
道路景觀考慮老年人的辨別能力下降,容易健忘,以及從老年人對健康、便捷、安全的需求出發(fā),設計營建適于老年人的道路景觀。
(1)行道樹的設置
道路景觀簡潔、流暢,安全、便捷。行道樹的選擇力爭做到一路一樹,即每一條道路,選擇的行道樹不同,道路以行道樹命名,便于識別。如:行道樹為日本櫻花(Prunus yedoensis)命名為櫻花路,行道樹為玉蘭(Magnolia denudata)命名為玉蘭路,行道樹為國槐(Sophora japonica)命名為國槐路等。尤其與出入口相連接的主干道的行道樹必須特點突出,一年四季便于識別,避免老人迷失方向,找不到出入口,給其帶來不便。
(2)園路植物的設計
園路環(huán)境對老人的引導,易于辨別同樣很重要,做到不同的道路植物種類、應用形式、配置方式不同。同時還要舒適、親切、安全,避免或減輕老人的孤寂感。選用色彩鮮艷、暖色調(diào)植物如黃色、粉色、紅色等為主,輔以對比鮮明的色調(diào),拉近與老人的距離,注重芳香植物、藥用植物的運用,同時注重季相的變化,使老人身心愉快。如濟南選用春天的金鐘花(Forsythia viridissima)、玉蘭、丁香(Syringa)、紫荊(Cercis chinensis)、玫瑰(Rosa rugosa);夏季的合歡(Albizia julibrissin)、國槐、石榴(Punica granatum);夏秋的木槿(Hibiscus syriacus)、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凌霄(Campsis grandiflora);冬季的蠟梅(Chimonanthus praecox)以及花期超過半年之久的月季(Rosa×hybrida),常綠樹女貞(Ligustrum lucidum)等等,均對人體的腎、肝、脾等器官具有保健及治療作用,在寒冷的北方冬季大部分植物落葉,周邊環(huán)境不易識別時,園路的兩側(cè),或遠或近,不同形式的栽植蠟梅,蠟黃的花,芬芳的香氣,使老人容易識別,引導老人,愉悅心情,也給寒冷的冬天增加一些暖意。同時,四季的時令花卉及山野花卉更是色彩豐富、形態(tài)繁多,采用花鏡、花溪、花壇、花池、花斗等多種形式,營建一路一特點,一路一形式,使老人四季識別容易,親切舒適。
2.3.3 不同活動功能空間的設計
根據(jù)老人或獨處、或三、五成組,或二、三十人以及更多人集體活動的活動特點。通過植物的巧妙運用,營建滿足各種活動的健康空間。
(1)修養(yǎng)空間
老年人的生理機能不斷衰退,身體的抵抗力下降。因此,在老年公園或老年活動區(qū),營建健康、保健、安全的空間,幫助老人修養(yǎng)身心,頤養(yǎng)延年。
①開辟“森林浴”。以地帶性植物群落為借鑒,以老人身心需求為目標建設保健型植物群落,形成“森林浴”景觀。以裸子植物為主,如:濟南選擇側(cè)柏(Platycaldus orientalis)、雪松(Cedrus deodara)、銀杏、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等,充分利用其分泌產(chǎn)生殺菌素及微量元素的特點,抑制病菌生長,釋放大量負氧離子對高血壓、神經(jīng)衰弱、心臟病都具有輔助治療作用,尤其側(cè)柏還具有抗腫瘤的功效等等[8]。適當配以其它保健型闊葉樹種、彩葉樹種(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e),梧桐對細菌也具有較強抑菌效果)與其它園林要素共同營建,或疏或密、或開朗或封閉、或高過低,或喬喬搭配、或喬草搭配、灌草搭配、或喬灌草搭配等,形成靜怡安康的林下空間、林中空地,主要適于獨處或小組活動的老人。讓老年人散步、做操、聊天、打拳、沐浴陽光、閉目養(yǎng)神等,回歸自然,放松身心。并且松樹還象征老人身體健康,延年益壽。
②療養(yǎng)花園。中華醫(yī)藥是我國的精髓,很多植物具有治療疾病,保健療養(yǎng)的作用。在老年公園中以草本、花灌木或開花小喬木為主建設療養(yǎng)花園,選用唇形科(Lamiaceae)、松科、柏科(Cupressaceae)、木蘭科(Magnoliaceae)、蕓香科(Rutaceae)、桃金娘科(Myrtaceae)、薔薇科(Rosaceae)、臘梅科(Calycanthaceae)等,許多芳香植物具有安神鎮(zhèn)靜、潔凈身心、殺菌驅(qū)蟲的功效。如:芳香植物香氣通過呼吸進入支氣管有助于呼吸道病的治療;而菊花具有安神、鎮(zhèn)痛的作用;月季刺激大腦神經(jīng)興奮;玫瑰、紫羅蘭(Matthiola incana)殺死肺炎球菌和葡萄球菌;薰衣草(Lavandula pedunculata)可以緩解神經(jīng)衰弱,以此與其它園林要素共同建成療養(yǎng)花園,為老年人營造療養(yǎng)疾病的各種空間[9-10]。
另外,很多老人非常喜歡諸如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菊花(Chrysanthemum)、玉蘭等我國傳統(tǒng)名花,不妨一并建造牡丹園、丁香園、菊園、玉蘭園等,愉悅老人心情,促進老人健康。
(2)活動、娛樂空間
根據(jù)老年人的年齡、層次、性格、活動習慣的不同,營建不同的娛樂、活動空間。
①私密空間。喜歡安靜、獨處的老人,需要有一個安全的領域空間,其生理特征也決定了老年個體活動領域的空間尺度,不受到界干擾,并具有一定的私密性、防衛(wèi)性和明顯的排他性。因此避開公園鬧區(qū),選擇相對僻靜區(qū)域或與鬧區(qū)有間隔的區(qū)域,在植物的配置上,可采用孤植樹、樹叢、花叢、竹叢,圍合成相對獨立、或封閉或半封閉的空間,老人可獨自靜坐、閉目沉思、讀書看報、打太極拳等,獨自享受。
②小組活動空間。喜歡三、五朋友成組活動的老人。他們性情相投、愛好相似,對所活動空間要求的領域性降低,每位老年人基本上都會全身心的參與到活動中來。每個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呈半私密性、穩(wěn)定性,內(nèi)聚力較強。在平面上往往呈現(xiàn)出一種明顯的“點”狀或“面”狀。因此在植物空間的營建上,主要營建疏林林下空間(圖1),樹叢或獨植樹樹下空間,以及棚架植物空間,具有半私密性和領域性。老年人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或聊天,或打牌,或下棋,或吟唱,或遛鳥,自得其樂。這種空間也為老人家庭聚會、家人陪伴老人提供了活動場所。
圖1 植物構(gòu)建小組林下活動空間示意圖
圖2 樹木構(gòu)建林下健身空間示意圖
③群體活動空間。喜歡群眾性集體活動的老人。通常參與鍛煉活動的老年人喜歡熱鬧具有表演欲望,希望引起周邊人的注意。調(diào)查研究表明,大多數(shù)老年人并不喜歡特別安靜的環(huán)境,他們來到公園就是為了休閑、健身活動的。特別獨立的安靜的環(huán)境空間會增加老年人的孤獨感,他們希望參與活動,滿足其歸屬與愛的需要。因此或營建相對封閉疏林、樹陣林下空間(圖2),或結(jié)合廣場的開敞空間(圖3),為老人創(chuàng)造多樣的活動空間,使老人能夠跳扇子舞、跳健身操、交誼舞,扭秧歌、武術練習等等。在活動的大空間周邊須營建林下、樹下休息空間,為觀眾停留空間及老人活動后休息提供場所。
圖3 樹木中合廣場形成開敞空間示意圖
(3)坐息空間
老人活動之余,坐下休息、聊天、看書等,作息空間非常重要。用植物結(jié)合其它要素建立林下,形成“人看人,人看物”的視野范圍,甚至高齡、乘坐輪椅、借助拐杖的老人,坐在旁邊觀看活動,也會產(chǎn)生一種參與社會的滿足感。如廣場邊緣、園亭周邊、道路節(jié)點、路邊、水邊、岸邊采用喬木,如銀杏、國槐、合歡等栽以樹叢、樹列、孤植,形成樹下作息空間;也可結(jié)合花架、園亭栽以藤本,如紫薇、凌霄等形成坐息空間(圖4)。
圖4 植物結(jié)合花架構(gòu)建休憩交流空間示意圖
(4)勞作空間
“園藝療法”[11]的主要形式之一,利用園藝療法來進行老年公園的植物景觀設計應成為老年公園特色景觀。
在公園的僻靜處,開辟空地,選用成活率高、容易管理、當?shù)爻R姷闹参?,選擇老人喜聞樂見的植物。既可以是花草樹木也可為蔬菜水果,如濟南可選用百合(Lilium)、菊花、芍藥(Paeonia lactiflora)等花卉,葫蘆(Lagenaria siceraria)、韭菜(Allium tuberosum)、絲瓜(Luffa cylindrica)等蔬菜,石榴、櫻桃(Prunus pseudocerasus)、葡萄(Vitis vinifera)等水果,進行田間種植,老人們可以參加種植管理,如:播種、扦插、間苗、拔草、施肥、修剪等,使老人在培養(yǎng)花草、蔬菜的勞動過程中,聊聊家常,交流交流技術經(jīng)驗與心得,增添了生活樂趣,減輕其寂寞和孤獨感。果疏成熟時的收獲、采摘,讓老人產(chǎn)生滿足感,重新找回成就感,實現(xiàn)老有所為,同時,無形中鍛煉了身體,提高了身體素質(zhì),延緩衰老。
在正常的生存條件下,人人都會變老,為使老年人老有所樂、老有所為,健康長壽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從老年人的身心需求出發(fā),根據(jù)老年人的行為習慣,充分利用植物放氧、殺菌、吸塵、保健等作用,創(chuàng)造滿足老年人各種活動需求的多樣空間環(huán)境,達到“春季百花爭艷,夏季濃蔭蔽日,秋季葉果芬芳,冬季蒼翠別樣”,使更多老人安享幸福晚年。
[1]原新.我國人口老齡化面臨的形勢與問題[J].理論視野,2007(9):16-18.
[2]胡仁祿,馬光.老年居住環(huán)境設計[M].南京:東南人學出版社,1995:45 -50.
[3]陳挺.園林中的無障礙設計探討[J].中國園林,2003,19(3):57-58.
[4]張吉祥.老年人與老年公園設計[J].科技開發(fā)與經(jīng)濟,2007,17(24):3-4.
[5]尹亞坤.適宜老年人的公園綠地規(guī)劃設計研究:以石家莊市公園綠地為例[D].保定: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2008.
[6]韓炳越.適宜老年人的公共綠地規(guī)劃設計[J].中國園林,2000,16(2):116 -119.
[7]樸永吉.高齢者の公園利用の空間的規(guī)定要因に関XIIItf研究[D].千葉:日本千葉大學,2000.
[8]魯敏,寧靜,李東和.綠化樹種對大氣污染的凈化修復能力研究[J].山東建筑大學學報,2010,25(5):469 -471.
[9]周厚高.芳香植物景觀[M].貴陽:貴州科技出版社,2007:72-74.
[10]馮麗,顏兵文.芳香植物在園林中的應用[J].熱帶生物學報,2010,1(3):261 -264.
[11]李樹華,張文秀.園藝療法科學研究進展[J].中國園林,2009,25(8):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