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 _ 馬俊明 范煒
賈俊先,一個腿有殘疾的無業(yè)者,一個沒有離婚卻見不到妻子的男人,一個女兒患有再生障礙性貧血的父親。在熟人眼中,賈俊先是個可憐人;但在記者的眼中,賈俊先卻是一位偉大的父親。
8年前,女兒賈悅被查出患有再生障礙性貧血;3年半前,妻子離家出走。賈俊先用自己并不結(jié)實的臂膀托起了殘缺的家,讓身患重病的女兒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情。
賈俊先父女在太原市的一處平房區(qū)租了一間面積僅有五六平方米的小屋。住在這里,一是因為房租低(每月100元),更重要的是,此處距離山西省中醫(yī)院非常近,便于孩子突然發(fā)病時的搶救。賈家父女已經(jīng)在這里生活了8年多,家中唯一的電器是燈管。對于8年來走過的路,賈俊先坦然接受。盡管生活窮苦,但為了孩子,他說自己應該承擔。
生存不易,我們的同情心越來越少,愿意伸手援助的門檻卻越來越高,以至于眾多媒體需要在被救助者身上努力挖掘“亮點”。在這里,父愛不是噱頭,它是溫暖人心、滋養(yǎng)生命的希望。以父愛之名,愿貧者得養(yǎng),病者得醫(yī)。
以打零工、撿爛菜葉維生,他把生命中的一切都奉獻給了女兒。艱辛將他磨礪成一位偉大的父親。
賈俊先的女兒賈悅今年12歲。從3歲開始,她就被查出患有再生障礙性貧血。為了治病,家里傾家蕩產(chǎn)。賈悅一次要輸兩袋血,需要很長時間。多年來,賈悅早已習慣,耐心地等待著。
自從患病之后,賈悅除了去醫(yī)院,就再沒出過門,更沒有上過學。孤寂的日子里,賈悅就自己照著書畫畫、寫字,但因為沒有接受過教育,她只認識自己的名字。有時,她也從破舊的收音機里了解外面的世界。
電費、煤氣費對于賈家父女來說太貴了,賈俊先做飯都燒柴火。飯食是揪面片,燴進一點兒西紅柿。賈俊先把自己碗里的西紅柿夾給女兒,但賈悅偏不要,又夾回給他。她知道,爸爸也需要補充營養(yǎng)。
賈悅迫不及待地打開今天收到的包裹,里面裝了一條紅裙子,賈悅特別喜歡,高興地比給爸爸看??墒?,她沒有機會穿出去走在大街上,展示少女的美麗。
賈俊先曾經(jīng)在山西干了18年的鋼筋工。自從女兒患病以后,為了照顧孩子,他辭去了工作,變賣了家里所有值錢的東西。原來他還能干些零活兒掙點錢,但后來因為下雪天陪孩子去醫(yī)院摔壞了腿,從此喪失了工作能力。如今,他只能靠給小飯店洗碗賺點零花錢。終日操勞的賈俊先終于有工夫坐下歇歇,賈悅給父親擦去汗水。
賈俊先沒有用發(fā)泄的方式去表露自己的愛恨情仇。他只有忍,忍受命運帶給他的一切。打零工回家的路上,他給女兒買了一只發(fā)卡,這就是他表達愛的方式。
賈俊先給賈悅手上的針眼止血,避免血液浪費。他用的是土辦法,把半個土豆摁在針眼上。
護士交給賈俊先一封信和一個包裹,是一個好心的小女孩送來的??上зZ悅不識字,只好讓爸爸念給她聽。女孩希望賈悅堅強地活下去,賈悅說,她會的。
有一次,賈悅在醫(yī)院的電視上看到解放軍叔叔在敬禮。賈俊先告訴她,敬禮就是感謝。從此以后,每次輸完血,賈悅都要向護士阿姨敬禮,謝謝她們的幫助。
賈俊先收集了厚厚一沓輸血繳費單。因為拖了8年,賈悅的病情不斷惡化,如今只能靠輸血維持。一個月單醫(yī)藥費就需要1000元左右,還不算輸血的費用。唯一治愈的辦法只有骨髓移植,但手術(shù)費用大約在30萬元左右,對于賈家父女來說,這就是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