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萍
【學一學】
許多名家文章的語言都描寫細膩、表意準確,如《社戲》寫少年們夜行船的兩句:
①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
②那航船,就像一條大白魚背著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躥,連夜?jié)O的幾個老漁父,也停了艇子看著喝彩起來。
也有許多文章語言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因為運用了大量的修辭手法。如《安塞腰鼓》一文運用的排比句,有句內部、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排比。例如:
這腰鼓,使冰冷的空氣立即變得燥熱了,使恬靜的陽光立即變得飛濺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變得亢奮了。
這一排比句是句子內部詞語的排比,語言氣勢充沛、節(jié)奏鮮明、感情強烈。排比中還運用了三組反義詞,在強烈的對比中,更能突出安塞腰鼓的特點。這樣的句子形式多變,讀來氣勢逼人,有的也韻味無限,我們更能從句子中讀出作者的感情,這樣的造句方法很值得我們學習。
語言的準確性與說明事物的準確性融為一體,可以打造出準確又精美的句子。如《松樹金龜子》一文中的“螽斯的唱歌既能表達悲哀,也能表達歡樂,以至于難以分清到底是在哀鳴,還是在歡歌?!边@句話,通過與螽斯的比較,突出說明松樹金龜子發(fā)音的特點。
【練一練】
1.第①句話寫船行的迅速,為什么說連山像獸脊踴躍,向船尾跑去?第②句寫行船的夜景,為什么用了一個富有童話色彩的比喻?為什么又寫老漁父的“喝彩”?
2.(1)賞析下面的排比句。
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脫了、沖破了、撞開了的那么一股勁!
(2)《安塞腰鼓》一文極富感染力,文章中一個排比接一個排比,一個高潮接一個高潮,你從中體味到了什么?
3.結合《松鼠》一文的具體語境,解釋并品賞下列句中的黑體詞語。
(1)玲瓏的小面孔,襯上一條帽纓形的美麗的尾巴,顯得格外漂亮。
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們是十分警覺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樹根上觸動一下,它們就從窩里跑出來,躲在樹枝底下,或者逃到別的樹上去。
觸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做此類題目,既要了解詞語的字典意,又要結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這樣品味才會準確。襯:該詞有兩個解釋,一是“在里面再托上一層”,一是“搭配上別的東西”。觸動:該詞有三種解釋:一是激起,打動;二是觸犯;三是碰,撞。本文應取“碰撞”的意思。
4.“別去打擾它吧!它是暑天暮色的點綴,是夏至那天鑲在天幕上的漂亮首飾?!边@一句話體現了作者的感情。
5.仿照課文例句,以“松鼠”和“螳螂”學習寫兩個擬人句。
(1)松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螳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