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港尾
(武警海南省總隊海運大隊衛(wèi)生所,海南 海口 570203)
輕度燒燙傷患者是我武警部隊基層常見病之一,常規(guī)使用濕潤燒傷膏治療常需換藥,患者要經常往返醫(yī)院或衛(wèi)生隊(所),給患者帶來許多不便。為此我所自2007年以來采用地榆、黃柏、大黃、紫草、冰片、酒精等藥自制成中草藥液進行治療,取得了顯著療效,且只需噴灑,無需換藥,簡便、快捷、經濟、實惠,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我所2007-2011年收治的中草藥液治療燒燙傷患者36例,男30例,占83.3%,女6例,占16.7%;其中頭面部燒傷7例,胸背部5例,上肢9例,下肢13例,會陰2例;創(chuàng)面最小為0.2%,最大為8%;其中Ⅰ度占2%,淺Ⅱ度占4%,深Ⅱ度占2%;最短治療時間為2 d,最長12 d;治愈36例,占100%;單純使用中草藥液35例,占97%,創(chuàng)面感染使用抗生素者1例,占3%。
1.2 方法
1.2.1 中藥配制方法 配方:地榆180 g、黃柏100 g、大黃50 g、紫草20 g、冰片20 g以及75%酒精1 000 ml。方法:將地榆、黃柏、大黃、紫草放入密封的容器中,加入75%酒精液泡10 d,然后用紗布過濾,放入密封的容器中澄清,取上層液每500 ml加入20 g冰片溶解后備用。
1.2.2 治療方法 將配制的中草藥液裝入無菌噴灑瓶噴灑創(chuàng)面或用消毒棉簽蘸取本液輕掃創(chuàng)面,4~6次/d;對水泡較大的可用一次針頭刺破,輕輕擠出泡內滲液;對面積較大,滲液較多,病情較重的應適當給予補液及使用抗生素。
1.3 療效評價標準 治療輕度燒燙傷后創(chuàng)面愈合,無感染,無瘢痕,無色素沉著為顯效;有感染,輕微色素沉著,但創(chuàng)面愈合為有效;合并感染、色素沉著及瘢痕增生為無效。
顯效33例,有效3例,無效0例。且只需噴灑,無需換藥,無毒副作用及過敏反應,創(chuàng)面不留瘢痕,較輕的燒傷無需使用抗生素或補液,見表1。
表1 36例燒燙傷患者治療效果
3.1 藥性與藥理作用 自制本中草藥液有祛痂、降溫、收斂、活血、消腫、生肌、止痛、去瘢、抗菌等功效。如大黃、黃柏是廣譜殺菌劑,對革蘭氏陽性菌、陰性菌有較強的殺滅作用,故在治療這36例燒燙傷患者中只有1例因不注意個人衛(wèi)生而感染,如治療中讓灰塵、水、污物沾染傷口,或用手摳痂皮等。地榆、紫草有涼血、活血、收斂、去瘢、生肌、解毒、止痛之功效。冰片有清涼止痛、涼血、消腫、防腐止癢之功效。酒精具有消毒、殺菌、散熱等功效。共同作用具有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減少創(chuàng)面滲液、減輕組織水腫,達到抗菌、降溫、收斂、祛痂、生肌、止痛、去瘢的效果,故在治療時,疼痛很快緩解,收斂效果當即見效,48 h內滲液消退,創(chuàng)面結痂,對預防燒燙傷早期休克具有重要意義。在36例患者中僅有1例感染使用抗生素及補液,其余35例均無使用抗生素及補液等,總有效率達到100%。
4.2 藥源與毒副作用 本制劑為純中藥制劑,經臨床使用,未發(fā)現(xiàn)有毒副作用,用藥前后未見肝、腎功能損害,無毒副反應及過敏反應,本制劑藥源豐富,價格低廉,配制簡單,使用方便,不污染被褥,可減少工作量,對小面積燒燙傷效果更佳。
[1]何定杰.地榆,紫草,大黃,柏.本草綱目簡編[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77:148,151,270,455.
[2]楊朝穩(wěn),何明自,韋 劍,等.大黃紫草油治療燒燙傷80例療效觀察[J].武警醫(yī)學,1999,10(12):714-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