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秀鳳 王麗華
吉林省撫松縣中醫(yī)院,吉林 撫松 134500
肝硬化是一種以肝組織彌漫性纖維化,假小葉和再生結節(jié)形成為特征的慢性肝病,腹水是肝硬化最突出的臨床表現(xiàn)。臨床以肝功能損害和門脈高壓為表現(xiàn)。肝硬化腹水屬于中醫(yī)“鼓脹”范圍。隨著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的改變,本病呈逐年上升趨勢,是我國常見疾病和主要死亡疾病之一。本病的治療現(xiàn)代醫(yī)學目前為止尚無特效方法,本人用消水化徵湯治療,取得滿意療效,介紹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108例病例均為本院2007~2010年住院患者,納入病例嚴格按照中西醫(yī)診斷標準,均符合肝硬化腹水診斷。所有患者按入院順序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56例,男44例,女12例,年齡34~60歲,平均46.8歲,病程3年~3個月,平均2.5年。對照組52例,男42例,女10例,年齡33~61歲,平均47.3歲,病程3年半~4個月,平均2.7年。2組年齡、性別、病程等資料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1.2.1 肝硬化腹水[1](1)有病毒性肝炎,長期飲酒史等有關病史,(2)有肝功能減退和門脈高壓癥的臨床表現(xiàn),(3)肝臟質地堅硬有結節(jié)感, (4)肝功能實驗有陽性發(fā)現(xiàn),(5)肝組織活檢見假小葉形成, (6)腹脹,腹部彭隆,腹壁繃緊發(fā)亮,狀如蛙腹,(7)白細胞和血小板計數(shù)減少,不同程度貧血,(8)超生波檢查示肝表面不規(guī)則,脾大,腹部見不規(guī)則液性暗區(qū)。
1.2.2 中醫(yī)辨證[2]肝硬化腹水屬于中醫(yī)鼓脹范圍,以腹大脹滿,按之如囊裹水,面色蒼黃或晄白,脘悶納呆,神倦怯寒,肢冷或下肢浮腫,小便短少不利,舌質胖淡紫,脈沉弦無力,癥屬脾腎陽虛。
1.3 治療方法 二組治療期間均嚴格控制患者限制鈉的攝入量,給予無鹽或低鹽飲食,每日攝入鈉鹽500~800mg,進水量限制在1000ml/d。
1.3.1 對照組 安體舒通100mg/d,速尿40mg/d,白蛋白5g/d靜點。
1.3.2 治療組 消水化癥湯
處方:白術20g,茯苓20g,澤瀉15g,車前子30g,黃芪20g,防己15g,枸杞子15g,白芍20g,鱉甲10g,丹參20g,三棱10g,莪術15g,黨參30g。上方酌加清水,文火煎至500ml取汁,分早,中,晚3次溫服,每日1劑。
1.4 療效觀察
1.4.1 觀察項目 (1)對二組患者治療效果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2)治療過程中詳細觀察患者癥狀體征,治療前后均進行血尿常規(guī),血糖,肝腎功能,血電解質,心電圖檢查,以判斷不良反應。
1.4.2 療效評判標準 臨床治愈:癥狀體征消失,腹水消失。顯效:癥狀體征基本消失或明顯減輕,腹水明顯減少。有效:癥狀體征腹水較前減輕。無效:癥狀體征無明顯變化,腹水多少無變化。
2.1 二組治療前后療效比較 治療組總有效率96%,對照組總有效率81%。二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 (χ2=6.69,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n(%)]
2.2 治療組與對照組不良反應觀察 治療組治療過程中5人出現(xiàn)輕度胃腸道反應,治療前后理化檢查無明顯異常;對照組治療過程中7人出現(xiàn)藥物性皮疹;5人出現(xiàn)藥物熱;2人出現(xiàn)胃腸道反應;1人出現(xiàn)頭痛、思睡;治療前后2人腎功能有輕度波動。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P<0.05,二組不良反應比較有顯著性差異,治療組低于對照組。
肝硬化腹水是臨床上常見病,多發(fā)病,是我國常見疾病和主要死亡疾病之一。該病嚴重影響人們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威脅人類生命。究其病因,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病毒性肝炎和酒精中毒是本病發(fā)生的兩大主要因素[3]。祖國醫(yī)學認為本病主要是由于肝脾腎功能失調,肝氣郁遏日久,勢必木郁克土,脾虛,脾之運化失職,清揚不升,水谷之精微不能輸布以奉養(yǎng)他臟,濁陰不降,水濕不能疏泄以排出體外,病延日久,肝脾日虛,進而累及腎臟亦虛,肝脾腎功能相互失調,終至氣滯,血瘀,水停腹中而致腹水。屬本虛標實之證,脾腎陽虛為本,氣滯血瘀為標,治療以溫補脾腎,化瘀利水,取得了較為滿意的療效。方中芪術相伍,益氣健脾,黨參補益正氣,與茯苓、澤瀉、車前子、防己諸藥配伍有協(xié)同利尿作用。白芍養(yǎng)血柔肝,丹參一味活血化瘀,枸杞子滋補肝腎,不但補腎陽,而且補腎陰,為平補陰陽之品。鱉甲配三棱、莪術則增強了破瘀消癥,軟堅散結之功。諸藥配伍起到了軟肝脾,利尿作用?,F(xiàn)代醫(yī)學理論認為:黨參能改善微循環(huán),提高機體適應性,具有抑菌,抗癌,抗氧化等作用[4]。黃芪有保肝,改善腎功能,利尿,改善血液流變性,促進造血功能,抗病毒,抗腫瘤作用[5]。白術有調節(jié)胃腸運動,利尿,保肝,抗凝,增強免疫功能[6]。茯苓有防止肝細胞壞死,保肝,利尿的作用,能增加尿中鉀、鈉、氯等電解質的排除[7]。澤瀉有顯著利尿作用[8]。車前子有顯著利尿排石作用,對各種桿菌和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9]。防己有明顯抗炎利尿作用[10]。枸杞子含有甜菜堿有保肝作用,枸杞子多糖有增強免疫,抗腫瘤作用[11]。白芍主要含有芍藥苷等,總苷及芍藥苷,有抗炎、免疫調節(jié)、保肝、擴張血管等作用[12]。鱉甲有增強免疫,抗應激,抗癌,抗輻射,抑制結締組織增生作用[13]。莪術主要含有揮發(fā)油,揮發(fā)油中的莪術酸,莪術雙酮不僅有直接的抗癌作用,還可升高白細胞,使宿主特異性免疫功能增強而獲得免疫功能[14]。三棱可直接破壞腫瘤細胞,對腫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5]??v觀全方,諸藥相伍起到了軟肝脾,利尿的作用。并能提升血漿白蛋白,比補充白蛋白經(jīng)濟的多,且副作用小,藥源豐富,本人認為有極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可廣泛應用于基層及社區(qū)醫(yī)院。
[1]葉任高.內科學[M].第5版.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
[2]張伯臾.中醫(yī)內科學[M].第1版.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4.
[3]葉任高.內科學[M].第5版.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
[4]-[15]黃兆勝.中藥學[M].第1版.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