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將 李華
(四川綿陽市人民醫(yī)院兒科 四川綿陽 621000)
反復呼吸道感染是小兒常見病,是兒科臨床常見而棘手的疾病[1],一般經過對癥治療后痊愈,但是如果控制不好將嚴重影響小兒的發(fā)育,并可進一步影響患兒的免疫力,影響其他器官及系統(tǒng)的功能[2]。在治療上西醫(yī)主要應用提高和調節(jié)免疫功能藥物,中醫(yī)多應用中藥辨證加減治療,均有一定療效。但由于西藥存在一些嚴重副作用,而中藥存在喂藥難等問題[3]。本文為此具體探討了中西藥聯(lián)合治療兒童反復呼吸道感染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隨機選擇自2010年8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門診及住院的40例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納入標準:符合上述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西醫(yī)診斷標準。符合上述反復呼吸道感染中醫(yī)診斷標準。年齡2~7歲,病程達1年以上。本研究所觀察病例均是在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的條件下被納入研究,其中男30例,女210例;年齡最小2歲,最大7歲,平均4.5歲。根據入院順序把上述患者平分為2組,治療組與對照組各30例,2組年齡、性別、病情程度等一般資料情況相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對照組:給予氯雷他定(阿斯利康公司生產,產品批號2010031102)5mg口服,每日1次。治療組在此基礎上給予玉屏風膏口服治療,黃芪400g,白術200g,防風100g。以上藥物共研細末,浸泡在75%的酒精中,再加入適量的凡士林,用微火加熱,至色變微黃,然后過濾,冷卻后應用。2組都治療2個月。
表1 2組臨床療效對比[例(%)]
表2 2組治療前后IgG水平的變化比較[g/L,(±s)]
表2 2組治療前后IgG水平的變化比較[g/L,(±s)]
組別 例數 IgG-治療前 IgG-治療后治療組 30 0.98±0.02 2.01±1.14對照組 30 0.95±0.05 1.16±1.25 P >0.05 <0.05
顯效:隨訪3個月僅輕微發(fā)作<2次;血清免疫球蛋白值有明顯提高。有效:隨訪3個月發(fā)作次數減少1/2以上;血清免疫球蛋白值有所提高。無效:治療前后發(fā)作情況無明顯變化[4]。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臨床療效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IgG水平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代表有顯著性差異。
經過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為10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0.0%,經過統(tǒng)計學分析,治療組的臨床療效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具體情況見表1。
2組治療前IgG對比無顯著性差異異(P>0.05)。經過治療后,治療組的IgG水平明顯上升(P<0.05),而對照組IgG水平上升幅度不大(P>0.05),具體情況見表2。
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是一種非常復雜的病證,目前對其確切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清楚?,F(xiàn)今,關于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及影響因素的研究涉及方面較多,大致可歸納為小兒免疫、營養(yǎng)等為主的內部因素及感染、環(huán)境等外部因素兩大方面[5]。有研究顯示,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存在IgG及IgA降低,CD4+降低、CD8+增高,認為這種IgG、IgA的降低及細胞免疫功能的受損可能與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發(fā)病機制有關。中醫(yī)對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早期治療多圍繞脾、肺二臟及營衛(wèi)功能進行論治,采以專方或基本方辨證加減治療觀察等研究形式,取得了一定成果[6]。近年的縱深研究,提高了臨床療效及其結果的可靠性。發(fā)作期間以祛邪為主,兼以扶正。遷延期以扶正為主,兼以祛邪,正復邪自退?;謴推诋敼瘫緸橐?或補氣固表,或運脾合營[7]。本文結果顯示,經過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為10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0.0%,經過統(tǒng)計學分析,治療組的臨床療效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2組治療前IgG對比無顯著性差異異(P>0.05)。經過治療后,治療組的IgG水平明顯上升(P<0.05),而對照組IgG水平上升幅度不大(P>0.05)。
總之,中西藥聯(lián)合治療兒童反復呼吸道感染能提高治療療效,同時促進IgG水平的恢復,值得推廣應用。
[1]蔡曉紅,李昌崇,羅運春,等.兒童呼吸道疾病流行病學調查分析[J].臨床兒科雜志,2009,21(6):341~343.
[2]李紅,朱梅菊,高順生.針灸足三里穴對小鼠運動能力及部分免疫指標的影響[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04,23(1):45.
[3]李舍花,武延雋,孟莉.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細胞免疫功能的觀察[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9,7(1):28~29.
[4]張紅軍,張曉莉,宋寶輝,等.玉屏風散對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調節(jié)作用[J].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2010,17(4):398.
[5]張廷熹.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免疫治療[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8(4):605~607.
[6]余嘉飛,陸敏,夏士英.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的體液、細胞和紅細胞免疫功能[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9,14(6):346~350.
[7]Adegbola RA,Obaro SK.Diagnosis of childhood pneumonia in the tropics[J].Am Trop Wed Parasites,2006,94(3):197~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