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政
(廣州市番禺區(qū)鐘村醫(yī)院,廣東 廣州 511459)
股骨粗隆間骨折系指股骨頸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之間的骨折,多見于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約為1.5∶1。由于股骨粗隆部位的血液供應豐富,很少發(fā)生骨折不愈合或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治療以非手術療法為主[1]。為尋找有效治療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方法,本文使用動力髖螺釘結合防旋螺釘微創(chuàng)治療法,對38例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進行了分組研究,探討了動力髖螺釘結合防旋螺釘微創(chuàng)治療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療效,具體報道如下。
本人收集2008年至2010年9月廣州市番禺區(qū)鐘村醫(yī)院門診收治的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38例。其中,男25例,女13例。年齡61~78歲,平均年齡為(69.7±2.1)歲。致傷原因為行走跌傷,車禍傷或從床上跌傷。根據(jù)Even分型[2],Ⅰ型3例,Ⅱ型2例,Ⅲ型5例,Ⅳ型24例,Ⅴ4例。手術時間在3d內進行,其中合并高血壓4例,糖尿病6例,冠心病3例,腎功能不全6例,骨質疏松19例。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19例,兩組在性別,年齡及病情上沒有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兩組手術時間等相關指標對比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對比
對觀察組采取硬膜外麻醉,使用牽引床,患者需仰臥位,為便于C型臂透視髖部正側位,健肢需屈髖屈膝外展。同時對患肢持續(xù)采取牽引,使用C型臂透視下復位,后復位滿意,則需保持該位置不變。在消毒鋪巾后,于患髖前方皮外,放置動力髖鋼板,在透視下進行目測,務必確認套筒位置與鋼板位置正確后,在透視下,可經(jīng)皮在股骨頸內,通過透視,打入一根導針。在套筒中央,該導針透視下位,后需確定股骨干長軸與導針夾角應為135°[3]。同時需要位于股骨頭下0.5cm處。于導針周圍行切口,切口長約3cm,切開皮膚及闊筋膜與皮下組織,同時采取攻絲,擴孔與擰入髖螺釘,后需使用骨膜起子,在此位置行切口,并向下建立隧道。股骨干外側需要與鋼板相貼,因此需要安裝合適的套筒鋼板,在切口前,應通過透視確認鋼板與骨皮質貼合,然后根據(jù)鋼板長度在切口下方切口1~3cm,間隔約為2cm,后擰入皮質骨螺釘。
對于明顯骨質疏松患者,應增加固定的穩(wěn)定性,鉆入導針前,應按照130°頸干角與平行前傾角定位導針。透視下,導針位置良好,長度經(jīng)測量后,可組合絞刀行開孔道,絲錐攻絲,同時擰入髁螺釘安裝側鋼板,遠端擰入2枚螺釘后再擰入加壓螺釘行骨折端加壓,透視見骨折復位及加壓滿意,依次擰入各螺釘,并朝股骨頸方向再次打入1枚空心螺釘。再次透視見骨折及內固定位置滿意,關閉切口。對照組單純使用動力髖螺釘進行固定治療,方法與上類同。
術后,需要注意術前的合并癥,需行常規(guī)心電監(jiān)護,相關抗炎對癥支持,預防術后并發(fā)癥,鍛煉下肢功能應在術后第2天在床上開始,7d后可鼓勵患者坐起,體質較好患者,可術后2周扶拐不負重運動,骨質疏松患者,在術后4~6周行X線片,若發(fā)現(xiàn)有骨痂形成,則可去拐負重活動。
以優(yōu)良可差作為評定標準,優(yōu)為無跛行,髖關節(jié)恢復功能正常;良為功能基本恢復,但患髖仍有不適感,一般無跛行;可為功能尚可,但患髖有輕微疼痛;差為髖關節(jié)的活動范圍較小,頸干角與正常比較稍小,有跛行,患髖疼痛。
表3 兩組療效對比
使用SPSS12.0統(tǒng)計學處理軟件,數(shù)據(jù)記錄方式采用χ—±s的方式,采用t檢驗,以P<0.05為具有統(tǒng)計顯著差異。
觀察組在切口長度(cm)、手術時間(min)、出血量(mL)、引流量(mL)、愈合時間(周)、負重時間(d)、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總優(yōu)良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相比具有顯著差異,P<0.05。具體見表1~表3。
高齡患者易發(fā)生股骨粗隆間骨折,普遍多采取臥床牽引保守治療法,患者臥床時間較長,不能早期進行活動,護理工作繁復,給患者帶來痛苦和不便,增加社會負擔。且長期臥床,會帶來泌尿感染與肺部感染等并發(fā)癥,威脅患者生命,粗隆間骨折采取動力髖螺釘治療,具有固定與滑動加壓雙重功效,骨折在固定同時可沿著滑動股骨頸螺釘移動,從而嵌壓,達到骨折穩(wěn)定的效果,同時使得斷端有應力刺激,達到促進愈合的作用。且操作方便,手術時間較短,出血量少,符合微創(chuàng)原理。
它由髖螺紋釘、套筒鋼板,尾加壓螺絲和鋼板螺釘構成,其主要優(yōu)點是結構牢固,其抗彎曲強度可達280kg[4],且具有靜力性和動力性加壓作用,在骨折端吸收壓縮時,仍能起到加壓作用和牢固的內固定作用,從而有利于骨折愈合[5]。
在應用動力髖螺釘微創(chuàng)治療的基礎上,結合防旋螺釘,彌補了單枚螺釘力矩小、容易旋轉的缺點,并能在以后的固定中提供持續(xù)的抗旋轉作用,克服單用動力髖螺釘抗旋轉性差的缺點。老年多有骨質疏松,加用防旋螺釘,迫使動力髖螺釘頭釘打入股骨頭頸下2/3區(qū),也就是張力骨小梁交叉的下方,此處骨質相對致密,又靠近股骨矩,頭釘不會穿出股骨頭。
因此,本文研究認為,對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采取動力髖螺釘治療,可保持動力髖螺釘?shù)膬?yōu)勢,同時又增加了骨折本身的固定程度,克服了單枚頭釘存在的抗旋轉能力差的問題,克服了頭釘再股骨頭切割中的缺點,有效地給予治療,達到預想療效,防止了單純使用動力髖螺釘產(chǎn)生的相關并發(fā)癥,因而本文研究表明,觀察組在療效上優(yōu)于對照組,值得推廣使用。
[1] 何鐵健,陳志洪,馮樹雄,等.動力髖螺釘結合防旋螺釘治療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7,23(12):1888-1889.
[2] 高冀敏,曾紅俊,葉小兵.動力髖螺釘結合防旋釘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26例[J].實用骨科雜志,2009,15(6):476-477.
[3] Evans EM.Trochanteric fracture[J].J Bone Joint Surg Br,2008,12(1):165.
[4] 熊昌盛,李逸群,沈楚龍,等.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內釘與動力髖螺釘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療效對比[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外科雜志,2010,16(3):376-379.
[5] Zuekerman JD,Skovron ML,Koval KJ,et al.Pos toperat ivee ompl icat ie——ns and mortal i ty associated wi th operat ive delay in olderpatlents who have tracture of the hip[J].Bone Joint Surg,2009,73(23):1443-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