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體金
山東省棗莊市立醫(yī)院呼吸內(nèi)科,山東棗莊277100
肺源性心臟病簡稱肺心病,主要是由于肺動脈血管或支氣管-肺組織病變所致肺動脈高壓引起的心臟病。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大類,臨床以慢性常見。本研究選取2009年12月~2011年6月筆者所在醫(yī)院診治的80例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患者,對他們的分組治療效果進行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本研究80例患者均符合全國肺心病專業(yè)會議修訂的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的治療標準。將8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80例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一般資料
將80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均給予西醫(yī)常規(guī)療法,包括改善通氣功能、持續(xù)吸氧、控制感染、合理的使用利尿劑和強心劑、糾正亂酸堿平衡失調(diào)和水電解質(zhì)紊。在此基礎上,對觀察組患者加用40~80 mL的生脈注射液(江蘇蘇中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Z20053993)加入到5%的葡萄糖溶液250 mL中靜滴,以及40 mL的丹參注射液(西安漢豐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Z61021673)加入到5%的葡萄糖溶液250 mL中靜滴,均1次/d。對兩組患者進行為期14 d的療效觀察。具體的觀察指標包括癥狀、體征、心電圖、血常規(guī)、血流變、生化以及胸片。
顯效:癥狀以及體征改善明顯,肺部羅音消失,下肢水腫明顯減輕或消退,心功能等級改善2級,肝臟縮小≥2 cm;有效:各項癥狀減輕,肺部羅音減少、下肢水腫減輕,心功能等級改善1級,肝臟縮小1 cm;無效:患者的癥狀減輕不明顯甚至加重,心功能無改善。
采用SPSS16.0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重復測量的方差分析,組間比較采用q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經(jīng)過治療后,觀察組的時間明顯要少于對照組(P< 0.05)。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癥狀改善時間(± s,d)
表2 兩組患者癥狀改善時間(± s,d)
n 肝腫大 下肢浮腫 口唇紫紺 氣喘觀察組 40 4.45±1.47 4.32±1.61 3.12±1.97 3.75±2.12對照組 40 5.64±1.92 5.21±2.13 6.52±2.33 6.46±2.84 P 0.038 0.026 0.008 0.009
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流變各項指標均優(yōu)于治療前,但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2.5%,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8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3 兩組患者的血流變情況(± s)
表3 兩組患者的血流變情況(± s)
注:治療后兩組血流變指標比較,△P <0.05
紅細胞比容 纖維蛋白原(mg/dL) 血液黏稠比 血小板粘附率(%)觀察組 40 治療前 46.2±5.2 364±112 1.83±0.27 34.1±13.5治療后 41.9±5.4 312±117 1.62±0.22 25.9±12.2對照組 40 治療前 46.6±5.8 365±110 1.84±0.25 34.3±13.4治療后 45.1±4.9△ 342±115△ 1.74±0.23△ 31.4±13.7△P 0.037 0.029 0.046 0.024 n
表4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對比[n(﹪)]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發(fā)病機制主要是由于各種原因?qū)е碌姆蝿用}高壓,使右心室長期處于高負荷狀態(tài),最終失代償產(chǎn)生心力衰竭表現(xiàn)。能夠?qū)е路蝿用}高壓的因素很多,例如反復的慢性支氣管炎以及支氣管周圍炎癥常累及臨近的肺小動脈,使血管壁因炎癥的反復侵襲而變厚,造成管腔狹窄甚至閉塞[1];肺氣腫患者隨著病情加重,增大的肺泡內(nèi)壓可壓迫肺部血管造成管腔狹窄和閉塞,血液黏稠度和血容量的增加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肺動脈高壓[2]。由此可見,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常見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并且該病病程長,并發(fā)癥較多,一旦急性發(fā)作病情危急。
生脈注射液主要由紅參、麥冬、五味子的提取物構(gòu)成,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功能。其中丹參解除肺小血管痙攣,并能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對于改善肺部血液循環(huán)緩解肺動脈高壓具有良好的效果。此外,丹參對于冠狀動脈具有一定的擴張作用,能夠使心肌血供情況得到改善,從而改善心功能[3];麥冬提取物麥冬總皂苷能夠明顯增加心肌收縮力,同時增加心輸出量,對于右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麥冬總皂苷還能夠明顯降低室性心律失常的發(fā)生率,對于右心力衰竭導致的室性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預防效果[4]。
黃芪注射液主要是從中藥黃芪中提取的有效成分,現(xiàn)代研究表明,黃芪具有強心作用,特別是對于失代償?shù)男呐K效果更為明顯,能夠在增加心輸出量的前提下使心肌收縮振幅增大,有效地對抗心律失常和心室纖顫[5]。此外,黃芪還能夠降低血壓,能夠有效地緩解肺動脈高壓的情況。對肝臟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6]。
綜上所述,生脈注射液和黃芪注射液配合西醫(yī)療法對于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的治療具有良好的效果,比單純采用西醫(yī)療法效果更優(yōu)。盡管如此,對于此病的治療仍需臨床工作者的進一步探索,尋求更好的治療方法。
[1] 羅云良,宋金花.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療效觀察[J].實用中西醫(yī)結(jié)合臨床,2010,12(6):1123-1125.
[2] 曹維鍔,王偉,曹佳齊,等.阿托伐他汀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性肺動脈高壓的臨床研究[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 2011,26(6):2123-2126.
[3] 王國濤,賀玉泉,楊萍.生脈注射液對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漿腦鈉尿肽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 2010,5(7):478-481.
[4] 李玉波,徐元峰.通心絡加生脈注射液治療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09,9(12):874-877.
[5] 過海東,劉龍華,元文峰,等.黃芪注射液治療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的療效觀察[J].實用中西醫(yī)結(jié)合臨床,2010, 4(8):1354-1359.
[6] 程江濤.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肺心病心衰臨床療效觀察[J].世界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10,4(1):15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