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祺
原發(fā)性支氣管肺癌是當前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據文獻報導經電子支氣管鏡下予順鉑局部化療,使肺癌局部藥物濃度的提高及藥物局部持續(xù)作用時間延長而增強其抗癌作用。此外還能起到縮小腔內腫瘤,減輕支氣管腔內阻塞,短期內緩解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的作用。氣管鏡下介入化療是一種操作簡單、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療方法。然而化療藥物在氣管鏡下介入化療時,不但對腫瘤表面具有治療作用,同時也會對氣管黏膜形成損傷。目前對于順鉑在介入化療中的最大安全濃度方面的報導較少。
本研究選取2009~2010年間17例中晚期病理診斷明確的肺癌患者,在電子支氣管鏡下用順鉑(20 mg)進行介入化療,治療前后分別測定腫瘤指標(CEA、CA125、CA199)評價支氣管腔內化療對腫瘤指標的控制情況。并通過動物實驗,用遞增的濃度劑量(20、40、80 mg),對實驗用狗的主支氣管進行滴注,通過病理切片結果了解順鉑在氣管內介入化療的最佳及極限濃度。從而指導臨床患者的用藥方案。
1.1一般資料 選取2009~2010年間17例經病理證實的中晚期肺癌患者,男女隨機。介入化療前后進行靜脈血抽樣,送本院實驗室,分別測定腫瘤指標(CEA、CA125、CA199)。最終數據用SPSS進行分析。
1.2動物實驗資料 從中山醫(yī)院動物實驗室購置三只相同品種且體形相仿的實驗用狗,用氣管導管對實驗用狗的主支氣管進行化療藥物滴注,之后切取狗的主支氣管,所有標本均用100 ml/L的福爾馬林固定,石蠟包埋切片,厚4 μm。
1.3方法 ①臨床部分:選取17例中晚期病理診斷明確的肺癌患者,在電子支氣管鏡下用順鉑(20 mg)進行介入化療,臨床部分:治療前后分別測定腫瘤指標(CEA、CA125、CA199),最終數據用Spss進行分析,評價支氣管腔內化療對患者癌腫瘤指標的控制情況;②動物實驗部分:選取三只實驗用狗,分別在其主支氣管內用氣管導管滴入化療藥物(順鉑)(體表面積相當于人體劑量)20、40、80 mg行介入化療,觀察不同濃度的化療藥物對支氣管黏膜的損害程度。了解順鉑在氣管內介入化療的極限濃度。
2.1氣管鏡下介入化療臨床部分 電子支氣管鏡下行介入化療后,其腫瘤指標(CEA、CA125、CA199)均能得到有效控制。
2.2動物實驗 ①20 mg的介入治療劑量藥物濃度較輕,對氣管黏膜損傷較輕。②40 mg的介入治療劑量為最佳藥物劑量,對氣管黏膜損傷適中;③80 mg的介入治療劑量為極限劑量,對氣管黏膜完全損傷。
圖1 治療前后CEA變化
圖2 治療前后CA125變化
圖3 治療前后CA199變化
動物試驗:
圖4
原發(fā)性支氣管肺癌是當前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據文獻報導經電子支氣管鏡下予順鉑局部化療,使肺癌局部藥物濃度的提高及藥物局部持續(xù)作用時間延長而增強其抗癌作用。此外還能起到縮小腔內腫瘤,減輕支氣管腔內阻塞,短期內緩解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的作用。氣管鏡下介入化療是一種操作簡單、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療方法。然而化療藥物在氣管鏡下介入化療時,不但對腫瘤表面具有治療作用,同時也會對氣管黏膜形成損傷。目前對于順鉑在介入化療中的最大安全濃度方面的報導較少。
本實驗采用臨床與動物實驗相結合的方法,臨床部分對17例中晚期肺癌患者,行電子支氣管鏡下介入化療,治療前后分別測定腫瘤指標(CEA、CA125、CA199)、結果用SPSS進行分析,其腫瘤指標均能得到有效控制,但下降不明顯。動物實驗部分,與臨床部分結果相符合:①20 mg的介入治療劑量藥物濃度較輕;②40 mg的介入治療劑量是最佳藥物劑量;③80 mg的介入治療劑量為極限劑量。
根據本實驗并結合其他相關文獻報道,我們認為支氣管鏡下小劑量的介入化療可有效控制腫瘤的發(fā)展,但20 mg的藥物劑量,對腫瘤指標的下降不明顯。并通過動物實驗得出的結果與臨床部分相符合:①20 mg的介入治療劑量藥物濃度不足。②40 mg的介入治療劑量是最佳藥物劑量;③80 mg的介入治療劑量為極限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