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
上海書城的簽售現(xiàn)場如盛夏般熱火朝天。郭敬明率旗下29名作家,聲勢浩大地在上海書城舉行了一場盛大的新年簽售會。
瘋狂的粉絲們在門外大聲呼喊著自己偶像的名字:“郭敬明!郭敬明!”比原定簽售時間晚了40分鐘,郭敬明才由安保人員保護著迅速入場,其架勢,最受歡迎的演藝明星也不過如此。人氣爆棚沒什么好大驚小怪,作為中國最成功的暢銷書作家,郭敬明擁有大量的粉絲,而其公司旗下的簽約作家,也因郭敬明主編的雜志或出版的書籍而聲名鵲起。因為來的人太多,盡管天寒地凍,元旦的這場簽售會,還是一直持續(xù)到晚上9時,當天簽售圖書數(shù)量突破17600冊,打破了郭敬明曾在北京簽售時創(chuàng)下的15000冊的全國紀錄。
身為上海最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的郭敬明,至少在青春小說的商業(yè)運作上,捷報頻傳喜上眉梢。不僅自己多部小說長期占據(jù)開卷排行榜顯要位置(最近的暢銷書榜上前10位中有4本是郭敬明著作),由其創(chuàng)辦的暢銷雜志《最小說》,自2006年10月創(chuàng)刊以來,也以50萬份的發(fā)行量笑傲江湖。通過這本雜志,郭敬明以簽約作家的方式捧紅了一大批年輕作家:笛安、落落、安東尼、七堇年、蘇小懶、消失賓妮、年年等等,原本名不見經(jīng)傳,如今經(jīng)過郭董和《最小說》的包裝推廣,都已成長為暢銷書市場沖鋒陷陣的驍將、最世公司壯大發(fā)展的搖錢樹。
在楊浦區(qū)國康路他新買下的辦公樓里見到郭敬明,春風得意馬蹄疾,依舊是雷厲風行的老總范兒。兩年前見到他時還是租寫字樓,現(xiàn)在改租為買,財大氣粗之意溢于言表,而且人手規(guī)模也差不多擴大了一倍。爭議是免不了的,從他成名的那一刻起,他就注定要和爭議兩字相伴相隨,年紀輕輕就腰纏萬貫、博客上曬富的舉動、抄襲事件拒不道歉的強硬姿態(tài)……都讓他遭遇唾沫橫飛板磚無數(shù)。當然,是追捧還是唾棄,也是見仁見智。
兩年后重見,似乎更多了一份商人摸爬滾打后的成熟,這就是還有三年才滿30歲的郭敬明,卻已以他和他的雜志的存在,影響著中國的文化出版版圖。
發(fā)跡于新概念作文
新民周刊:你當時在四川讀高中,怎么會去參加新概念作文大賽的?
郭敬明:當時我在書店里看到一本新概念作文合集,里面登載了這個消息。然后,我看到他們的作文,覺得他們比我們當下的許多作文都寫得更有新意,有很多以前沒有看到過的新人新作。第二年,當新概念再一次舉辦的時候,我想去嘗試一下。它有個初賽,我把作品寄給《萌芽》雜志社,他們覺得還不錯吧,所以我得到了復賽的通知,飛到上海參加了現(xiàn)場的比賽。但這個一等獎最后高考也沒有加上分。
新民周刊:現(xiàn)在回過頭來看,你覺得新概念作文對于中國高中生的作文寫作是否起到了促進的作用?你是否覺得新概念推出了一些優(yōu)秀的作家?
郭敬明:我想首先肯定是有很大的推動作用的,它至少讓我們一群年輕人愛上了寫作。因為之前從事寫作的都是年齡比較大的,我們看到的作家都是三四十歲的人了,很少有十幾歲、二十多歲的青年人會被認為是作家。但是從我們這一代人開始,有大量的少年作家涌現(xiàn),開始自己創(chuàng)作,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新概念對我們起到了非常好的影響作用。
新概念作文辦了這么多年,其實最有名的也就是我、韓寒、張悅?cè)坏壬贁?shù)幾個人,跟前輩作家比,我們肯定還處在起步的階段,我們后面還有很多路要走,只是我們的書的銷量看起來很壯觀。但這只是代表一個方面,代表我們受到年輕人的喜歡,但我們真正的文學功力、講故事的能力或者作為一個作家的思想深度都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磨練,還需要時間,不是說你從一個比賽出來就成了偉大的作家。
新民周刊:看過并喜歡其他參加過新概念的同齡作家(比如韓寒和張悅?cè)唬┑淖髌穯幔?/p>
郭敬明:我跟他們年齡很相近,他們的作品我也看過一些,雖然也不是很徹底的研究。我覺得每個人都有他鮮明的個性,這也是他們受人歡迎的地方。但是我跟他們還是不太一樣,我本人對出版和商業(yè)有很濃厚的興趣,自己更多地也在經(jīng)營這些方面的工作,他們更在意的可能還是自己作家的身份,但我在作為一個作家的同時,我還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出版人、優(yōu)秀的雜志主編。
全力進軍青春雜志市場
新民周刊:現(xiàn)在《最小說》的月銷量在多少萬冊?
郭敬明:50萬冊,《最漫畫》有30萬冊。
新民周刊:《最小說》獲得成功之后,現(xiàn)在開始全力進軍青春雜志市場,落落、笛安主編的兩本雜志也已經(jīng)面世,市面上女性青春雜志還有不少,比如饒雪漫的《漫女生》、張悅?cè)坏摹鄂帯返龋诙ㄎ簧先绾闻c其他類似雜志區(qū)別開來?
郭敬明: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籌備,我們今年新創(chuàng)刊了兩本雜志,落落主編的是《文藝風象》、笛安主編的是《文藝風賞》。落落的這本比較偏重于女性生活方式,而笛安主編的雜志比較偏向于中國的主流文學、嚴肅文學,所以我們?yōu)樗骶幍碾s志命名為“文藝風賞”,這里除了匯聚了一些青年作家之外,也會有中國最重要的作家的作品,比如阿來、嚴歌苓、麥家、張翎等等。剛剛?cè)ナ赖氖疯F生老師,我們第一期也刊登了他20年前的一篇小說,并不是因為他去世我們才刊登他的作品。在我們籌備這本雜志時,史鐵生夫婦給了我們雜志很大的支持,給我們稿子,也給我們寫推薦語,本來我們還想雜志出來后給他們看,沒想到12月31日傳來了讓人悲傷的消息,這個消息太突然了。
我覺得我們的雜志和饒雪漫的《漫女生》比較起來,可能年齡層次更高一些。我們之所以要創(chuàng)辦這兩本新的雜志,是覺得我們的《最小說》也已經(jīng)創(chuàng)刊5年,原來假設16歲的女生讀者現(xiàn)在也已經(jīng)21歲,那么隨著年齡的增長,她們的閱讀趣味和需求也會有所變化,《最小說》不一定還能符合他們的閱讀口味,那些成長了的讀者也許會覺得《最小說》太學生了,那我們考慮后覺得,我們不能一成不變,還是需要讓這些消費者有更適合她們閱讀的雜志。其實,大多數(shù)學生過了學生期之后就很少閱讀文藝書,讀的更多的是職場讀物、外語學習類書籍等等,都是一些比較務實的圖書。我覺得文藝書已經(jīng)可以算是精神上的奢侈品了。在這么節(jié)奏快的時代,你要擠出時間來讀文藝書,真的挺奢侈的,不像高中大學時代,我們有那么多的時間來看那些文藝的作品,所以我也希望給不同年齡段的讀者更多的選擇。
新民周刊:你主編的每本雜志都有閱讀讀者群的考慮,是這樣的吧?
郭敬明:對,像《最小說》主要集中在14-20歲的年齡段,《最漫畫》集中在喜愛漫畫的讀者,《文藝風象》和《文藝風賞》的讀者年齡段再高一點,是18-30歲的讀者群。今年下半年,我們可能會再創(chuàng)辦一本雜志,14歲以下更低齡的《最小說》的版本。低中高的年齡段,我們都有囊括。
新民周刊:你對韓寒創(chuàng)辦的《獨唱團》等其他文學偶像主編的雜志怎么看?
郭敬明:我看得很少,張悅?cè)坏摹鄂帯芬郧翱催^一兩期,饒雪漫他們的我覺得太低齡了,我看不下去。我看國外的設計雜志還看得比較多。
用雜志平臺匯聚人才
新民周刊:通過《最小說》的成功,你的旗下也積聚了一些人氣作家,他們的書也都非常暢銷,在開卷的排行榜上,經(jīng)常會有多本上榜,你覺得你們的小說受到如此大的歡迎,主要原因何在?
郭敬明:寫得好是第一位的,在寫得好的前提下,還需要好的機遇和平臺,我們公司扮演的角色就是,把這個作品盡可能地推廣出去,但這個作品是否受歡迎歸根結(jié)底還是要看作品本身。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公司雖然簽約了七八十個作家(加漫畫作家可能還不止),也不是每個人的作品都很受歡迎,有的銷量非常高,有的也就平平。所以我看關鍵還是作品的質(zhì)量。在我們這個平臺上,你能吸引多少人來讀你的作品是你的本事。并且,我們和誰簽約也是看他的潛力,并不是在《最小說》上發(fā)過小說我們就簽約。
新民周刊:你覺得你們這些青年作家的成功會改變中國文學整體的狀態(tài)嗎?
郭敬明:改變中國文學的狀態(tài)談不上,我只是給他們提供一個比較舒適的平臺。中國有很多很有才華的年輕人,但是茫茫人海,沒有人發(fā)現(xiàn)他們,如果是自己拿著稿子去找出版社,經(jīng)常的結(jié)果是四處碰壁,出了書的也如石沉大海,我們所做的,就是要為他們鋪平一條道路,讓他們沒有后顧之憂,可以全身心地去創(chuàng)作,我們公司有足夠?qū)拸V的平臺,可以讓他們的作品給其他更多的人看到。
新民周刊:你《島》時期的合作人Hansey出去高調(diào)創(chuàng)辦《愛麗絲》雜志,現(xiàn)在又回來和你合作,你不介意嗎?
郭敬明:我覺得年輕人出去闖一闖,才知道這個世界真實是怎么樣的。以前在溫室里長大覺得這里不好,那里不好,真的出去看、逛一圈之后,他的心態(tài)、眼界各方面都會成熟很多。我不是個心胸狹窄的人,我不會一定要逼死你或怎么樣。我覺得你有才華,我很看重你,你出去一圈之后重新選擇了我,我覺得那就證明了我的價值,前提是你要能做出好的東西來,私人恩怨我不會放在公司的日常事務里來。
現(xiàn)在Hansey在負責笛安《文藝風賞》雜志的設計。我覺得他們做的那本《愛麗絲》還是沒有把握住市場的定位,做得太個人了,所以最后銷量沒辦法維持發(fā)展。
推崇前輩與自戀不矛盾
新民周刊:對一些傳統(tǒng)的作家,個人比較喜歡的有誰?
郭敬明:我都很喜歡,包括蘇童、余華、王朔、李銳、王海鸰等等,我個人都非常喜歡。我覺得他們整個文章的結(jié)構(gòu)、反映的內(nèi)容、行文的洗練、文字干凈的程度,遠遠超過我們這群寫手和比我們年齡更小的寫手。只是當下的閱讀口味,年輕人更愛看我們的小說,但是我相信他們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更喜歡那些比我們年紀大的作家,會理解他們的魅力。
我是一直很推崇那些前輩作家的,因為我是讀他們的書長大的。說實在的,如果我當時不看他們的書,我也不會知道怎么寫作,我在他們身上學習了太多的東西,所以我一直很尊敬他們,我覺得他們是很偉大的一群人。
新民周刊:寫作方面有什么理想嗎?
郭敬明:寫作方面沒怎么考慮,每年銷量都是第一,你也沒有什么好追求的,獎項就不是我能說了算的了。取決于很多很多的因素,如果得獎,我當然很開心,不能得我也不強求。寫作方面也是順其自然,也不是說非得拿個諾貝爾文學獎、茅盾文學獎才高興,這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我想寫小說我就寫,如果有一天我不想寫小說了,我就不寫了,也可以。
新民周刊:你的自拍照在網(wǎng)上廣為流傳,你覺得自己是個比較自戀的人嗎?
郭敬明:我還好啦。我對自己還蠻好的,我也很喜歡自己的狀態(tài)。有時候我也會去買好看的衣服,吃的用的都不會虧待自己。其實“自戀”也是一種個人的生活態(tài)度。
新民周刊:你也是一個很有爭議性的人物,看到批評的意見會介意嗎?
郭敬明:看他說了什么。如果是網(wǎng)上那種謾罵性的,我根本不會理會。但是如果他講的很有道理,我會很感謝,像郜元寶老師在《收獲》我的《爵跡》后面寫的那篇批評文章,我就很感謝他,我還專門發(fā)了短信、寫了信給他,就是說謝謝你的意見,包括我在出版這部小說的時候,我還把它修改完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