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全 帥
1.工人先鋒號成員為移民水路搬遷夜間保電
丹江岸邊,在即將搬遷和正在搬遷的移民村莊,幾乎都能看到“橙、藍、青”三種絢麗的色彩,每一種色彩都代表著一支隊伍。
為全力做好移民遷安保電工作,淅川縣電業(yè)局成立了100名黨員組成的共產(chǎn)黨員突擊隊、100名員工組成的工人先鋒號和100名青年組成的青年志愿者服務隊。他們分別身穿印有國家電網(wǎng)標志的“橙、藍、青”色工作服,活躍在移民搬遷一線,為移民保電、保平安,以無私奉獻的精神和無怨無悔的行動感動著每一位搬遷的父老鄉(xiāng)親。
8月9日,老城鎮(zhèn)、滔河鄉(xiāng)、盛灣鎮(zhèn)共計716戶3018人同時搬遷,又是一個單日移民總數(shù)之最。
當日,進入3個鄉(xiāng)鎮(zhèn)的客、貨車有400余輛,因公路運力有限,當晚,滔河鄉(xiāng)白亭村80多輛貨車未能按時進村,造成近百戶移民的裝車任務延緩,滔河供電所立即啟動夜間臨時照明應急方案。
白亭村共分兩個批次搬遷,8月10日搬遷一部分,剩余的8月19日搬遷。這樣的情況下,會出現(xiàn)“東家亮堂堂,西家心慌慌”的情形。天沒擦黑,7臺應急高桿泛光燈、兩桶備用汽油準備完畢。“白亭村坐落在丹江河上游的灘涂上,用來提供夜間照明的設備沒有在山地或丘陵的村莊照射面積廣?!碧虾余l(xiāng)供電所所長柴建新盤算著村里誰家沒拆的樓房高,在哪個位置架設照明設備最合理,積極應對可能出現(xiàn)的夜間裝車情況。像這樣的“交叉”搬遷用電隱患較多,加之天氣炎熱,降溫負荷高,沒有農(nóng)網(wǎng)改造的線路故障多之又多,需要24小時安全巡視不間斷。
這一夜,柴建新沒有接到移民指揮部和村民的一個電話。23時睡下,次日凌晨4時醒來,柴建新總算睡了個囫圇覺。
今年滔河鄉(xiāng)是移民最多的鄉(xiāng)鎮(zhèn),搬遷16個村4046戶,占全縣移民人數(shù)的21.5%,保電任務繁重。8月10日,白亭村第一批移民走后,柴建新他們的任務是進村拆除低壓線路。柴建新很高興,前一天當眾讓自己難堪的農(nóng)電工這一天干活挺積極。事情是這樣的,在白亭村集鎮(zhèn)的一個巷口,有一基10千伏高低壓同桿架設的電桿,所在的線路保證著滔河鄉(xiāng)和盛灣鎮(zhèn)的供電,遷移或被撞斷都將加重移民保電工作。為防止進出貨車撞倒電桿,必須派人24小時堅守。8月9日,一個在毒辣辣的陽光下暴曬多時的農(nóng)電工擅自離崗,當眾產(chǎn)生抵觸情緒。事后,柴建新說:“我理解弟兄們的苦,在這么炎熱的條件下干活,難免煩躁,但是移民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我們必須盡好自己的責任,什么苦都不能怕?!?/p>
“老王,3號臨時停車場需要架設4盞臨時照明燈,今晚149輛客、貨車要在這里停車過夜,現(xiàn)在能不能趕緊來?”8月15日12時35分,在盛灣鎮(zhèn)興化寺村的移民電力服務點,農(nóng)電工王振宇接到電話后,顧不上喝口水,立刻帶上工具鉆出了帳篷,趕往3號臨時停車場。一個多月來,為移民村戶斷電、拆除低壓線路、架設臨時用電、安裝漏電保護器、24小時巡視,排除電力設備隱患……王振宇始終堅守移民保電服務一線,履職盡責,站好最后一班崗。
“從8月9日起,盛灣鎮(zhèn)興化寺有2083人要分3個批次搬遷,最后一個批次計劃要持續(xù)到8月19日,這里的供電線路、地理環(huán)境、用電村戶姓啥名誰我最清楚,不會耽誤大家干活……雖然今天我家要隨第二個批次的大部隊一起搬遷,但我仍然要堅守崗位,和供電所的同志們一起把移民的活兒干完、干好!”8月11日,在盛灣鎮(zhèn)興化寺村搬遷現(xiàn)場,王振宇這樣告訴筆者。
據(jù)悉,在2009年1.08萬試點移民和2010年首批6.5萬移民保電工作中,淅川縣各鄉(xiāng)(鎮(zhèn))供電所共有32名農(nóng)電工在本村搬遷過程中,擔負起責任,堅持自己家最后一個裝車,完成最后一個月的抄表收費任務,做好本村村民扒房前的斷電、架設臨時用電線路及安全巡視工作,確保未發(fā)生一起涉電傷亡和用電投訴事件,服務工作非常到位,受到社會各界和移民群眾的廣泛好評。
2.共產(chǎn)黨員突擊隊渡河為移民保供電
在今年的移民搬遷中,又將有33名農(nóng)電工脫離工作崗位,奔赴新家園,開辟新生活,但他們依然堅持站好最后一班崗,身為移民卻全力服務移民。
8月1日21時02分,大雨滂沱。南陽市市長穆為民來到淅川縣盛灣鎮(zhèn)馬溝村,冒雨走訪慰問第二天即將啟程搬遷的移民鄉(xiāng)親。在緊隨穆市長的隊伍當中,農(nóng)電工李慶偉把應急燈高高擎起,手舉酸了用頭頂著,被雨水濕透了衣服也全然不顧。
泥濘里,暴雨中,穆市長與日夜堅守在移民一線的供電員工親切握手,并勉勵大家再接再厲,決戰(zhàn)決勝移民搬遷。在泛光燈的照射下,市長的音容笑貌真切地呈現(xiàn)在大家眼前,各路媒體也紛紛聚焦,從容地全程記錄報道。“我照個亮,也能把大家工作的勁頭鼓得足足的……”21時38分,直到市長上車揮手告別,李慶偉始終像電線桿似的堅守、堅守、再堅守。
夏天淋濕了可能是種“享受”,但暴曬絕對是“煉獄”。在移民村,筆者體會最深的除了感動就是炎熱。不怕天氣熱,怕的是在太陽最毒辣的時候無處躲藏。移民搬遷,砍樹扒房,灰突突的房屋裸露出來,灼人的眼,聽不到幾聲蟬鳴??醇易o院的狗懶洋洋的,見了生人也不叫。筆者有一次目睹正午的熱浪翻滾中,亂墳崗的柳樹下竟躺著一群納涼的人。
8月8日,立秋,暑氣卻難消?!白屛覀?nèi)?,保證在移民扒房前安全拆除興化寺村第二批次的所有下戶線?!痹凇半姉U精神”的感召下,盛灣鎮(zhèn)供電所西片區(qū)電工班10余人舉起了共產(chǎn)黨員突擊隊的旗幟,全力服務興化寺村最后兩個批次的移民搬遷。
“這兩天,丹江河漲水,有好幾個電工家的玉米地被淹,愣是沒一個人請假回去搶收莊稼?!蔽髌瑓^(qū)電工班班長李慶偉沒有聽到大家一丁點兒抱怨。
3.青年志愿者服務隊幫助移民搬運家電
“這個‘花臉’是‘賴’著不想移民啊!”一開始,鄉(xiāng)親們都嘀咕著。
鄉(xiāng)親們說的“花臉”叫徐國政,是西嶺村的農(nóng)電工。臉上猩紅的胎記遮蓋大半個面部,似一朵花,這幾乎成了徐國政的個人招牌,“花臉電工”的美名因此而來。然而,體現(xiàn)在他身上更多的是一股子韌勁兒。
這個在5月5日西嶺村第一個批次搬遷時已經(jīng)搬走的移民,又回來了!在西嶺村4個批次、長達68天的移民搬遷過程中,老徐一直沒有脫下印有“國家電網(wǎng)河南電力”字樣的工作服,扮演著那個一直以來扮演的角色。跟著一個批次到新村后,鄉(xiāng)親們用電的事情還會想到他、用到他。忙完,他又自掏腰包坐車回來,跟著大家伙兒在移民搬遷現(xiàn)場,頭頂烈日,忙忙碌碌,一天搬不完,一天不松勁兒。
自打今年南水北調(diào)庫區(qū)移民搬遷的啟動儀式在西嶺村舉行后,從他家的幾間磚房推平了用做臨時停車場,到后來他家搬遷裝車,徐國政都沒顧上管。那些日子,村里準備搬遷的鄉(xiāng)親一茬兒接著一茬兒,他就帶頭忙著給鄉(xiāng)親們搞用電服務。臨到他家搬遷那天,天氣炎熱異常,朝夕相處的電工兄弟們抽出午休時間,齊心協(xié)力把他家的家什一件不落地抬上了車,這讓徐國政非常感激。
23年來,徐國政用心服務著西嶺村3300多個用電戶。23年的風雨無阻,23年的動人故事,可筆者想深入挖掘時,這個“花臉”竟然紅著臉無話可說。他覺得,抄表、收費、搶修,平平常常,普普通通,即使頂風冒雨也不值得一提。
6月30日,西嶺村最后一個批次233戶村民順利移民到鄧州市高集鎮(zhèn),“花臉電工”算是“賴”到頭了。在孩子們一聲聲“花臉、花臉”的喊聲中,農(nóng)電工徐國政臉上的“花兒”也更加燦爛起來……
8月底,16萬移民鄉(xiāng)親全部平平安安地搬遷到新家,開始享受更加安全、方便的電能。點亮他們新生活的,不僅僅是電力,還有像“花臉”徐國政一樣的移民農(nóng)電工,和他們堅持站好最后一班崗的那顆責任心。
伏牛山無語,丹江水有聲。奮戰(zhàn)在淅川縣移民搬遷一線的淅電員工,在服務移民“雙千雙百”工程中,是付出最多、貢獻最大的群體之一。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電力員工“誠信、責任、創(chuàng)新、奉獻”的價值觀,向社會和廣大移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譜寫出一曲曲感人肺腑的時代贊歌。